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检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90例丙肝患者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经过调查后,引起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造成感染、外科手术引起的感染、内窥镜检查、母婴感染,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和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结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而且较为复杂,人们往往对其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感染风险加大。不过,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防治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遏制其发生。

  • 标签: 丙肝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心肌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药物对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对其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显著,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得到改善,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地塞米松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感染艾滋病的患者150例,分析患者的生存的情况以及影响的因素。使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选取的150例成年的艾滋病患者中有121例正在治疗,其中有10例进行转诊,有5例患者停止用药,有14例患者死亡。年龄大于等于20岁,WHO的临床分期为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时l期至Ⅵ期,多数发生过机会性感染,经抗感染后可服用抗艾滋病毒药,感染原因为异性或者同性性途径感染,部分是经静脉吸毒而感染。结论成年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有年龄,WHO的临床分期,感染途径,抗病毒的治疗方法,服药的依从性,经济状况,家庭朋友以及社会的支持等。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存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2月80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保肝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肝功能代表性指标。结果综合组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肝功能代表性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综合组肝功能代表性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给予抗结核、护肝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无严重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目前本院服药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系统性随访管理,进行有效督导,改进随访干预体系模式势在必行,有利于了解患者服药的动态情况,及时纠正依从性低等问题。方法从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新入组的抗病毒治疗患者,按改进后模式进行随访干预管理,对比未干预前的随访脱失率、CD4检测率、随访率,达到提高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结果改进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随访干预体系模式后,抗病毒治疗4次随访率由88.1%升至92.36%,脱失率由7.5%降至3.4%,CD4两次检测率由91.27%升至99.31%。结论改进后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干预体系模式,定期进行了艾滋病毒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提高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1。从而达到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随访脱失率,提高随访率。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随访干预体系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SV、C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KMB、HBDH以及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营养心肌,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力,改善微循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 标签: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中西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与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动物实验和文献报道,分析微量元素锌和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之间的关系,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探索。结果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与微量元素锌关系密切,锌缺乏会引起或加重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发展,影响机体免疫。结论明确微量元素锌和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之间存在的关系,对积极探索治疗方案、评价临床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轮状病毒肠炎 微量元素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热期病毒唑的抗病毒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均为发热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病毒唑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20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其中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病毒唑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发热、尿蛋白、少尿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发热期 病毒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四参复脉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西医常规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心肌酶谱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中汤加减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理中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以及纠正脱水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理中汤加减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效果较好,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理中汤 加减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后遗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病毒性脑炎 阿昔洛韦 纳洛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酸二铵治疗肝炎病毒性传染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总胆红素、血清指标(ALT、AST)、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胆红素、血清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ALT复常率、HCV-R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甘草酸二铵治疗,既可改善总胆红素、血清指标,提高ALT复常率及HCV-RNA转阴率,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肝炎病毒性传染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补液、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干预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大便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治疗后有28例患儿显示有效,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给予消旋卡多曲治疗,能够促进患儿症状缓解,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旋卡多曲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卫生医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乙型肝炎病毒预防工作投入了巨大的关注。乙型肝炎的病程可以从非活动性携带者到进展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因此该项疾病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加重了医疗资源的负担。目前,慢性肝炎已然成为我国需要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本文将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注物的监测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以便为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控或者研究工作提供一点启示和建议。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 监测 现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系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优于传统护理方法,积极采取对症护理和病情观察可提高患儿治愈率。

  • 标签: 系统护理 病毒性脑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以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免疫预防为目的,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潍坊市市区84所幼儿园的8928例在园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28例幼儿园儿童HBsAg阳性93例,阳性率为1.04%,Anti-HBs阳性7721例,阳性率为89.48%,乙肝疫苗全程接种7436例83.29%,未全程接种860例9.63%,未进行接种632例7.08%。乙肝疫苗未进行接种儿童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及未全程接种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ti-HBs阳性显著低于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及未全程接种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监护人文化程度及对HBV认知程度是影响幼儿园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有助于预防HBV感染,应做好计划免疫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程接种率。

  • 标签: 幼儿园儿童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接种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