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肛门紧缩联合药液注射应用于层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使用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名层直肠脱垂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肛门紧缩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肛门紧缩联合药液注射的综合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采取肛门紧缩联合药液注射治疗后,显效者10例,有效者5例,其总有效率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例、2例及62.5%。治疗组患者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只出现1例坠胀和1例出血,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远低于对照组的2例、2例、1例及31.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紧缩联合药液注射应用于层直肠脱垂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全层直肠脱垂 肛门紧缩术 药液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6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30例和B组130例。A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B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意外、护理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细节护理可降低手术意外、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手术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共计26例29髋,均进行髋关节置换,根据Harri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无感染、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坐骨神经牵拉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进行随访,20例髋部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4例术后跛行,经积极臀中肌锻炼后逐渐消失;2例末次随访时仍有轻度跛行,但较术前明显减轻。2例术后双下肢不等长>1cm,余均≤1cm。3例下肢延长4~5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3.8±6.8)分提高至(83.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成人 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内支架成形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共70条患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腔内支架成形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血管通畅率,用lon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症状复发的多因素分析。结果68例(69条患肢)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半年、1、3、5年通畅率分别为90%、71%、39%及31%。2例行踝以上截肢,保肢率为97.1%。随访中死亡6例。术后22例症状复发。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后停用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药物、功能锻炼对症状复发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停用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药物是影响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是否长期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是影响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内支架成形术后良好的随访及依从性对症状复发可起到预防作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球囊扩张 支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性。方法从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78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各为39例,对比两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心功能状况、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心功能状况、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提高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分为髋关节置换组与骨折内固定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35例,骨折内固定组患者治疗方法采用骨折内固定髋关节置换组患者治疗方法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髋关节置换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骨折内固定组为77.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从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观察组为8.6%对照组为11.4%相比而言,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采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要好于骨折内固定,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置换术 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和开腹子宫(T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因子宫肌瘤和/或子宫腺肌瘤(症)(12孕周≤子宫体积≤相当于妊娠16周,且无开腹和腹腔镜手术禁忌症,无阴道狭窄)需行子宫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LAVH组和TAH组各90例,比较两种式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副损伤、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后镇痛率、伤口非甲级愈合率、住院天数等。结果90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副损伤较开腹子宫无显著差异,而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伤口非甲级愈合率和住院时间等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较开腹子宫有明显的优势,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副损伤,创伤小、恢复快、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LAVH TAH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行早期系统功能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实施髋关节置换(TH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监测两组DVT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DVT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髌上10cm患肢周径术前和术后第1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早期系统功能锻炼能够减轻THA术后DVT形成的症状和体征,对预防DVT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窗减压结合喜炎平内冲洗治疗颌骨大型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颌骨大型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颌骨囊肿开窗,术后实验组25例予以喜炎平行囊内冲洗,对照组19例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内冲洗治疗。于术后1,3,6个月复诊,复查口腔全景片和CT片,观察囊大小对比疗效。结果术后3、6和18个月囊肿直径进行性缩小。术后3、6个月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8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窗减压配合喜炎平冲洗治疗颌骨大型囊肿可促进颌骨形态和功能的尽快修复,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颌骨囊肿 开窗减压 喜炎平
  • 简介:目的观察皮下潜行法在颈内静脉置管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需行颈内静脉置管的全身麻醉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皮下潜行法组,每组100例,均为超声引导下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观察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体温变化、导管尖端细菌培养情况及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前、置管后、拔管前、拔管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皮下潜行法组[(13.75±7.83)d比(22.37±8.92)d],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率、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皮下潜行法组[11%(11/100)比2%(2/100),13%(13/100)比2%(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患者采用皮下潜行法对预防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导管 留置 细菌感染 皮下潜行法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静脉留置导管在儿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内儿科193例患者采用静脉留置管护理为观察组与传统护理模式组做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9.7%,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3%;传统护理模式组满意度为76.8%,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3.2%;两者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新生儿静脉留置管在儿科中积极的改善护理简单化,提高治疗效果,留置时间长等特点,并发症少,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导管术 护理
  • 简介: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基础,而血管通路则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尽管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K/DoQI)指南中指出“动静脉造瘘优先”原则。但事实上相"-3多一部分患者尤其是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以深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DOPPS研究数据表明,2005—2007年期间英国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中心静脉置管比例这28%,而在美国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占25%,在加拿大达39%。股静脉作为深静脉置管常用通路之一,其操作实施已被肾脏科医生熟知,但在重度水肿患者中,置管难度大,并发症较多,如穿刺部位血肿、感染、血栓形成、置管不成功等。本文阐述一例重度水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深静脉置管。

  • 标签: 股静脉置管术 超声引导 水肿病人 血液透析患者 深静脉置管 肾脏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透明帽在无痛胃镜食管静脉曲张硬化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适应症和操作方法进行讨论。方法选择符合食管静脉曲张硬化适应症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有帽组和无帽组,行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观察中视野清晰度及稳定性、操作时间。结果40例共注射曲张静脉158条,其中5例在急诊出血时注射,中及术后无再发出血发生。结论透明帽应用于无痛胃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硬化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的优点,提高治疗成功率,不增加治疗费用。

  • 标签: 透明帽 食管静脉曲张 硬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108例进行分析研究,手术均成功,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情况,针对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有6例,经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迷走神经神经发生的并发症应采取预防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 迷走神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脉栓塞在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阴道反复流血的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然后羊膜注射依沙吖啶。结果32例孕妇于动脉栓塞术后12~128h娩出胎儿及附属物;动脉栓塞术后出血120~589ml;引产后住院2~8天;动脉栓塞并发症经治疗后症状均消失;引产35~113天后月经复潮,周期恢复到引产之前。结论动脉栓塞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安全可靠,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动脉栓塞术 前置胎盘状态 引产
  • 简介:目的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9例同期行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资料。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25例,Ⅲ级65例,IV级9例。二尖瓣病变66例,主动脉瓣病变21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12例。冠状动脉病变单支42例,2支27例,多支30例,左主干病变8例。术前心肌梗死13例,房颤43例,左房血栓19N。共移植桥血管195支,其中LIMA61支,SV134支,平均每例患者(1.97±1.0)支;MVR43例,MVP23例,AVR21例,AVR+MVRl2例,TVP23例。左心房血栓清除19例,室壁瘤切除3例,升主动脉成形3例,脓肿清除2例。结果3例术后30d内死亡(2例因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恶性心律失常死亡),97例痊愈出院。随访6~120个月,平均(27.3±15.3)个月,失访16例,随访期间死亡13例(6例心血管病因,7例非心血管病因)。术后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心功能(NYHA)I级56例,II级10例,III级2例。结论CABG联合心脏瓣膜置换可以完成心肌再血管化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冠心病动脉旁路移植在治疗急性重症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冠心病患者70例,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手术的并发症非常少,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在重症冠心病的手术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且临床价值非常高。

  • 标签: 重症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需行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行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标签: 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 支架植入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介入栓塞在移植肾失功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11月29例移植肾失功患者行动脉介入栓塞,并在术前、中、术后进行评估,采取积极预防、及时处理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手术的成功。结果有22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肾区钝痛、腹胀等,除1例长期低热外其余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2例复查有少量血流存在,予以再次栓塞后血流完全阻断,1例发生皮下血肿。无发生异位栓塞病例。结论移植肾动脉介入栓塞对移植肾失功患者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标签: 移植肾失功 动脉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手术中的多种夹闭方式及方法,探讨各种技巧的适应症和注意要点,以提高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显微手术夹闭28例动脉瘤病人中共32个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前循环动脉瘤及基底动脉动脉瘤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除外A2段采用纵裂入路、小脑后下动脉瘤采用枕下入路),手术要充分开放侧裂池及充分显露载瘤动脉动脉瘤夹闭技术1瘤颈单纯直接夹闭、2瘤颈瘤体电凝塑形后夹闭、3复合方式夹闭、4其它类(瘤体切开取栓后夹闭、载瘤动脉直接夹闭等)。结果颅内微小动脉瘤夹闭中技巧的不同形状、不同部位、不同质地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全面考虑瘤夹的夹闭方式,其中40%采用"瘤颈单纯直接夹闭方式47%采用"瘤颈瘤体电凝塑形后夹闭方式"夹闭。13%采用"复合方式夹闭"动脉瘤。结论者要根据动脉瘤的不同形状、不同部位、不同质地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全面考虑瘤夹的夹闭方式,结合操作者的能力及经验采取个体化处理方式来具体实施。我们体会是熟练的显微分离及夹闭操作技术是基础,良好的手术工具、保持显微镜下野干净清晰及相关协助人员的密切配合也尤为重要。另外对载瘤动脉和瘤颈的充分显露,载瘤血管及重要穿支血管的保护,是夹闭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微小动脉瘤 术中夹闭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