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并发躁动患者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资料收集我院自2014年3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脑外伤并发躁动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分析患者躁动的原因,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评价(1)家属满意率;(2)躁动消失率。(3)护理前后躁动评分。结果(1)试验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躁动消失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前两组躁动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试验组相比于常规组躁动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脑外伤并发躁动患者的原因包括颅内因素(颅内高压、血肿、脑水肿、脱水、手术治疗等)、非颅内因素(尿潴留、大便秘结、缺氧等),经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躁动情况,提升家属满意率,对规避医疗纠纷有益,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外伤并发躁动患者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穿孔性眼外伤玻璃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56例严重穿孔性眼外伤患者,对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相比于手术之前,视力提升43例,占到总数的76.8%,视力没有提升13例,占总数的23.2%。26例眼内异物全部摘除,12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11例复位,与术前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穿孔性眼外伤患者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掌握好手术规范和时机,可以让更多患者达到解剖修复,还可以恢复较高的视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穿孔性眼外伤 玻璃体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眼外伤发病急,发展快,多为突发事件,为此本文拟探讨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及优质护理方案。方法收集我院开放性眼外伤的患者,根据患者不同受伤原因,进一步分为眼异物伤组、眼球穿通伤组及眼内出血组。收集眼异物伤组、眼球穿通伤组及眼内出血组详细临床资料,如致伤性质、受伤后至入院时间、发病年龄等。分析(1)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2)不同就诊时间及年龄患者预后。结果(1)眼球穿通伤患者预后明显差于眼异物伤患者和眼内出血患者,比较有差异(P<0.05)。(2)不同就诊时间及年龄患者预后存在差异,就诊时间<6小时患者预后优于就诊时间≥6小时者(P<0.05);发病年龄<30岁者预后优于≥30岁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开放性眼外伤预后与就诊时间、年龄及受伤因素密切相关,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开放性 眼外伤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CT早期动态监测与脑外伤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72例脑外伤患者,其中男性404例,女性168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4.2岁。分为手术组131例,非手术组441例。进行CT早期动态监测。分析CT早期动态监测与脑外伤患者手术时机选择、患者死亡率及3个月、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的相关性,以及RotterdamCT评分与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外伤后24h之内与伤后24h之后手术治疗者数量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RotterdamCT评分越高,死亡率越高;RotterdamCT评分与脑外伤患者出院时死亡率及伤后3个月、6个月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非手术组间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3个月及6个月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3)。RotterdamCT评分越高,患者伤后3个月及6个月GOS评分越低,即预后越差(3个月:秩相关系数r_s=0.369,P〈0.001;6个月:秩相关系数r_s=0.382,P〈0.001)。结论CT早期动态监测可及时了解脑外伤患者颅内情况的动态变化,指导临床治疗策略,降低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但其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作用有限。

  • 标签: 脑外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动态监测 手术治疗 预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患者72例被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36例)及针对性护理(观察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及重度疼痛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11.1%,无痛人数占比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2%,护理满意度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为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减轻患者痛感,使得护患关系更为融洽,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 急症 手术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在早期行颅骨修补的同时,联合实施脑室分流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外伤患者 8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 2015年 2月至 2017年 2月收治,随机分组,在均行去骨瓣减压术和血肿清除术 3个月后,就同时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组, n= 40)与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3个月后再实施颅骨修补术(对照组, n= 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 GCS评分无差异( 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 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 50%;明显高于对照组 32.5%,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组间并发症对比无差异( 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在早期行颅骨修补术的同时,联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显著促神经功能恢复,最大程度改善预后,且较为安全,具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 标签: 早期 颅骨修补 脑室腹腔分流 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脑外伤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预防下肢摘要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外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对急诊骨外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220例我院急诊骨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观察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对急诊骨外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骨外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骨外伤患者 负性情绪 影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脑外伤导致癫痫危险因素的多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综合临床资料,分析脑外伤导致癫痫的危险因素。结果开放性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42.9%,闭合性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14.3%,开放性组明显高于闭合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单纯硬膜下血肿、单纯硬膜外血肿以及凹陷性骨折患者的癫痫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见颅内明显异常者,对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7.7%,中度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21.1%,重度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30.0%,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对比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继发颅内感染,其中3例在感染后出现癫痫,此前未见癫痫发作;1例颅内感染前后均有癫痫,且感染后癫痫症状加重。结论脑外伤导致癫痫的危险因素有很多,癫痫发生率与脑外伤类型、部位、严重程度以及继发颅内感染等均有一定的关系,临床治疗时应积极消除危险因素,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癫痫 危险因素的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应用于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69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观察患者的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积液水肿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用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抑制感染、积液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价值极高。

  • 标签: 早期颅骨修补 脑外伤 哥斯拉昏迷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脑外伤患者,将4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20例/组。一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重症脑外伤患者的肺炎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重症脑外伤患者的肺炎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效果较为理想,适合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重症脑外伤 气管切开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取同时期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然后对其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5.0%(51/60)。而是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手术次数、血糖水平、后颅窝手术、脑脊液漏等是诱发术后颅内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手术次数、血糖水平、后颅窝手术、脑脊液漏等是诱发术后颅内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给予综合考虑,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术后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术式治疗外伤性膝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外伤性膝内翻患者分为内侧组(内侧张开式楔形植骨矫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及外侧组(外侧闭合式楔形截骨矫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各2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内侧组优良率为96%、外侧组优良率为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X射线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膝内翻的治疗工作中两种术式均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临床可视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 标签: 外伤性膝内翻 膝关节功能 X射线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性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护理方案,从中寻求慢性血吸虫性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例慢性血吸虫性外伤性脾破裂病人分为观察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观察组采取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20例全部痊愈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日5至7日,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组病例所采用的护理方法是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其护理效果满意,赢得了病人、家属、社会的一致好评。

  • 标签: 慢性血吸虫病 外伤性脾破裂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的10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整体组各50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整体组实行整体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8.0%,整体组是98.0%,整体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满意,护理满意度获得明显提升,值得推行。

  • 标签: 整体护理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对45例外伤性眼球萎缩摘除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总结了对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及其结果。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面对现实,恢复以往的生活。

  • 标签: 外伤 眼球萎缩摘除 心理状况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总结治疗方法。结果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易并发高热,呼吸窘迫等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对患者损伤较大,临床应积极寻找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并发症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00例,任意排列,进而均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品质和自理能力,治疗时间和病情稳定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病情稳定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颅脑外伤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