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过敏紫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以提高临床认识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所收诊的90例过敏紫癜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并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及转归作总结分析。结果90例过敏紫癜患儿中48例伴发肺炎支原体感染,通过针对抗感染治疗后均有所好转。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导致过敏紫癜发生的常见病原体,在对过敏紫癜患儿治疗时,应做好实验室检测,及时准确找出病因,尽早对症治疗。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肺炎支原体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肺疾(COPD)中应用延续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中选取15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行一般随访与宣教,观察组行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GRQ各维度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在其出院后行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减少心理障碍,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性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过敏紫癜肾炎是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该病不同阶段的治疗效果有着极大的差异,这和预后也有着密切的关联,近年来过敏紫癜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作者就目前临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予以简单阐述。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合并侵袭真菌感染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血液科治疗的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合并侵袭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种类、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获得真菌74株,主要为念珠菌属56株(75.68%),两种真菌感染14例(18.92%),伴有细菌感染51例(68.92%);所有患者均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抗真菌治疗;治愈3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合并侵袭真菌感染主要以念珠菌感染为主,经临床治疗后效果显著。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肠梗阻的可行。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广泛粘连肠梗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而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肠梗阻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小肠内排列术 可行性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对细菌肠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细菌肠炎的免疫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软胶囊组(0.324g·kg^-1)、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0.225g·kg^-1)、加味藿香正气软胶裳高、中、低剂量组(4.66、2.33、1.16g·kg^-l),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细菌菌株法复制细菌肠炎模型。各治疗组于第3次注射后,连续灌胃给药2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10和TNF-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除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低剂量组外,其它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LDH)、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高剂量组(JWG)、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中剂量组0wz)大鼠血清中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P〈0.05,P〈0.01)。结论: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对细菌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IL-10、IL-1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调节相关。

  • 标签: 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 炎症性肠炎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了解血浆置换治疗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TTP)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2013年间确诊为TTP的10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每日1次,用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每次2000~3000ml,治疗2~5次,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检验相关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2例死亡,8例存活。存活患者在经过3~5次血浆置换后,血小板、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尿素氮、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逐渐降低,治疗前后血液检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置换是TTP的首选疗法,对TTP患者尽早的进行血浆置换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浆置换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检索2009至2013年PubMed、Nature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基因多态与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分析,就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免疫分子、受体的基因多态与ADR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药物代谢酶主要涉及细胞色素P4502C9、N-乙酰基转移酶2、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二氢嘧啶脱氢酶;转运蛋白主要涉及水溶性载体家族22成员2、电压依赖钙通道γ亚基6、水溶性载体家族6成员12、ATP结合盒转运体B1;免疫分子主要涉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ymphocyteantigen,HLA)相关的基因复合体,包括HLA-B、HLA-A和HLA-C;受体主要涉及多巴胺2受体/含锚蛋白重复和激酶域1TaqIA基因、趋化因子受体3、孤儿核受体NR4A1、孕烷X受体和白细胞介素4受体α.了解基因多态与ADR的关系有助于实施个体化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多态现象 遗传 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个体化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难治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纳入70例维持血液透析半年以上伴有难治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HDF组(血液透析滤过组)与HD组(血液透析组),各35例,均连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HDF组治疗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HD组62.9%(P<0.01);HDF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HD组(P<0.01)。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难治高血压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血液透析,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难治性高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摘要近年来妊娠剧吐患者住院治疗后,我们发现有部分患者,病情反复。部分病情反复的妊娠剧吐患者,经检测,其甲状腺功能存在一过亢进,国内外对于妊娠合并一过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是否予抗甲状腺治疗说法不一,作者就自己的临床观察,作简要综述。

  • 标签: 妊娠呕吐 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生化甲亢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切除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肾脏的有效和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5年1期)、WebofScience、CBM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切除ADPKD肾脏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回顾队列研究,包括1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放肾切除术比较,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MD=–4.38d,95%CI(–5.93,–2.83),P=0.00001]和输血风险明显更低[OR=0.25,95%CI(0.10,0.62),P=0.003],但两组在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1,95%CI(0.24,1.06),P=0.07]。结论腹腔镜肾切除术相比开放手术治疗ADPKD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输血风险,但两种手术方式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肾切除术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探究其治疗依从及生存质量受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依从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SGRQ评分,以及服药、健康教育、出院复诊等治疗依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充分促进患者治疗依从的提升,从而达到改善其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7月疱疹咽峡炎患儿127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60例;年龄1.0~6.2岁,平均年龄3.37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治疗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每次200kIU/kg,每天2次,疗程3~5d。结果治疗组2、4d体温、疱疹、流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退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与开始治疗的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血常规单核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所有患儿干扰素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疗效肯定,临床症状消失快,使用方便,安全好,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