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 2015 年 9 月~ 2016 年 6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将 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 2组, 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一组采用中医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实施中医护理技术能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效果佳。

  • 标签: 中医 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输血中实施少白细胞血液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自2015年6月-2017年10月的输血患者7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组研究,分组方式为平均分类法,研究组实施少白细胞血液技术,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治疗,对其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和白细胞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对比对照组(P<0.05),而去除白细胞后红细胞的和血红蛋白稳定水平无差异(P>0.05),血小板和白细胞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少白细胞技术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输血反应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可在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少白细胞血液技术 临床输血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应用红细胞血型基因分型技术辅助鉴定1例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抗体。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ABO和Rh血型、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采用基因分型方法鉴定Kidd血型。结果该患者血清中抗体为抗Jkb抗体,效价为4,Kidd血型为Jk(a+b-)型。结论通过红细胞血型基因型检测,该患者交叉配血不相合是由抗Jkb抗体引起。

  • 标签: 红细胞血型 抗Jkb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儿科穿刺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的患儿25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50例患儿分成各125例的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单手进针穿刺和双手进针穿刺,对比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穿刺效果,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成功率93.6%,留置时间为(4.4±2.1)d,静脉炎发生率为6.4%,外泄发生率为8.0%,意外脱落发生率为4.8%,与对照组患儿相比,优势均十分显著,P<0.05。同时,对穿刺表示满意的观察组患儿家长数量也远多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上,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能够让穿刺成功率得到提升,并有效增加留置时间,降低留置针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加被患儿以及患儿家长所接受。该方法应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穿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主要目的对如何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足踝部碾压伤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进行讨论研究。主要方式主要是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进入我院治疗的56例足裸部碾压伤患者,分别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进行治疗而对照组运用常规疗法。最终结果观察组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后明显好于常规疗法的对照,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最后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目前对于足裸部碾压伤来讲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可以让创面尽早愈合,让患者减少住院产生的经济压力。并且还可以减少患者换药时的痛苦,也可以让医务人员的工作作业量减轻。其中拥有一个准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是保证足裸部碾压伤治疗的根本。

  • 标签: VSD 足踝部碾压伤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创伤骨科疾病时采取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了解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60例,采取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则给予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基本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与腔内异物残留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技术治疗创伤骨科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的治疗中拥有极大的意义。

  • 标签: 微创技术 创伤骨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n=30)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一般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敷料平均维持时间为7.59±0.62d,对照组为5.87±0.75d,P<0.05;观察组患者更换敷料次数为1.14±0.68次,对照组为2.53±0.61次,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费用为9184.33±507.65元,对照组为10189.27±516.38元,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提高骨外科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外科 创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将PCR技术应用在乙型肝炎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挂号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接收ELISA检验,研究组则接收PCR技术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研究组诊断例数高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共60人,经常规ELISA方法检验,检测出49人,检测率为98.33%,而研究组患者共60人,经PCR检验,检测出59例,检测率为81.67%),经统计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对临床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验,应用PCR技术效果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PCR技术 乙型肝炎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通道微创技术在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中术前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因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致脑内血肿脑疝的患者98例资料;微创引流+手术组(n=50)于术前脑内血肿脑疝明确诊断后快速应用硬通道微创技术引流颅内血肿,手术组(n=48)直接手术;2组均常规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治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性别、年龄、血肿量GCS评分等(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瞳孔散大方面也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微创引流+手术组良好17,13例中残,重残8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死亡8例,手术组分别为13例,13例,8例,2例,12例,两种有显著性差异(z=-2.001,p=0.045)。讨论术前及早期辅助硬通道微创技术能够改善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救治的预后,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颅内血肿 脑疝 微创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大于2cm肾结石的临床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大于2cm肾结石患者30例,通过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处理,必要情况下可以二期结石残留进行处理。结果本次实验所选取的30例实验样本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取得了94.8%的结石清除率,均无严重并发症,二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残留患者2例。结论为大于2cm肾结石患者提供输尿管软镜取石术能够安全,恢复快,避免各种并发症出现,结石清除率显著提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大于2cm肾结石
  • 简介:摘要 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目的是为临床治疗提供具有准确可靠的数据参考,其检验质量的高低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临床医学检验误差事件,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因此,需要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进行有效规范,保障临床检验的准确有效性。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技术 质量管理 常见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甘孜半山地区脆红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综述和分析研究,探讨在甘孜半山地区进行脆红李的栽培中实现优质丰产的手段和方法。结合种植者的利益及脆红李生长特性等,在授粉品种配置、梳型修剪、施肥等方面进行合理控制方面进行浅析,确保在四川半山地区种植可以保证其产量丰富和品质优良。

  • 标签: 脆红李 优质丰产 栽培技术 整形修剪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冷冻干燥技术概念,从药物制剂处方的组成、工艺操作过程、冻干机等因素详细阐述冷冻干燥技术的影响,为药物制剂的冷冻干燥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确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老年肿瘤患者中,选出94例患者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中,以不同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患者分为传统放疗组和精确放疗组,每组47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精确放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放疗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肿瘤患者,采用精确放射治疗的疗效较传统放射治疗更高,更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精确放射治疗 老年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具体应用方法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首先应用超声波清洗技术清洗医疗器械,将清洗效果与传统人工清洗和高压水射流清洗效果做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与传统人工和高压水射流清洗相比,超声波清洗技术对医疗器械的清洁效率更高,清洗时间更短,经清洁后的金属物品生锈率更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传统人工或其他清洗方法,超声波清洗技术具有清洁时间段、清洁彻底、对医疗器械损伤低的优势。因此,超声波清洗技术应用到消毒供应室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值得实践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波清洗技术 消毒供应室 应用 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能量成像(CFA)技术定量评估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10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36例(甲弥甲功正常组),甲状腺功能异常者64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者30例(甲弥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低者34例(甲弥甲减组)。另选择同期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名(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CFA技术测定甲状腺实质感兴趣区内的血流参数:血管指数(VI)与Vascularity。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受检者VI、Vascularity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绘制VI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低、异常与正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VI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VI、Vascularity均为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甲弥甲功正常组>健康对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I:健康对照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甲弥甲功正常组比较,q=13.67、7.00、3.93,P均<0.01;甲弥甲功正常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比较,q=10.35、P<0.01,q=3.27、P<0.05;甲弥甲减组与甲弥甲亢组比较,q=7.09,P<0.01;Vascularity:健康对照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甲弥正常组比较,q=15.23、10.16、6.58,P均<0.01;甲弥甲功正常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比较,q=9.33、3.83,P均<0.01;甲弥甲亢组与甲弥甲减组比较,q=5.55,P<0.01)。ROC曲线显示,VI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低的阈值为9.526%,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76.5%,曲线下面积为0.733。VI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与正常�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 红细胞能量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目前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医学上对于甲状腺的疾病诊治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技术已成为甲状腺结节治疗中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容易耐受的治疗方式。本文结合世界上各个区域的甲状腺指南、研究和文献报道,对目前射频消融技术对于甲状腺结节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基本原理及技术革新,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 标签: 甲状腺 射频消融 适应症 疗效及安全性
  • 简介:摘要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在烧伤科创面修复中的护理体会。方法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4例患者手术后接受了持续性的负压引流术,在创口中心负压负压的持续时间达到5~7天。将敷料拆除,对患者进行游离植皮术。结果14例患者中13例患者成功进行了一次性的负压封闭引流术,另外1例患者进行了3次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后,也成功植皮。患者的效果满意反馈结果均为满意,并且没有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减少创面的分泌物,增加局部血运,明显缩短了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是一种非有效、并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植皮 慢性创面
  • 简介:摘要肝胆外科专业针对性强、精细复杂而抽象、实践难度大。针对传统的教学存在随意性、灌输性的弊端和不能因人施教,我们探索采用虚拟仿真技术针对不同学员自身特点因人、因材进行“以实为本、以虚补实、虚实结合”的肝胆外科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行个性化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培养既有实际工作能力又有科研创新能力的肝胆外科人才而努力。

  • 标签: 肝胆外科 临床教学 虚拟仿真
  • 简介:目的比较X线、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62个患病关节的X线、CT和MRI影像资料,分别计算3种检查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结果X线、CT、MRI检查对病变关节的检出率分别为47%(29/62)、69%(43/62)、82%(51/62),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多发于肢体远端小关节,以跖趾关节发病数为最多。CT、MRI检查对小关节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2%(32/62)、58%(36/62),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检出率34%(21/62)。结论X线、CT和MRI检查对痛风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诊断能力,其中MRI检查的检出率较高、发现病变的能力较好。由于3种检查技术的偏重性不同,在临床医疗中应该联合应用。检查顺序为X线→CT→MRI较为合理。X线摄片需要注意投照体位,必要时加摄切线位;CT检查应该常规进行冠状位、矢状位的重建。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关节炎 痛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