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集的110例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其监测效果。结果共检测出耐药性菌株19例(17.27%),包括11例革兰阳性菌、8例革兰阴性菌。儿科标本中包括3例(15.79%)耐药菌株,内科标本中包括4例(21.05%)耐药菌株,外科标本中包括5例(26.32%)耐药菌株,ICU标本中包括7例(36.84%)耐药菌株。结论不断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提高检验人员专业技能与水平,进一步提高微生物检测水平。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临床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患者112例。结果112例患者中出现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阳性率为4.4%。男性出现2例,阳性率为1.7%;女性出现3例,阳性率为2.6%,女性中均是孕妇(P<0.05)。结论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溶血性输血的情况,效果较好,值得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输血前 不规则抗体检 临床意义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当前临床疾病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45例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在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抽血进行血脂检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TC、TG、HDL-C、LDL-C检测水平及其异常率。结果观察组TC(5.52±1.36)mmol/L、TG(2.93±1.21)mmol/L、LDL-C(3.43±0.96)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2±1.13)、(1.49±1.04)、(2.54±0.81)mmol/L,HDL-C(1.38±0.43)mmol/L,低于对照组的(1.96±0.45)mmol/L,观察组血脂异常率64.44%,高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是较为准确客观的界定依据,同时对于患者心血管情况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在临床诊断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血脂检验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孕妇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纳入干预组,同时选择同时段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孕妇50名,纳入常规组,评价两组孕妇血脂监测结果及不同年龄段孕妇血脂水平。结果干预组孕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血脂水平均高于常规组,高密度脂蛋白值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孕妇血脂各指标水平结果不同,LDL-C、TG、TC等水平随着孕妇年龄增大而增加,而HDL-C水平则因孕妇年龄增大而减少。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均异常,且血脂水平与孕妇年龄存在一定联系。

  • 标签: 血脂检验 妊娠糖尿病 不同年龄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化反应结合血清检验沙门菌的临床结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自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进行检查的检验者,将其中的120例选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检验者使用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全面生化反应结合血清学进行检验。观察两组检验者的检测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检验者检测出沙门菌的有52例,没有检测出的有8例,检测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检验者中检测出沙门菌的有41例,有19例检验者没有检测出沙门菌,检测有效率为68.3%,P<0.05。结论在检验沙门菌时使用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进行,能够起到较理想中的效果。

  • 标签: 全面生化反应 血清学 沙门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用于血糖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0例需要进行血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生化仪进行检验,观察组通过快速血糖仪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血糖值、检查时间以及检查费用等指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单次检测血糖平均值、多次检测血糖平均值等各项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检查费用、检查时间分别为(5.12±1.11)元、(0.60±0.25)min,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常规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用于血糖检验中能获得一致的效果,但快速血糖仪在降低检查费用、缩短检查时间等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常规生化仪 快速血糖仪 血糖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所有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免疫检验方法的差异性作为参考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放射免疫组和化学发光组,放射免疫组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检验方法,化学发光组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结果与放射免疫组相比,化学发光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生化免疫检验结果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均较高。结论应加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生化免疫检验过程中的运用,提升对甲状腺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提高痰标本细菌学检验与临床感染符合率的对策,改善痰标本采集质量,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为常规组,以自然咳痰法采集痰培养标本;另一组为观察组,以痰标本细菌学改良法采集培养痰标本。对两组患者的痰标本合格率和阳性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痰标本合格率和阳性率均高于常规组,改良效果明显,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标本采集合格率低是导致痰液临床符合率差的主要原因,高效的痰标本采集方法是提高痰标本合格率的有效途径,注重痰标本采集方法的改进是提高痰标本细菌学检验与临床感染符合率对策的思路。

  • 标签: 痰标本 采集方法 细菌学检验 感染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验室内两个生化分析系统检测总胆红素(TBIL)的结果进行比对及预期偏移评估,评价并提高其一致性。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3年8月发布的EP9-A3文件,用罗氏配套系统和自建系统(HITACHITBA120FR生化仪,德赛试剂,朗道校准品及质控品)检测线性范围内均匀分布的40份血清样本。结果通过离群值检查并绘制浓度差值偏差图,浓度差值排序偏差图,百分比差值偏差图,百分比排序偏差图,选取WLS拟合方程,回归方程式为Y=1.3645X-1.0316,偏移均小于可接受标准,两者具有可比性。结论两个生化检测系统的比对按照最新的EP9-A3文件进行,新鲜血清赋值传递可以提高两个系统检测TBIL的一致性。

  • 标签: 总胆红素 偏移 EP9-A3 允许总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心脑血管病患者诊治中应用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医院治疗心脑血管病的26例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将其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2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52例受检者均进行血脂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以及血脂含量与对照组健康人相比,形成明显的诊断差距,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与健康人的诊断结果相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脂含量均出现异常,血脂检验效果明确,诊断率较高。

  • 标签: 血脂检验 心脑血管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尿标本微生物检验采样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1月我院接受尿标本微生物检验采样的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选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实施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后的规范采样规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采样规程。结果研究组患者被污染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尿标本微生物采样的过程中,使用正确规范的采样规程,能够大大减小在对尿标本微生物的污染程度,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工作效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标本微生物 采集检验 污染程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45例,对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乙肝五项检验结果。结果表面抗原阳性率为88.9%,e抗原阳性率为13.3%,表面抗体阳性率为48.9%,核心抗体阳性率为62.2%,e抗体阳性率为26.7%。和其他检验指标相比,表面抗原阳性率较高,统计有意义(P<0.05);在年龄分布上,15-20岁5例(11.1%),20-30岁15例(33.3%),30-40岁19例(42.2%),40岁以上6例(13.4%)。结论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乙肝五项是主要标志物,对帮助临床医生判断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五项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住院患者为例,选择其中100例纳入研究,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不进行微生物检验,而观察组则实施微生物检验,各50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中感染发生几率较之对照组降低明显,感染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也更为轻微(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微生物检验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几率,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确保患者诊疗安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妇科性疾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尿常规采集方式实施检查,观察组首先清除阴道分泌物再实施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组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率分别为25.42%和3.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44%和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皮细胞及蛋白质检测率分别为0和1.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7%和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阴道内的分泌物会造成检测结果中的假阳性率上升,严重影响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临床在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尿液样本采集的规范进行操作,以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合格率。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检验 影响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着重选取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某市公共安全卫生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观察组进行了切实有效的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其作用进一步加强,突发食物中毒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减少,与之前的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效果十分显著,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在针对突发食物中毒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明显,可以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突发食物中毒等相关事件的发生几率,这样的方法值得深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作用
  • 简介:目的针对新建三级医院的住院患者晨间血标本检验前流程,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进行改善,减少标本检验前高风险因素,降低标本拒收率、送检逾时率,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方法运用FMEA血标本检验前流程风险评分表评估流程运行情况,探索流程失效的高风险因素,分析失效原因,采取改善措施。结果经FMEA改善后血标本拒收率由0.23%下降到0.11%,护理人员检验标本采集作业正确率由66.50%上升至92.35%,患者晨间血标本送检逾时率明显改善。结论FMEA可明显改善新建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晨间血标本检验前流程。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血液标本 检验前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电导率在尿液检验前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12月筛选该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体检健康成人400例,2017年1—8月,建立质控标准,筛查1852例尿液检验患者是否有瞒报饮水行为。结果51~60岁、>60岁年龄段,女性电导率水平高于男性,男性平均电导率低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格质控下与大量饮水后健康人、肾脏病患者尿电导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52例患者,检出瞒报61例、漏报11例。结论尿电导率可用于筛查尿液检验前大量饮水行为。

  • 标签: 尿电导率 尿液检验 检验前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28例,其中64例并发IDA患者作为观察组,64例并发非缺铁性贫血(NIDA)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肝功能、血常规、肝硬化患者止凝血试验和血小板水平等。结果两组AIb、TBiL、TBA及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GT、TBA、AST及TBiL水平均高于正常值,ALB均低于正常值;观察组HB、SF|MCV及MC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及SF均低于正常值下限。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IDA的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对评估肝脏的损坏程度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缺铁性贫血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名体检结果为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检测三组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健康参照组,P<0.05;而且相较于健康参照组人员来说,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B型钠尿肽水平更高,P<0.05。结论通过检验B型钠尿肽的方式,能够为确切的做出诊断获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应用意义巨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B 型钠尿肽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应用于尿路感染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00例疑似尿毒感染的患者,在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倒。常规组患者采用尿八联进行检验诊断,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与定量尿培养联合检验诊断。统计分析两组检验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特异度、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联合尿八联与尿培养,对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检验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尿路感染 尿八联 检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