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酰胺即N-脂酰基(神经)鞘氨醇,是人体角质层脂质的重要成分,皮肤中的神经酰胺在人表皮角质层结构稳定、细胞增殖和分化、表皮屏障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其性质和数量影响着皮肤屏障及部分皮肤病,目前检测神经酰胺的方法种类较多,但只有小部分可运用于皮肤角质层神经酰胺的检测。本文简单综述现有的皮肤角质层神经酰胺的检测方法。

  • 标签: 皮肤 神经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脏恶性肿瘤患者皮肤病变和肿瘤发生、发展、转归的时间关系。方法对资料完整的318例已确诊,并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内脏恶性肿瘤患者的皮肤病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皮肤病变在肿瘤前、和肿瘤同时发生者分别为118例(37.1%)和109例(34.3%),在手术、放疗、化疗后发生者91例(28.6%)。同时观察到有12例恶性肿瘤患者皮肤病变随肿瘤发生而出现肿瘤的消除而消退。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皮肤病变和肿瘤之间有着一种合理的时间关系。即皮肤病变与肿瘤同时,或前后不久出现,或和肿瘤平行发展。

  • 标签: 恶性肿瘤 皮肤病变 时间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吸吮、皮肤接触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产妇20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婴儿早吸吮皮肤接触护理。回顾分析两组的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及时让婴儿进行早吸吮、母婴皮肤接触,可增加产妇体内催产素产生,使子宫收缩,促进胎盘剥离,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吸吮 皮肤接触 产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湿润烧伤膏具有止痛、祛腐、防止新生肉芽组织老化形成瘢痕,促进上皮组织再生修复创面等疗效,临床主要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烧伤、电灼伤、放射损伤等症;由于其作用柔和,无刺激,且有明显的表皮和组织再生功能及镇痛作用,近年来在皮肤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对带状疱疹引起的皮肤疱疹、糜烂、坏死等病变组织的修复十分有利;对瘢痕疙瘩的预防和治疗;对皮炎湿疹的止痛和止痒作用;对新生儿脓疮减轻患儿疼痛,较快控制感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和慢性皮肤溃疡均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皮肤疱疹 溃疡 皮肤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12月在我院产科病房经阴道分娩的24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情况、满意度及新生婴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尿潴留、涨奶及乳头皲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婴儿红臀、脐部感染及皮肤脓疱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建立护患友好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能够提升护士的自身价值,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妇产科 产妇 新生婴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的应用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1例血栓通致皮肤严重不良反应,结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引发因素、防范措施探讨中药注射液安全。结果中药注射液引发的医疗风险增多,须引起重视。结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应践行于临床中,通过医护药患多方工作正确用药,避免或降低潜在风险,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注射液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柏液外敷治疗骨折后期皮肤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出现下肢骨折后期皮肤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黄柏液外敷,对照组运用利凡诺液外敷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结论黄柏液外敷治疗骨折后期皮肤湿疹疗效明显。

  • 标签: 黄柏液 骨折后期皮肤湿疹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性病临床使用微波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种疾病寻找有效的方法。方法2012至2013年我院一共接收了153例皮肤性病患者,对其进行了微波治疗,探讨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治愈率是100.0%,没有一例感染病例出现。结论临床中皮肤性病患者接受微波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治愈率高,感染率低,使用简单便捷,患者能够从中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实用比较强,也能够很好的满足患者对于外观的需求,让患者能够不产生瘢痕,不影响皮肤表面的外观,因此推介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为该类患者带来福音。

  • 标签: 微波治疗 皮肤性病
  • 简介:目的探讨斑秃患者皮肤镜征象表现及其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消失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80例初诊或复发后初诊斑秃患者的初始皮肤镜征象以及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消失的顺序,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斑秃发病男女比例相近,平均发病年龄为26.5岁,平均病程为32.6个月,临床类型以斑片型多见;斑秃患者皮肤镜征象出现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点(87.5%)、黑点(82.5%)、断发(77.5%)、短毳毛(76.25%)、感叹号发(45.0%),黄点、断发、短毳毛与斑秃病程呈负相关,感叹号发与轻拉发实验呈正相关,黑点、断发、感叹号发两两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二苯环丙烯酮(DPCP)组患者随访期间内均未见明显新生毛发,而另外3组有1种或以上皮肤镜征象消失的患者均伴有新生毛发增多.复方甘草酸苷组、复方倍他米松组、口服激素组中4种征象(黄点、黑点、断发、感叹号发)均有.患者治疗后征象最先消失比例最高的为感叹号发,平均时间为治疗后7.3周,第二消失比例最高的为黑点,平均时间为7.6周,第三消失比例较高的为断发,平均时间为8.2周,最后消失的为黄点,平均时间为8.4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叹号发与病情活动度呈正相关,DPCP组患者病程长,病情活动度少,以重型及难治型患者占大多数,治疗起效慢.治疗后皮肤镜征象的消失与治疗方法无关,与治疗起效时间有关,开始起效时间约在7.3周左右.超过随访时间所有征象均未消失的患者,说明病情活动未得到控制,需调整治疗方案.治疗起效后毛囊重新进入生长期,引起感叹号发首先消失,随之黑点、断发亦消失。

  • 标签: 斑秃 皮肤镜 感叹号发 治疗
  • 简介:乙型肝炎X相互作用蛋白(hepatitisBX-interactingprotein,HBXIP)是一种新发现的癌蛋白,它能促进细胞增殖,过表达又可造成细胞变异,与血管异常增生以及癌症扩散相关。血管异常增生是许多皮肤病(如银屑病)病理演变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调节血管生成刺激及抑制因子成为这类疾病新的治疗途径。本文就HBXIP与血管异常增生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乙型肝炎X相互作用蛋白 银屑病 血管异常增生
  • 简介:目的探索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短期预后及安全。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重睑手术(埋线法、切开法或缝线法),实验组应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时间(35.23±6.56d)明显低于对照组(79.81±13.24d)(P〈0.05),而两组Ⅰ期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示,实验组满意度(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P〈0.05)。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重睑术,安全指数高,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三点式 重睑术 上睑皮肤松弛
  • 简介:一位妈妈曾经对我说,上小学的老大对上幼儿园的弟弟说:“你现在是最开心的时候哦!”这句话让她忍俊不禁。在妈妈的眼中,小学生也好,幼儿园小朋友也好,能有什么困难呀?但是,孩子们也是有苦衷的。1岁前的阶段看似很幸福,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同样会因为压力而感到难过。到底是哪些事给孩子造成了压力呢?

  • 标签: 孩子 压力 幼儿园 小学生
  • 简介:偏转板伺服阀已广泛应用于大型运输机、民用客机的各类舵机和操纵系统。建立了偏转板伺服阀射流接收器的接受面积、泄漏面积、控制腔压力以及负载压力的数学模型,得出了接收器接收孔的孔边间距、供油压力等因素对压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了当加工造成射流接收器的左右两个接收孔不对称时,偏转板伺服阀会发生"零偏"的现象,并提出了纠正该"零偏"的方法。

  • 标签: 偏转板伺服阀 接收器 射流 压力特性 零偏
  • 简介:高校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着一些学习压力,有来自自身内部的学习压力,也有外在的环境对学习施加的压力。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到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只有找到高校学生学习压力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缓解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文章主要围绕高校学生学习压力的概念、来源、测量以及缓解策略展开述评,最后,对高校学生学习压力的未来研究趋势作一个前瞻的展望。

  • 标签: 高校学生 学习压力 研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科医护人员工作的主要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0名医生和50名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方面的调查。结果⑴护士平均压力值高于医生压力平均值;⑵医生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家长及病人亲属,护士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儿科专业压力;⑶压力最大的三个因素是风险大,待遇低,工作负荷重和家长要求高,期望值高,过度维权。结论儿科医疗护理是压力较高的行业,儿科医生和护士的压力有所不同。

  • 标签: 儿科 医生 护士 工作压力
  • 简介:十余年寒窗苦读,只为高考一战。这些年轻的肩膀承载了家族的理想、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紧张的学习生活和高考挑战已将他们身心耗竭到了极限。考生、家长、老师都希望在高考结束后能长舒一口气,然而,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压力的自然

  • 标签: 身心耗竭 心理压力 长舒 寒窗苦读 离家出走 回过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伤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度、重度和轻度三组,测定患者入院时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和重度损伤组患者入院时APTT及P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损伤组患者入院时APTT及PT显著高于轻度损伤组(P<0.01),而PLT显著低于轻度损伤组(P<0.01);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凝血功能比较死亡、植物状态和重度残疾患者入院时APTT和PT显著高于中度残疾和恢复良好患者(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与伤情和预后密切相关,能够用于临床病情的评估和对预后的判断。

  • 标签: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治疗外伤视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对4例视神经损伤视力无光感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观察3月以上,全部病例术后仍无光感。伤侧鼻腔无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对伤后时间较长、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效、视力损伤严重的视神经损伤患者虽有挽救视力的可能,影响视力恢复因素仍复杂。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鼻内镜外科手术 视神经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CT表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来我院脑外科就诊的颅脑损伤患者中11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11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结合脑CT资料进行对照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初次CT扫描阳性率为90.9%,10例(9.1%)CT扫描未发现异常病灶,其中重型患者70例,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特重型40例,GCS2-4分,死亡12例,占10.9%。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降低,颅脑CT显示颅内血肿面积增大,说明病情加重;反之,提示病情减轻或明显好转。结论重度颅脑损伤CT表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密切相关,两者的变化均能提示颅脑损伤病情发展趋势,可作为脑损伤预后判断指标。

  • 标签: 重度 颅脑损伤 计算机断层扫描 GC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