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榆次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榆次区2009年-2013年连续5年城区、乡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2.2009年—2013年早期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的86.15%,新生儿占婴儿死亡87.44%,婴儿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5.7%;3.主要死因顺位为先天异常、早产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为主。结论应加强孕期保健、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积极预防早产和低体重儿发生。重视儿童安全监护工作,以防意外发生。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顺位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逃逸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对于死亡结果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对其主观心态作如此分析,不违背现行司法解释的规定,也不违背犯罪行为与作为义务的基本理论,同时符合法律规定的文义,便于司法实践中具体案件的认定。逃逸致人死亡不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结果,而是刑法规定的加重处罚情节。交通事故发生后,除了应由被害人负主要责任的情况外,行为人应当承担降低伤亡风险的保证责任。逃选致人死亡的规范目的是强调履行救助义务,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是否逃逸,不应当成为义务履行的限定条件,否则导致同样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产生不同的罪责。将逃逸致人死亡修订为不履行救助义务致人死亡,更符合刑法的规范目的;将所有不履行救助义务的行为纳入保证人责任之遗弃罪,更有合理性。

  • 标签: 交通肇事 逃逸 主观心态 救助义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骤停复苏后死亡患者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实施心肺复苏后死亡的患者,共计38例,分析其死亡原因及死亡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复苏后死亡原因主要为再次发生心脏骤停,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等,且心肺复苏时间基本为5min左右。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心肺复苏时间较长,循环系统障碍、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患者肾功能障碍或出现电解质紊乱。应对此进行严密的护理,实施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并做好防感染措施。

  • 标签: 心脏骤停复苏 死亡患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超声评分方法对早产儿脑损伤的的临床应用及指导意义。方法对我院出生168例早产儿于出生后第一天及第三天进行经颅脑超声检查,观察患儿脑实质变化、侧脑室宽度,脉络丛形态、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并结合已制定分级评分标准对早产儿脑损伤进行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估计。结果34例早产儿超声评分正常,101例超声评分1-5分,25例超声评分6-10分,8例超声评分11-15分。结论经颅超声对早产儿脑损伤量化评价,更有利于临床对颅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并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颅脑超声 早产儿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两种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方法,以延长有效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需经口留置胃管的早产儿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3M透明敷贴固定,实验组使用3M加压固定胶带固定,观察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改进后的胃管固定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脱管次数,减少因反复置管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早产儿 口腔 留置胃管 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治疗窒息早产儿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在给予维生素C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肌钙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肌钙蛋白各值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窒息后早产儿心肌损害疗效显著.关键词心肌/病理学;早产儿;磷酸肌酸;疗效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3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早产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早产儿,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早产儿的体温变化幅度与血氧饱和度,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早产儿的进奶增加量、初次胎便时间、排便次数、胎便转黄时间,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2%,观察组为15.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鸟巢式护理,能够促进其生长发育,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常规护理 早产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出院早产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出院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8个月后比较2组早产儿智能发育,家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其早产儿智能发育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院早产儿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早产儿智能发育,降低并发症,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早产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和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在我县出生的80例早产儿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经护理干预联合抚触疗法,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摄奶量高于对照组,头、身长及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取护理干预联合抚触疗法,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范围广泛。

  • 标签: 护理干预 抚触 早产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出院后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6例,早产儿出院后采取普通配方奶粉;B组46例,早产儿出院后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对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解,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早产儿不同年龄段的体质量、身长、头进行测量,结果显示,3个月、1岁时,B组的体质量、身长、头等指标明显高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3岁时的身长及头、体质量指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后应坚持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满足早产儿营养需要,促进生长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不同喂养方式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的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胃癌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初次排气时间、插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例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胃癌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手术治疗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颈椎病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3例颈椎病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期,均痊愈出院,平均随访12个月后,患者颈部及四肢功能显著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做好手术期护理,重点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和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颈椎病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患者的手术期护理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法以本院160例肛瘘患者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分析和措施的落实,加强对患者手术期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的疼痛、饮食、排泄及专科护理,可以提高肛瘘的一次性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 标签: 肛瘘 术前 术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