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据中医整体理论,从脾胃与肾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临床治法研究三方面论述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与脾胃密切联系,故从脾胃角度论治慢性肾衰竭为一种重要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从脾胃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对患者通气功能影响。方法:研究纳入医院耳鼻喉科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8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例,利用双色球分组,A组(黄,29例),B组(蓝,29例)。A组患者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B组患者在A组手术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通气功能。结果:B组患者NMCA,NCV,DCAN,鼻气道阻力指标情况均优于A组(t=3.546 /7.487/3.018/12.628,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对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计84例。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使用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方式。观察组42例患者,治疗使用盐酸氨溴索鼓室注射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盐酸氨溴索进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工程测绘中常见的测绘技术措施,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效便捷、成本低等优势,从而能够保证测绘结果的全面性、准确性。文章对工程测绘中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势与具体措施展开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城市测绘工作开展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利的依据。文章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浅要分析,探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测绘中的运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获得华东地区青年人面部的正常值和基本比例关系。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学的面部基本测量指标和G. Frarkas建立的系统化面部形态直接测量法对100例18~24岁在校学生的面部进行测量,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得华东地区青年人正常面部形态的基本均值和各个部分的基本比例关系。结论:本测量研究为面部美容医学及整形外科学提供了客观的面部形态学指标。

  • 标签: [] 人体测量 青年人 面部正常值 面部比例
  • 简介:摘要:如今,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成为当下英语课堂研究的重点。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主导,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未能实现教学模式的听说整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听说整合教学,本文对英语教学的听说整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优化英语教学模式的方式,积极解决初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听说整合不足问题。

  • 标签: 初中英语 核心素养听说整合教学模式 实践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灸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5—2021年5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实施艾灸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近期生活质量明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实施艾灸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艾灸 中医情志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具核梭杆菌(Fusbacterium nucleatum,Fn)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也是人体微生物群成员之一。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Fn载量的增加与结直肠癌的发展与预后密切相关。Fn通过多种机制在调控机体免疫应答、表观遗传及宿主代谢等多个方面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抗性。靶向Fn的新型疗法为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等Fn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其中噬菌体疗法凭借其精准且安全性好等特性,在Fn相关疾病治疗策略中具备广阔应用前景。此文综述了Fn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致病机制及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并对噬菌体疗法等多种靶向Fn的新型治疗方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具核梭杆菌 结直肠癌 噬菌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追踪研究宫外生长迟缓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8~31+周,very preterm infants,VPI)生后至学龄前期(48月龄)的生长趋势及营养状况。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出生、新生儿科存活出院、儿童保健科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至学龄前期的VPI,根据新生儿科出院时是否诊断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进行分组,统计EUGR组和对照组40周龄、纠正月龄1~6个月、纠正月龄24个月、48月龄时体重、身长/身高、头围的Z评分值(weight for age Z score,WAZ;height for age Z score,HAZ;head circumference for age Z score,HCZ),并比较两组早产儿相应生长指标Z评分值的变化趋势以及48月龄时营养代谢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1)纳入符合标准的VPI共53例,其中男35例,女18例,EUGR组20例,对照组33组。EUGR组早产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 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6、3.543、10.852、9.515、0.001,P<0.05)。(2)EUGR组各观察时间点的WAZ、HAZ均低于对照组,40周龄WAZ、纠正月龄3个月HAZ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周龄至纠正月龄2个月和纠正月龄6个月至24个月,两组早产儿的WAZ、HAZ、HCZ均呈上升趋势,而纠正月龄24个月至48月龄,EUGR组的WAZ和非EUGR组的WAZ、HAZ均呈下降趋势。(3)EUGR组早产儿不同观察时间点相应体格生长指标的生长迟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EUGR组早产儿48月龄的各项营养代谢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胎龄、低出生体质量、NRDS和BPD是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EUGR的VPI出院后至纠正月龄24个月整体呈上升的生长趋势,48月龄时的营养代谢状况良好,但纠正月龄24个月后的生长趋势下降,因此,临床在综合管理VPI的基础上,仍需持续其远期的生长监测和营养投入。

  • 标签: 极早早产儿 宫外生长迟缓 生长趋势 Z评分值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开展有着较大的挑战。以往的党建政工工作模式难以符合未来的发展要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企业人员面临着较大的调整,作为企业来说应当对自身的党建政工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党建工作当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确定,这样能够符合未来的发展要求,也能够对当前的创新措施提出一定的内容,最终能够推进未来党建政工工作的发展。

  • 标签: 企业 党建政工 创新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二氢卟吩e6(chlorin e6,Ce6)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抗生素替硝唑(tinidazole,TNZ)对牙周炎大鼠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正畸钢丝结扎法对18只SD大鼠建立牙周炎模型,建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以下6组(每组3只):阳性对照组、Ce6 组、TNZ 组、混合物Ce6/TNZ 组、Ce6加光照(Ce6+L)组、Ce6/TNZ加光照(Ce6/TNZ+L)组;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考察Ce6(质量浓度为0~20 mg/L)、TNZ(质量浓度为0~16.6 mg/L)及其混合物Ce6/TNZ对成纤维细胞L929的毒性;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Ce6、TNZ和Ce6/TNZ及结合635 nm激光照射(功率0.5 W/cm2,时间5 min)对牙周炎大鼠牙菌斑生物膜中活性氧生成的触发效应,评价Ce6的光动力性能;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和活菌/死菌染色法考察各种治疗的体外抗菌性能,并计算Ce6介导的PDT联合TNZ的合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采用凋亡试剂盒流式检测各种治疗对鼠巨噬细胞RAW264.7凋亡的诱导效应。各组大鼠局部给药后行激光照射(功率0.5 W/cm2,时间5 min),治疗结束后用显微CT评价PDT联合TNZ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抑制效应。结果Ce6、TNZ、Ce6/TNZ在预设浓度范围内L929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激光照射后,Ce6与Ce6/TNZ的牙菌斑生物膜中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绿色荧光,触发了菌斑内活性氧大量生成;但在不同浓度下,Ce6/TNZ的牙菌斑存活率分别为(85.4±5.5)%、(76.0±8.9)%、(61.7±0.6)%、(56.3±2.6)%、(43.5±0.6)%,均显著低于Ce6和TNZ组(P<0.01),且各药物浓度点对应的CI<1.0,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Ce6+L与Ce6/TNZ+L具有显著强于Ce6与Ce6/TNZ的细胞凋亡诱导活性(P<0.01)。牙周炎大鼠体内,Ce6/TNZ联合激光照射能有效抑制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体积、骨体积分数分别为(1.49±0.07)mm3和(47.08±0.71)%,颊、腭侧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距离分别减小至(2.13±0.07)和(1.94±0.10)mm。结论基于Ce6的PDT联合抗生素TNZ对牙周炎大鼠有协同治疗作用,能有效杀伤牙菌斑,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抑制牙槽骨吸收。

  • 标签: 牙周炎 光动力疗法 替硝唑 大鼠,Sprague-Dewley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至今仍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的健康。为实现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全球战略,推进HPV疫苗在我国的应用,根据全球包括我国HPV疫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以及全球应用HPV疫苗10余年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我国专家制定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对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如何接种HPV疫苗,提出了明确的推荐意见,并对接种HPV疫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说明和指导,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了解和掌握HPV疫苗的应用原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后,同时开展针对性护理重要性。方法:56例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纳入时间由2017年1月开始,到2018年1月结束,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28例对照组与针对性护理28例观察组,对照分析通过不同方式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后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后,同时开展针对性护理,可确保术后患儿个人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并且还可降低暴露角膜炎、感染以及睑裂闭合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确保患儿护理安全。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上睑下垂 手术治疗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建立兔急性颅高压模型并确定其极限颅高压值。方法采用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制备急性颅高压兔模型,先将颅内压(ICP)增至16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120 min,判断ICP的波动情况;之后每增加10 mmHg设为一组,每组10只;当ICP增至某一数值,实验兔的ICP出现剧烈波动(波动幅度>15%)或24 h内病死率明显增加时,视为已达到ICP极限。之后,将极限值与上一组数值相加后平均,作为下一组的ICP数值,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最接近极限的颅高压值。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实验组根据确定的ICP极限值进行加压,而对照组不加压,其余操作均同实验组。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影像学、脑组织含水量、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及Caspase-3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当ICP增至46 mmHg时,实验兔的ICP会出现较大波动(n=5)或死亡(n=5);而当ICP为16、26及36 mmHg时,实验兔的ICP未见明显波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ICP为41 mmHg和39 mmHg时,实验兔的ICP会出现较大波动(每组n=9)或死亡(每组n=1);而当ICP为38 mmHg时,实验兔的ICP未见明显波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大脑压迫区存在明显的血肿,且脑沟、脑回模糊,脑水肿明显;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分别为(4.17±0.98)分、(0.67±0.22)分,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分别为(80.8±1.5)%、(78.8±1.1)%,P<0.05];尼氏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减少[分别为(83.5±11.3)、(113.8±17.9),P<0.05];Caspase-3的表达量增高[分别为2.04±0.39、0.32±0.27,P<0.05]。结论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制备的兔急性颅高压模型,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符合急性颅高压的特点,其极限颅高压值为38 mmHg。

  • 标签: 颅内压 模型,动物 颅高压值 极限 硬膜外球囊加压法
  • 简介:摘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国际公认的临床医学专家成长的必由之路。美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具备详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本文介绍美国以胜任力为导向的肾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的评价考核工具,包括里程碑(milestones)评价体系和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对我国完善专科医师培训评估工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专科医师培训 肾脏内科 胜任力 里程碑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三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住院患者中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应用现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按照地区及经济发展水平分层,每层内选取约10%的三级医院,入选医院每月连续上报前10~20例出院诊断包含房颤的病例。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全国30个省151家三级医院共上报49 104例NVAF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在NVAF患者中的应用比例、不同医院之间的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应用的相关因素。结果NVAF患者的年龄为(68.7±12.1)岁,男性27 709例(56.4%),仅17 251例(35.1%)接受了血栓栓塞风险评估。不同医院接受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NVAF患者比例最低为0,最高为100%。在上报NVAF病例数超过30例的141家三级医院中,18.4%(26/141)的医院所有患者未接受栓塞风险评估,21.3%(30/141)的医院有超过50%的患者接受了栓塞风险评估,仅有1家医院所有患者接受了栓塞风险评估。接受栓塞风险评估的患者比例由2015年第一季度的16.2%(220/1 362),上升至2019年第四季度的67.1%(1 054/1 572)(P<0.001)。患者因素影响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应用,男性低于女性,OR值和95%CI为0.94(0.89~0.99);第一住院原因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低于房颤患者,OR值和95%CI分别为0.59(0.55~0.63)、0.52(0.45~0.61);阵发性、持续性、长期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低于首次检出房颤患者,OR值和95%CI分别为0.62(0.57~0.67)、0.72(0.66~0.79)、0.57(0.52~0.64);既往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卒中/TIA史,及既往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高于既往无以上情况者,OR值和95%CI分别为1.17(1.11~1.23)、1.18(1.07~1.30)、1.17(1.08~1.27)、1.28(1.19~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我国三级医院住院的NVAF患者中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应用比例较低且在不同医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我国三级医院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应用比例有所提高,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患者特征影响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应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三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