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胆源胰腺炎患者早期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治疗应用价值及安全。方法选择54例次急性胆源胰腺炎患者作早期(24~48h)ERCP及内镜治疗(ERCP组),并以同期保守治疗36例次急性胆源胰腺炎患者作对照(对照组),观察了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ERCP组腹痛缓解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0.5±2.8)及(23.7±3.8)d,明显短于对照组(17.4±3.8)及(35.0±3.1)d(P〈0.01)。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两组相差不显著。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快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特点,可使急性胆源胰腺炎临床怀疑为胆源胰腺炎患者得到及时正确诊治,以防止其向重型发展。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早期 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目的:研究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肠梗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内接诊治疗100例早期炎症肠梗阻病人当作研究对象,分成2组,即常规组50例,给与常规临床抗菌素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对比2组病人治疗效率、手术后各类有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效果高过常规组病人,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类有关技术指标的均较常规组优,P<0.05。结论: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生长抑素综合治疗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病人恢复时间,可以考虑到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普外科;腹腔手术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78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设置为参照组(n=39)、研究组(n=39),其中参照组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辅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优良率均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暂脑缺血发作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纠正其遵医行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综合护理 遵医行为
  • 简介:本文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Barrett食管(BE)流行病学、发生机理、疗效影响等方面阐述了Hp与GERD、BE关系,介绍了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建议进一步开展临床基础研究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食管反流病 BARRETT食管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肝内胆管肿瘤临床发病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2011年我科诊断肝脏肝内胆管肿瘤746例,分析其发病特点。结果肝脏肿瘤发病位于前九位依次为肝细胞癌(43.4%)、血管瘤(37.3%)、肝内胆管细胞癌(5.8%)、转移肿瘤(3.8%)、造血淋巴样肿瘤(1.1%)、胆道乳头状瘤病(0.94%)、局灶结节状增生(0.94%)、肝细胞不典型增生(0.67%)不典型增生结节(0.54%);本组未发现孤立纤维肿瘤、淋巴管瘤病、假脂肪瘤、胚胎肉瘤、Kaposi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肉瘤、癌肉瘤、横纹肌肉瘤、畸胎瘤、卵黄囊瘤横纹肌样瘤;肝细胞癌发病年龄高峰在40~69岁,男性比女性高发,肝内胆管细胞癌高发年龄为50~69岁,男性与女性发病人数相当;血管瘤发病年龄高峰为30~49岁,女性比男性高发;转移肿瘤发病高峰为40~59岁,男性与女性发病人数相当。结论肝脏肿瘤发病有逐年递增趋势,来源于上皮肝细胞癌肝脏最常见恶性肿瘤,来源于间叶血管瘤最常见良性肿瘤。

  • 标签: 肝脏肿瘤 肝内胆管肿瘤 临床特征
  • 简介:结直肠癌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一些亚洲国家,其发病率逐年升高。鉴于结直肠癌能早期诊断预防少数肿瘤之一,其筛查监测受到许多国家胃肠病学专家关注。本义摘录第六屑上海困际胃肠病学会议中欧美亚太地区专家对结直肠癌防治专题报告,着重介绍结直肠癌筛查监测以及化学预防一些推荐建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普查 人群监测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CC肝或癌组织HSP70、p53PCNA表达情况。结果HCC组织HSP70、p53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x1^2=27.16x2^2=67.6,x3^2=40.6,P〈0.01);HSP70在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CC中表达逐步增强;HSP70p53在分化较好HCC中阳性率明显低于分化不良者(x1^2=6.8,P1〈0.01x2^2=6.1,P2〈0.05),而PCNA表达与HCC组织分化程度无关(x2=2.4,P〉0.05);HSP70表达强度与p53PCNA表达关系密切(x1^2=41.3,x2^2=41.4,P〈0.01)。结论HCCHSP70高表达肿瘤。HSP70表达与p53PCNA表达密切相关,因而在H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热休克蛋白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为研究胃癌前疾病与维生素关系,我们选择了萎缩胃炎(22例)、胃溃疡(6例)球部溃疡(10例)患者,同时测定外周血、胃粘膜组织胃液中维生素A、C、E、β-胡萝卜素含量,并以正常人(2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萎缩胃炎、胃溃疡患者胃粘膜组织及胃液中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均显著低于正常人,而两种疾病之间无显著差异。提示胃癌与维生素关系。在癌前疾病期局部组织即已发生变化,因而为指导维生素临床应用及胃癌二级预防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 标签: 胃粘膜组织 胃液 维生素 癌前病变
  • 简介:目的:出院后延续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胃肠功能生存质量影响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9月骨科收治100例髋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出院后延续治疗,对比患者生存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Singh指数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出院一个月、三个月后,干预组DPD/Cr水平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再骨折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干预组;干预组出院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后,术后功能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偏低,同时首次排便时间比较早,差异对比P<0.05。结论:出院后延续治疗有助于降低临床并发症,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加速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延续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CA199、CA125含量变化,探讨两者与肝脏损伤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轻度20例慢性重型肝炎15例,二组患者留取血清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CA125含量,同时随机选取20例健康体检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血清CA199为7.35±3.89u/ml,CA12513.28±8.41u/ml;慢性乙型肝炎组CA19920.69±9.14u/ml,略高于对照组(P〈O.01),CA12515.39±9.64u/ml,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两者含量均明显升高,CA199154.06±133.71u/ml,CA125184.44±125.73u/ml,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CA199、CA125在重型肝炎中含量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提示CA199、CA125水平升高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重型肝炎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25
  • 简介:背景:血清ESM-1HSP60水平对结直肠癌(CRC)诊断价值国内外已见报道,但两者联合检测应用价值尚无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血清ESM-1HSP60对CRC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CRC住院患者124例、健康体检者48例。以ELISA法测定ESM-1HSP60含量,评估两者诊断CRC价值,并探讨联合ESM-1与HSP60对CRC诊断效能。结果:CRC组血清ESM-1HSP60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CRC组血清ESM-1HSP60含量与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无关(P>0.05)。ESM-1、HSP60诊断CRC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912,敏感性分别为93.55%、83.87%,特异性为72.92%、81.25%。ESM-1与HSP60并联实验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96%、59.25%,串联实验分别为78.46%、94.92%,两组AUC相比无明显差异(0.892对0.904,P>0.05)。结论:ESM-1HSP60诊断CRC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两者并联可作为CRC早期筛查方案,串联实验适用于CRC辅助诊断。

  • 标签: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热休克蛋白质60 结直肠肿瘤 ROC曲线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与总胆汁酸(TBA)水平关系及其变化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产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0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PA、TBA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P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功能损伤程度加重PA值逐渐下降,TBA值逐渐升高;肝硬化患者血清PA与TB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82,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清PA水平下降,TBA水平升高,血清PA与TBA呈明显负相关,联合检测血清PA、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对病情预后早期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TBA 血清前白蛋白 正常 临床意义 对照组
  • 简介:材料方法一、标本收集我院及协作单位病理科1986年/1996年胆囊良、恶性病变手术切除标本,HE染色确诊,胆囊腺癌38例,(高分化18例,低分化8例,未分化8例,粘液腺癌4例),胆囊粘膜上皮异型增生24例(轻度8例,中度6例,重度10例),另取20例正常胆囊粘膜标本作对照.

  • 标签: 胆囊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胆囊腺癌 bcl^-2 P16蛋白 表达
  • 简介:血清胃蛋白酶原(PG)评价胃黏膜功能有效指标,可作为辅助手段用于胃癌筛查早期诊断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病、功能消化不良等疾病中亦成为研究热点。血清PG检测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廉价检查手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就血清PG检测在胃癌预警胃黏膜功能评价中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胃蛋白酶原类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抑酸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1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肝硬化重要原因。研究显示,有效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延缓或阻止代偿期肝硬化向失代偿期进展,减少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门静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延长生存期。因此,有效抗病毒治疗对改善疾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HBV相关肝硬化整体治疗策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代偿期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临床诊断 HBV复制 管理
  • 简介:背景: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近来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内脏感觉研究,而非糜烂反流病(NERD)发生与内脏感觉高敏有密切关系。目的:应用BOLD-fmRI技术,通过研究食管酸灌注时NERD患者大脑功能活动模式改变,探讨NERD患者食管内脏高敏感中枢机制。方法:对31例NERD、13例反流食管炎(RE)12名健康志愿者在食管酸灌注时行fMRI;根据食管内球囊扩张酸灌注试验结果将NERD患者分为两组:感觉高敏(NERD-H)组感觉正常(NERD-N)组;对三组受试者大脑兴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酸灌注刺激在NERD内脏高敏患者中激活范围较广泛,包括单侧或双侧第Ⅱ躯体感觉皮质(SⅡ)、第Ⅰ躯体感觉皮质(SI)、前额叶皮质(右侧为主)、眶额回皮质、岛叶皮质、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前扣带回、后扣带回、楔前叶、杏仁体、腹侧纹状体、丘脑、小脑等,其中双侧SⅡ、右前额叶皮质、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岛叶皮质、杏仁体、腹侧纹状体小脑最大信号增加幅度显著高于NERD-N组对照组(P〈0.01)。内脏高敏NERD患者fMRI功能初始信号呈现时间、达峰值时间较NERD-N组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食管酸灌注时产生fMRI参数改变为揭示NER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处理食管感觉传入信息功能异常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非糜烂性反流病 磁共振成像 食管酸灌注 内脏高敏感 大脑皮质
  • 简介:溃疡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一种病因未明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目前多认为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相关。传统上以氨基水杨酸(ASA)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但存在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近年有关微生态制剂在维持UC缓解、防止复发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微生态制剂亦被认为UC传统疗法有益补充。为此,本文对微生态制剂与UC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抑制剂 防止复发 氨基水杨酸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我们1993—08/2003—12共收治腹部闭合损伤438例,手术探查342例,其中经手术证实十二指肠损伤19例,占同期探查病人5.5%。初次手术17例,再次手术3例。术前确诊11例,死亡2例。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 病人 手术探查 体会 再次手术 术前
  • 简介:炎症部位白细胞聚集活化炎症肠病(IBD)重要特征,趋化因子受体趋化白细胞重要调节因子。在IBD中,多种趋化因子受体表达上调,触发多种炎症反应。本文就CC趋化因子受体(CCR)在IBD中作用及其作为IBD治疗靶点可能作一综述。

  • 标签: 趋化因子 CC 受体 CCR 炎症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