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肺癌切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体重下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下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6.98%(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3%,显著优于对照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施快速康复理念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营养流失,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肺癌全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肺癌切除患者的希望水平,确定希望水平对肺癌切除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切除的肺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Herth希望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进行调查。结果肺癌切除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2.104.55)分,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常模,希望水平与抑郁情绪在统计学上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肺癌切除患者希望水平的提升应从提高对疾病认知水平及社会支持两方面来实现,护士应利用好患者的希望水平、疾病认知水平和社会支持水平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应注意给患者以希望和力量,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标。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术 抑郁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肺癌切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快速康复理念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各项间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平均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间指标皆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8%)显著低于参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能够大幅优化手术效果,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肺癌全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快速康复理念在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80例肺癌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人数均等的两组,对其中一组采取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命名该组为研究组,另外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平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手术后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肺癌切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肺癌全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肺部小结节患者5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A组25例行传统手术,B组25例基于胸腔镜辅助下实施解剖性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A组短(P<0.05),中出血量较A组少(P<0.05)。结论 针对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解剖性切除治疗,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肺部小结节 全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理念在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肺癌切除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及快速康复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围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癌切除患者而言,快速康复理念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康复效果,恢复周期明显缩短,且患者对于该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更高,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肺癌 全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子宫良性疾病经阴道子宫切除、经腹子宫切除、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三种不同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得出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损伤小,恢复快,干扰小,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腹部疤痕小,目前是子宫切除的最佳式。

  • 标签: 腹式子宫切除术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的围期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共65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34例,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式护理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强的围期护理的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指数、发热时间及住院时程,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发热天数和平均住院时程上均要比对照组患者的天数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阴子宫切除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经阴子宫切除患者20例,对患者在围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全部成功,创口愈合后顺利出院,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手术后有1例患者阴道出血,经过治疗后痊愈。结论良好的围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手术后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

  • 标签: 经阴全子宫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的优点并与传统的子宫进行比较。方法对67例妇科患者实施筋膜内子宫,对72例行传统的子宫,对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残端感染率及恢复期阴道出血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恢复性生活时间、残端息肉率和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优于传统的子宫切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筋膜内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子宫腺肌症子宫切除实施围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子宫切除的8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中出血量、发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围期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宫腺肌症 全子宫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快速康复护理在肺癌切除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切除肺癌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期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在围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呈良好状态,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数据间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在肺癌切除期护理中,快速康复护理发挥的作用较大,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肺癌全肺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动静脉切断顺序对内残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患者68例,将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先断动脉组和先断静脉组,每组34例。先断动脉组5例、先断静脉组4例因中修改手术方案或标本取出时破碎无法进行后续研究排除,最终先断动脉组29例、先断静脉组30例完成研究。先断静脉组中血管处理顺序分为先断静脉后断动脉,先断动脉组中血管处理顺序分为先断动脉后断静脉。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测量、计算两组含血总质量、无血净质量、内残血量、加权后残血比。结果全部5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均无需输血。先断动脉组与先断静脉组轻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8/29)比33.3%(10/30),P>0.05]。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内残血量、含血总质量、无血净质量、加权后残血比、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过程中血管切断顺序对内残血量无影响,手术操作中可根据中情况合理选择动静脉切断顺序。

  • 标签: 肺切除术 胸腔镜 肺静脉 肺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胸腔镜解剖性切除治疗儿童先天性气道畸形(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CPAM)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6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行胸腔镜解剖性切除的24例CPAM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5~70个月,年龄为(23.3±18.3)个月,体重为(11.0±2.5)kg。胸腔镜采用3孔法,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单切除或联合切除。结果所有患儿中22例成功完成全胸腔镜解剖性切除,2例中转行肺叶切除,无中转开胸;22例中,单切除7例,联合切除15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儿无院内死亡。22例完成全胸腔镜解剖性切除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82.6±42.9)min,中出血量为(21.0±52.4)ml,ICU滞留时间为(17.6±2.8)h,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为(3.5±1.1)d,术后住院时间为(6.0±1.7)d。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均为CPAM,其中合并隔离3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3.3±8.9)个月,因迟发性气胸再入院1例,无复发及再手术病例。结论在掌握肺叶切除技巧、熟悉段解剖、结合增强CT三维重建辅助研判的基础上运用胸腔镜解剖性切除治疗CPAM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胸腔镜 先天性肺气道畸形 解剖性肺段切除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中至重度低功能患者切除后影响转归的因素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中至重度低功能患者的治疗经过、术后并发症和近期功能变化。其中切除11例,单纯肺叶切除37例,袖状肺叶切除5例,肺叶楔形切除3例。结果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22例(39.3%),死亡4例(7.1%),死于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和肺栓塞。术后3个月复查功能,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至重度低功能患者对切除有潜在代偿基础,正确的术前评价、适当的手术方式和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获得治愈的关键。

  • 标签: 呼吸功能试验 肺切除术 手术期间 心肺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与次切除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方法84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切除组和次切除组,比较两组子宫恢复情况,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性生活的影响。结果切除患者子宫恢复速度较次切除后患者子宫快速恢复慢。术后6个月,次切除后患者性生活频率和性欲均较切除患者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子宫次切除可缩短子宫恢复时间,术后对患者性生活影响较小。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次全切除术 子宫肌瘤 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