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以THSA-1型过程控制实验系统为平台,采用TI公司28系列DSP为主控芯片,MM420变频器为执行机构,对容水箱的液位进行定值控制。设计中采用压力传感器检测水箱液位,为满足DSP的ADC模块的信号输入要求和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电压匹配电路、滤波电路及光电耦合等电路,对传感器信号进行了调理。利用DSP自带的PWM波发生单元,进行整流和放大变换后得到适用于控制变频器的标准直流电压信号。在构建的硬件系统上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最终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整个系统能够达到水箱液位的定值控制要求。

  • 标签: TMS320F2812DSP ADC转换 PID控制 数据采集 变频调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ellar光子源CT检查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的诊断指南,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患者4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在该院诊治的骨关节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予以Stellar光子源CT及相应生化指标检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尿酸、血肌酐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升高[对照组:尿酸为(310.45±61.40)μmol/L,血肌酐为(86.22±13.12)μmol/L,尿素氮为(6.82±1.75)mmol/L,总胆固醇为(4.75±0.56)mmol/L,甘油三酯为(1.98±0.85)mmol/L;观察组:尿酸为(519.38±97.91)μmol/L,血肌酐为(110.21±18.29)μmol/L,尿素氮为(12.21±3.29)mmol/L,总胆固醇为(6.49±1.22)mmol/L,甘油三酯为(3.45±1.8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3、6.741、9.148、8.198、4.486,均P<0.05)。经Stellar光子源CT检查,对照组及观察组各有3例、36例检测到尿酸盐结晶(影像显示绿色),检出率分别为7.5%(3/40)、90.0%(36/40),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93,P<0.05)。对照组均无明显骨质、肌腱、韧带破坏,少部分患者有尿酸盐沉积,总体积为(1.023±0.83)cm3,主要沉积于足、膝关节。而观察组中有30例患者伴有尿酸结晶和不同部位的骨质破坏,其中第一跖趾关节6例,胫骨、腓骨远端分别为7例、3例,距骨、跟骨近端分别为4例、6例,腕关节4例;20例患者伴有韧带或肌腱的破坏,其中三角韧带2例,跟腱及伸、屈肌腱分别为10例、53例。尿酸盐结晶总体积(32.22±5.83)cm3;手、肘、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体积分别为(8.00±4.92)cm3、(5.32±2.75)cm3、(36.00±15.54)cm3、(13.31±9.14)cm3。结论Stellar光子源CT诊断痛风的敏感性较高,且能对尿酸盐沉积部位和体积的准确定位、定量,对痛风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痛风 骨关节炎 尿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脑梗死(bilateral cerebral infarctions, BCI)的病因和短期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7月期间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CI患者。根据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TOAST)标准进行病因学分型,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 CE)、小血管闭塞(small vessel occlusion, SVO)、其他明确病因(stroke o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 SOE)和病因未明确(stroke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 SUE)。根据弥散加权成像显示的急性梗死灶部位分为前循环组、后循环组和前+后循环组,比较3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出院时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进行短期转归评估,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比较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短期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2例BCI患者,占所有急性脑梗死的9.4%;年龄(67.89 ± 12.50)岁,男性41例(56.9%)。前循环组23例(32.0%),后循环组25例(34.7%),前+后循环组24例(33.3%)。病因学分型依次为SUE 25例(34.7%)、CE 22例(30.6%)、LAA 14例(19.4%)、SOE 9例(12.5%)和SVO 2例(2.8%)。前循环组主要病因为CE、SUE和SOE,以CE最多见(43.5%),构成比显著高于后循环组(P=0.036),与前+后循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循环组主要病因为LAA、SUE和CE,以LAA最多见(48.0%),构成比显著高于前循环(P<0.001)和前+后循环组(P=0.002);前+后循环组主要病因为SUE、CE和SOE,以SUE最多见(37.5%),但构成比与前循环组及后循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例(55.6%)患者短期转归不良,转归不良组既往缺血性心脏病史、空腹血糖、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大梗死(最大梗死灶直径>5 cm)、梗死灶分布层面数(6.6 mm/层)以及LAA构成比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较高是BCI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373,95%置信区间1.014~1.859;P=0.041)。结论BCI并不少见,其主要病因为SUE、CE和LAA。前循环BCI以CE最多见,后循环BCI以LAA最多见,而前+后循环BCI以SUE最多见。BCI的短期转归不良率较高,基线NIHSS评分较高是BCI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栓塞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源CT在儿童尿路结石成分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中心收治的433例因泌尿系结石就诊的儿童,并行源CT检查,数据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将结石成分分析结果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比较源CT分析结石的准确率及源CT各测量指标对结石类型的预测价值。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各结石类型的测量指标[平均CT值、能差、能比及能量指数(DEI)]的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对各指标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源CT检测到282枚草酸钙结石、238枚磷酸钙结石、39枚尿酸结石和7枚胱氨酸结石。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比较,源CT对草酸钙结石和羟基磷灰石的准确率分别为84.2%和81.8%,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均被准确检到。此外,能差、能比、DEI对草酸钙结石和磷酸钙结石均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尤其是能比和DEI,均AUC>0.75。结论利用先进的后处理分析方法,源CT可以可靠地分析儿童尿路结石成分,为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双源CT 泌尿系结石 成分分析 诊断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诊断37生牙1例,并对其鉴别诊断、发生机制及CBCT在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镇江市口腔医院2019年3月就诊的1例患者根据口腔临床检查、CBCT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对多生牙尖、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等几种牙齿形态异常疾病的特点及鉴别要点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CBCT检查见下颌牙列牙齿数目正常,37 牙根周围存在大面积低密度透射区;三维重建后见疑似多生牙与37牙根相融合;矢状面显示疑似多生牙位于37颊侧;轴向位置显示髓室底可见有三个明显的根管口;两者的牙本质是连通的;该疑似多生牙内有独立的牙髓腔,有清晰的根管,且在根中段与37远中根管融合成一个根管,矢状面显示呈“Y”型。CBCT显示37牙是一个融合根。结合口腔临床检查,确诊为左下颌第二磨牙双生牙。结论CBCT是口腔疾病辅助检查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诊断牙齿形态异常上有显著的优势,可帮助临床医师作出正确的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创新性。

  • 标签: 牙畸形 磨牙,第二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成像,三维 双生牙 融合牙 牙根尖 形态发生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侧支循环代偿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诊治的42例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入组病例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由2名神经内科、2名影像科高资历医师组成血管狭窄评估小组,采用盲法阅片对狭窄动脉及侧支循环进行评定。通过经颅多普勒(TCD), 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狭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采取改良 Sel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分别对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依据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的部位,将血流代偿模式分为4型。观察入组患者的狭窄/闭塞侧支循环代偿模式类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8例,年龄48~82(61±8)岁。启动侧支循环途径:前交通动脉侧支、后交通动脉侧支、眼动脉侧支、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软脑膜吻合侧支、脉络膜后动脉-脉络膜前动脉侧支循环、颈外动脉-颈内动脉C4段侧支循环、胼周动脉吻合侧支、硬脑膜-软脑膜侧支、新生血管。Ⅰ型侧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闭塞20例(47.6%);Ⅱ型侧颈内动脉C2段至C6段眼动脉发出前重度狭窄/闭塞5例(11.9%);Ⅲ型侧颈内动脉C6段眼动脉发出后重度狭窄/闭塞2例(4.8%);Ⅳ型混合型15例(35.7%)。结论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侧支循环途径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探讨其侧支循环代偿模式分型,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分析病变特点及指导个体化介入治疗。

  • 标签: 颈内动脉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HDP)对胎出生体重差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的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HD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为HDP组,健康孕母分娩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母及新生儿情况,分析孕母患HDP对胎出生体重差异的影响。结果HDP组孕母(418例)年龄、高龄产妇比例、经产次≥1次比例高于对照组(499例)[(31.4±5.3)岁比(30.4±3.8)岁、26.6%(111/418)比12.6%(63/499)、20.6%(86/418)比15.0%(75/4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新生儿(836例)胎龄小于对照组(998例)[(35.1±2.2)周比(36.7±1.2)周],且胎龄<34周比例大于对照组[24.2%(101/418)比3.8%(19/4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母分娩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HDP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百分比大于对照组[22.4%(9.1%,31.9%)比13.1%(5.8%,19.6%)],且HDP组出生体重差百分比≥30%比例高于对照组[28.7%(120/418)比3.8%(19/4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胎出生体重差百分比≥15%、≥20%分别作为胎出生体重不一致(birth weight discordant in twins,BWDT)的标准,HDP组BWDT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1.5%(257/418)比38.3%(191/499)、51.4%(215/418)比25.3%(126/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4~37周的HDP组胎中,出生体重大婴儿和出生体重小婴儿的出生体重均低于对照组,且出生体重差百分比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DP可影响胎儿宫内体格生长,加重胎出生体重差异程度,导致BWDT发生率增高,需加强孕母HDP的产前管理,并关注胎儿宫内生长。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双胎 出生体重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护理预防源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研究类型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8月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CT室接受源CT增强扫描检查的受试者1 64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94例,女752例,年龄(48.30±8.65)岁;将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接受源CT增强扫描检查的受试者1 68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912例,女770例,年龄(48.38±8.79)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源CT护理流程,研究组根据受试者的年龄、近3个月化疗次数、高血压、近1周静脉血管穿刺次数、糖尿病状况确定造影剂外渗风险分级,并执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检查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CT图像质量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59%(10/1 682)比1.40%(23/1 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1,P=0.019)。研究组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轻度9例,中度1例;对照组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轻度12例,中度11例,重度1例;研究组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9,P=0.031);研究组CT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0.45)分比(2.75±0.43)分](t=1.297,P=0.295)。结论分级护理在源CT扫描受试者中应用可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减轻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严重程度分级,且CT图像质量无明显变化,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双源CT 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本例患者为肺癌脑转移,合并RET融合及MET扩增突变,临床罕见。经过克唑替尼联合卡博替尼靶治疗和全脑放疗,获得临床缓解。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 RET融合 MET扩增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全新吊床型包膜瓣修复隆乳术后假体下移和泡畸形的技术,以提高对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至2019年,在上海美莱医疗美容门诊部就诊要求改善假体下移和泡畸形的女性患者16例,年龄23~48岁,平均33.4岁。手术均用吊床型包膜瓣,从乳晕切口入路,将假体包膜下极广泛分离形成包膜瓣,缝合锚定多余腔隙,消除下移的下皱襞,包膜瓣向上提拉收紧与切口上方的包膜断端叠瓦式缝合,使假体腔隙恢复到理想下皱襞处。结果1例患者轻度血肿,经处理后愈合;6个月随访,15例患者下移的下皱襞提升至理想位置,乳房双重皱襞消失、对称性良好、外形满意、无复发病例、切口瘢痕隐蔽、无包膜挛缩。结论对假体下移和泡畸形患者用吊床型包膜瓣技术可有效矫正该并发症,且长期稳定性较好、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假体植入 乳房成形术 假体异位 假体下移 双泡畸形 包膜瓣 假体包膜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可获得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生物制剂种类越来越多,然而单一药物的疗效却难以得到大幅提升。生物制剂靶治疗主要用于对一种生物制剂治疗有部分反应或在维持治疗期间复发的附加治疗,目前已成为探索IBD治疗策略的新方向。本文从生物制剂靶治疗IBD的理论基础、疗效、安全性、需要考量的因素以及特殊药物类型特异性抗体药物等方面概述最新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生物制剂 双靶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急性侧颈内动脉颅内段栓塞行机械取栓再通患者1例,并复习有关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的文献,探讨侧颈内动脉栓塞患者是否取栓以及如何快速开通侧前循环闭塞血管与闭塞血管开通顺序问题,以期指导此类患者临床治疗决策。

  • 标签: 血栓栓塞 颈内动脉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 简介:摘要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一流"建设背景下,为加快推进一流医院建设,某高校附属医院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实行学科差异化发展、构建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强化其应用、以项目制的形式进行过程管理等进行学科建设管理。2018年,医院将各学科分为领军学科、优势学科、骨干学科、骨干培育学科和潜力学科5个层级,按照不同力度给予分级经费支持;将各层级学科2015年至2018年的学科建设评估得分的中位数作为未来2年(2019年和2020年)的考核达标分值,引导学科对标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高位谋划。对2019年和2020年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得分达到考核达标分值的学科有38个,其中得分为考核达标分值2倍以上的学科16个,仅有7个学科的得分低于考核达标分值;医院在学科声誉、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及社会贡献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进展,初步实现了对医院学科建设的有效引导。

  • 标签: 学科建设 高校附属医院 "双一流"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1例50岁女性患者因糖尿病3次自行口服盐酸二甲胍缓释片(二甲胍)0.5 g、1次/d,用药后均因出现呕吐或伴腹泻自行停药,最后1次用药4 d,停药3 d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和乏力。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2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66 U/L、碱性磷酸酶(ALP)276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369 U/L、总胆红素(TBil)383.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69.9 μmol/L。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梗阻性黄疸等原因后,考虑患者为二甲胍导致的肝损伤。停用该药,给予异甘草酸镁和茵栀黄颗粒治疗。11 d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乏力程度减轻,实验室检查示ALT 225 U/L、AST 89 U/L、ALP 215 U/L、γ-GT 291 U/L、TBil 86.1 μmol/L、DBil 44.6 μmol/L。

  • 标签: 二甲双胍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取自示指桡背侧和拇指尺背侧的旋转皮瓣治疗先天性扣拇畸形方法,评估这种皮瓣设计对开大虎口、松解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皮肤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资料。术中设计示指桡背侧长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开大、加深虎口;取拇指尺背侧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覆盖掌侧缺损皮肤。根据肌腱发育异常及肌肉挛缩情况,分别行不同程度的拇短伸肌腱紧缩或重建,以及拇指内在肌松解。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随后开始规律的手功能康复锻炼。术后随访皮瓣存活情况及供区愈合情况,评估虎口开大和掌侧皮肤软组织松解的效果及拇指功能,并进行患儿父母满意度调查。结果共纳入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10例,平均年龄26个月(11~36个月),共11只患手,左4只患手、右7只患手。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拇指掌指关节掌侧软组织挛缩,虎口窄小。术后随访10.2个月(4~24个月),所有转移皮瓣均成活,未发生边缘坏死。虎口开大及掌侧软组织挛缩松解效果满意,拇指外展及掌指关节背伸角度获得明显改善(掌侧外展平均42°,范围38°~43°;主动背伸角度平均1.6°,范围-5°~10°)。患儿父母对拇指和虎口外观及手功能总体满意率为100%。结论指背侧方旋转皮瓣切取简单,可有效起到加大、加深虎口,覆盖掌侧皮肤缺损的作用,是先天性扣拇畸形手术中皮瓣修复的可靠方法。

  • 标签: 手畸形,先天性 拇指 外科皮瓣 扣拇畸形 旋转皮瓣 虎口挛缩 拇指掌侧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时性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11年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初次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8 987例,其中明确诊断为同时性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23例,查阅23例患者的电子病历并记录其年龄、临床表现、肿瘤分期、肿瘤类型、治疗方法和预后等临床病理资料;23例患者均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或死亡时间,记录复发及死亡情况。结果(1)2010—2020年11年间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呈增多趋势。8 98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子宫颈癌3 474例、子宫内膜癌3 484例、卵巢恶性肿瘤1 329例、输卵管癌171例、子宫肉瘤182例、阴道癌42例、外阴癌192例、滋养细胞肿瘤110例、其他妇科恶性肿瘤3例,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和卵巢恶性肿瘤。(2)8 98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同时性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3例,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0.26%(23/8 987)。其中,子宫颈癌合并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颈癌合并卵巢恶性肿瘤3例,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恶性肿瘤16例,子宫内膜癌合并输卵管癌1例。(3)23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根据首诊肿瘤情况,手术方式包括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及卵巢上皮性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等,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及肿瘤分期辅助放、化疗。(4)23例同时性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为(49.4±9.7)岁(范围:28~66岁);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盆腔肿物;肿瘤分期为早期(Ⅰ~Ⅱ期)16例(70%,16/23),晚期(Ⅲ~Ⅳ期)7例(30%,7/23);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无特异性,13例(57%,13/23)患者出现血清癌抗原125(CA125)和癌抗原199(CA199)水平升高。(5)23例患者中,随访期内未控1例、复发3例,未控或复发部位均位于盆腹腔;死亡3例。3例死亡患者中,1例为未控患者,肿瘤类型为子宫颈腺鳞癌合并卵巢透明细胞腺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总生存时间19个月;2例为复发患者,肿瘤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合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各1例,术后均辅助化疗,分别于术后60、21个月复发,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8、28个月。另1例患者于术后43个月复发,复发后带瘤生存已14个月。其余19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同时性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尚无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常见症状为阴道流血、盆腔肿物;其治疗与单发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相同,但需要兼顾两种肿瘤的特质,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放、化疗均起到重要辅助作用;同时性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预后与两种恶性肿瘤中分期较晚者有关。

  • 标签: 生殖器肿瘤,女(雌)性 肿瘤,多原发性 预后
  • 简介:摘要患者为34岁女性,有糖尿病病史6年,血糖控制不佳,以快速进展的呼吸衰竭、腰痛及发热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可见肺多发随机分布的结节团块影合并右侧肾周混杂密度影,外周血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肾周脓肿引流液二代测序结果均回报肺炎克雷伯菌,经肾周脓肿穿刺引流、积极抗感染、控制血糖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复查胸部CT可见结节团块影吸收,遗留多发空洞,肾周脓肿减少。播散性肺炎克雷伯菌致死率高,肺部及肾脏的影像判读可帮助诊断,监测疗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