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传统的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TAVR)通常需要建立一主一副2条动脉入路及1条静脉入路。该文报道了国内首例使用单血管入路技术完成TAVR病例,将传统TAVR手术需要的“两动一静”3条血管入路简化为仅需1条动脉血管入路。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单血管入路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02年6月至2021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夹层患者,依据性别进行分组。收集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及主动影像学资料,记录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内及1、5年全因死亡(按死亡时间分为院内死亡、院外死亡,其中院内死亡包括术前死亡、术中死亡和术后死亡;按死亡原因分为主动原性死亡、心原性死亡及其他原性死亡)、卒中、主动相关不良事件等的发生情况。30 d内主动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新发截瘫、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及主动原性死亡;远期(出院后1年及以上)主动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主动原性死亡、再发主动夹层、主动覆膜支架内漏及远端溃疡事件。对比不同性别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在不同性别组中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临床因素与30 d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094例Stanford B型主动夹层患者,年龄(53.9±12.1)岁,其中男性861例(78.7%),女性233例(21.3%)。(1)临床特征: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发病年龄较大、≥60岁患者的比例高,背痛症状、贫血、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比例及总胆固醇水平均较高;而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比例,肌酸激酶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更低(P均<0.05);而主动夹层撕裂特征和临床分期、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合并症的比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预后: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30 d内全因死亡率[6.9%(16/233)比3.8%(33/861),P=0.047]、院内死亡率[5.6%(13/233)比2.7%(23/861),P=0.027]、术前死亡率[3.9%(9/233)比1.5 %(13/861),P=0.023]及主动原性死亡率[6.0%(14/233)比3.1%(27/861),P=0.041]均更高;1年及5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组间死亡、脑血管病及主动相关不良事件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预后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组中体重指数>24 kg/m2(HR=1.087,95%CI 1.029~1.149,P=0.013)、高血压(HR=1.094,95%CI 1.047~1.143,P=0.040)、贫血(HR=2.987,95%CI 1.054~8.468,P=0.032)及肌钙蛋白T>0.05 μg/L(HR=5.818,95%CI 1.611~21.018,P=0.003)与30 d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结论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具有特殊性,发病年龄大,贫血和合并背痛比例及总胆固醇水平等更高。女性患者1个月内死亡风险较男性患者更高,体重指数、高血压、贫血及肌钙蛋白T可能与其相关,但两者远期预后相当。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女性 预后
  • 作者: 米叶赛尔·阿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新疆喀什844000
  • 简介:目的:讨论超声心动图对先天二叶式主动瓣畸形(BAV)患者检查的主动瓣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本医院2021年~2022年12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8例BAV患者的瓣膜情况与风湿性心脏病主动瓣病变及单纯性主动瓣钙化患者比照,并精确测量主动内镜情况,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好地将 BAV 二叶瓣膜及双冠状窦等解剖学特征显示出来,并且能够清楚地显示主动瓣厚度及钙化灶;BAV 患者的瓣膜变厚及钙化情况与风心病患者相近,升主动及降主动内镜之比较风湿性心脏病、单纯性主动瓣钙化患者更大。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有效检测到单纯性主动瓣畸形情况,对于存在主动瓣钙化、升主动扩大及升 / 降主动比率变大的患者一定要警惕 BAV 存在,这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定预后发挥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超声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主动A型夹层手术术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方法:对2019年3月到2021年6月我院接收医治的92例主动A型夹层手术病人进行研究,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划分小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病人选择常规的护理形式,实验组病人选择优质护理形式,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及D-D水平。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的满意度及D-D水平更为理想,组间相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主动A型夹层手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主动脉A型夹层手术 深静脉血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急症主动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所选的80例患者,以检查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检查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多层CT增强检查 急症主动脉夹层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超声心动图对先天二叶式主动瓣畸形(BAV)患者检查的主动瓣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本医院2021年~2022年12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8例BAV患者的瓣膜情况与风湿性心脏病主动瓣病变及单纯性主动瓣钙化患者比照,并精确测量主动内镜情况,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好地将 BAV 二叶瓣膜及双冠状窦等解剖学特征显示出来,并且能够清楚地显示主动瓣厚度及钙化灶;BAV 患者的瓣膜变厚及钙化情况与风心病患者相近,升主动及降主动内镜之比较风湿性心脏病、单纯性主动瓣钙化患者更大。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有效检测到单纯性主动瓣畸形情况,对于存在主动瓣钙化、升主动扩大及升 / 降主动比率变大的患者一定要警惕 BAV 存在,这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定预后发挥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二叶式 主动脉瓣畸形 超声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主动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主动夹层患者,总结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原因以及对于谵妄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选取的180例患者中,发生谵妄的有108例(60.00%,108/180),其中男性患者69例(63.89%,69/108),女性患者39例(36.11%,39/108)。发生谵妄的原因主要有:高血压病史、血氧水平、药物因素。结论:在主动夹层患者中出现术后谵妄的因素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因素有关,所以临床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的状态,采取预测模型尽可能减少患者发生谵妄。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内动脉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血管痉挛的护理方法做分析研讨,期待可为领域研究提供有效借鉴。方法:对照模式展开研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为研究期限,96例颅内动脉患者为分析样本,系统抽样法进行组间划分,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同时将不同干预策略实施两组之间,A组制定常规护理计划;B组制定综合护理计划,而后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比对,包括:血管痉挛情况、护理满意的状况。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得出:B组实施方案更具优势性,各项数据指标均显优A组,P值达小于0.05标准,具备可比性。结论:在颅内动脉患者术后护理方案的横向选择中,采用综合干预策略更具可行性,不仅有效降低患者血管痉挛发生率,还极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推荐应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患者 介入手术治疗 血管痉挛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术中血管损伤引起术后缺血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能有效识别早期术中缺血,减少相关并发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电生理学组组织了全国神经电生理及脑血管病方面的专家,在回顾国内外已发布的指南共识和临床证据基础上,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形成了常用的IONM技术及参数设置、围手术期准备与结果解读、不同部位动脉术中电生理监测价值和特殊情况下电生理监测四个方面的共识。并根据GRADE证据等级标准,从上述四个方面给出了9条推荐意见,为临床颅内动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围手术期 专家共识
  • 作者: 钟业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第16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观察优质化细节护理在颅内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颅内动脉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病人在手术后的疼痛分数和对病人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进行优质化细节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速其恢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新型护理方法。

  • 标签: 优质化细节护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满意度
  • 作者: 郭学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第16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叙事性心理护理对颅内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颅内动脉患者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采样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患者叙事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量表评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性心理护理辅助颅内动脉介入治疗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和患者家属能够正确认识有关颅内动脉的知识,可以使患者和患者家属尽早摆脱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促进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叙事性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颅内动脉患者的预后,值得被推广。

  • 标签: 叙事性心理护理;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栓塞治疗介入术的颅内动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结果:经过两种模式术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术 术后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血泡样脑动脉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40例BBA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0例)行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指标与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泡样脑动脉瘤 支架辅助 弹簧圈栓塞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标血压管理对脑动脉介入术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行脑动脉介入术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除此再采取目标血压管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

  • 标签: 目标血压管理 脑动脉瘤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动脉夹闭术后患者在ICU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颅内动脉夹闭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加强护理管理措施。结果: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加强ICU护理管理在行颅内动脉夹闭术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患者护理配合程度较高,护理满意度较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到较好控制,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保障。值得参考。

  • 标签: 颅内 动脉瘤夹闭术 ICU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脑动脉介入栓塞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动脉介入栓塞手术患者70例。普通干预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组(35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效果。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组干预1周的MMSE评分是(22.13±2.36)分,同普通干预组的(19.03±1.89)分比较,更高(p<0.05)。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5.72%,VS普通干预组的25.72%](p<0.05)。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组干预1周后的ADL评分是(65.18±4.15)分,同普通干预组的(58.19±3.06)分比较,更高(p<0.05)。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更高[94.28%,VS普通干预组的74.28%](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实施后,脑动脉介入栓塞手术患者可获得更佳的护理效果,预后更佳。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脑动脉瘤 疼痛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接受动脉夹闭术治疗的患者中运用深度麻醉以及浅度麻醉对脑保护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实施动脉夹闭术患者中的5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28)以及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接受浅度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深度麻醉,对比不同麻醉程度下组间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硬脑膜打开时(T2)、动脉夹闭时(T3)和手术结束后(T4)各时间点下的心率、丙酚血浆靶控浓度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在T0、T1、T2、T3和T4时间段下的心率与对照组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在T0、T1、T2、T3和T4时间段下的异丙酚靶控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动脉夹闭术患者中采取深度麻醉能够获得良好的脑保护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动脉瘤夹闭术 麻醉深度 脑保护 心率 异丙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80岁以上高龄患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分析的对象均为接受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患者,所有患者均高于80岁,选取时间为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共选择20例,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护理,并体现出个性化护理特点。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后其治疗均顺利完成,治疗和护理后患者中有7例出现脑血管痉挛,4例出现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卒中改良量表即Rankin量表进行评价,1分、2分、3分、4分和6分的分别有9例、6例、3例、1例和1例,所有患者最低住院天数15d,最长38d,平均(27.76±3.54)d,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例数。结论:结合高龄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介入栓塞治疗 高龄患者 颅内动脉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应用腹主动预置球囊阻断术的价值。方法:纳选对象为2021.01至2023.09在院治疗的7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按随机法均分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采取腹主动预置球囊阻断术,比对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腹主动预置球囊阻断术予以治疗,可减少手术用时与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子宫切除率,建议推广。

  • 标签: 凶险性前置胎盘 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 出血量 子宫切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