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治疗急性非特异性附睾炎192例,其中156例应用地塞米松静点,重点指出早期足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协同抗生素迅速消除急性炎症,防止附睾尾部因炎症渗出、结缔组织纤维化而形成结节。

  • 标签: 急性非特异性附睾炎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用2%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将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制成每毫升含1mg平阳霉素和1.0mg地塞米松和1%的利多卡因混合液行血管瘤内注射至局部肿胀、苍白。若血管瘤面积较大或多发时,可分次、分点注药,每次间隔1个月,直至治愈为止。共治疗132例,结果面积较小者经1~3次注射治愈,面积较大或多发血管瘤分别经7~8次注药后治愈。经8~12个月随访,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只要使用方法正确,治疗后不留畸形,特别适于体表中小面积血管瘤的治疗。

  • 标签: 平阳霉素血管瘤 局部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合并肺气肿中给予地塞米松结合头孢呋辛钠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AECOPD合并肺气肿病人96例,按照随机排列方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单纯头孢呋辛钠药物医治,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结合头孢呋辛钠药物医治,对比两组病人使用不同药物医治后的疗效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在AECOPD合并肺气肿病人中采取药物医治,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较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观察组药物医治AECOPD合并肺气肿疾病取得较好疗效,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标签: 地塞米松 头孢呋辛钠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我们在临床臂丛和硬膜外阻滞研究中发现,地塞米松可显著延长布比卡因作用时效.在此基础上将地塞米松应用于脊麻,观察对布比卡因作用效果的影响.

  • 标签: 布比卡因 地塞米松 脊麻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和阿昔洛韦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90例72小时内发病的面神经麻痹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实施地塞米松、阿昔洛韦及安慰剂治疗,疗程7天,所有病人常规给予维生素B1、B12及康复等治疗,以House-Brackmann为评分标准,观察病人的痊愈率。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3个月痊愈率为95%,阿昔洛韦组为70%,安慰组为65%。结论早期应用地塞米松能有效改善早期面神经麻痹病人的痊愈率,无明显证据证明阿昔洛韦能改善面神经麻痹的痊愈率。

  • 标签: 地塞米松 阿昔洛韦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芬太尼加入局麻药对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效果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前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B组地塞米松250ug/ml+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C组芬太尼2ug/ml+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D组地塞米松250ug/ml+芬太尼2ug/ml+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C组、D组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A组(P<0.05),尤以D组为甚(P<0.01),B组和C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芬太尼联合于臂丛阻滞显著改善麻醉效果,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地塞米松 芬太尼 肌间沟臂丛阻滞 麻醉效果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用于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全部病例按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进行脑脊液置换。结果症状改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死亡率,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地塞米松置换血性脑脊液能降低颅内压,改善脊液循环,防止蛛网膜粘连,消除血管活性物质,缓解脑血管痉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置换 地塞米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鼓膜穿刺结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期间的中耳炎患者120例,然后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然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鼓膜穿刺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在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3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满意率是95.00%;治愈24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满意率是85.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在中耳炎的治疗方面由十分显著的效果,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耳炎 鼓膜穿刺结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白内障摘除术后恢复中的作用。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眼科住院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6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方法术后观察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对照组给予氟米龙滴眼液点眼。检查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天、3天和7天前房渗出、人工晶体色素沉着、术前眼压等情况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观察组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及弥漫性浅层点状角膜炎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摘除术后恢复期炎症具有明显效果,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后部睑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74例后部睑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给予观察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给予对照组红霉素眼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3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30/37),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现象,而对照组发生2例药物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后部睑缘炎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具有使用便利、副作用小、见效快等特点。

  • 标签: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后部睑缘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及地塞米松治疗放射性脑水肿的差异。方法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实验分组:A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B组(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对照组)、E组(空白组)。各组均颅内种植肿瘤,于种植15天后A、B、C、D各组给予C060照射,A、B、C组大鼠照射前后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治疗。测量大鼠脑水肿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其他各组比较,D组大鼠脑组织含水率最高,E组最低(P〈0.05);C组大鼠脑组织含水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都可以有效防治放射性脑水肿,且甲基强的松龙比地塞米松疗效更好。

  • 标签: 胶质瘤 甲基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 放射性脑水肿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2018年10月~2020年7月,选取本院接诊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法的方法进行分组,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地塞米松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指标改善状况。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地塞米松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

  • 标签: []地塞米松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为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工作,使用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进行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均较为明显,且两种治疗方法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患者的恢复效果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感觉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表达的影响。方法6~7周龄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哮喘组、WIN 62,577(SP受体拮抗剂)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卵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建立小鼠急性哮喘模型;WIN 62,577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1 h腹腔注射WIN 62,577 300 μg,每天1次,连续7 d;地塞米松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1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 mg/kg,每天1次,连续7 d。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血清中SP水平变化。免疫组化观察SP及其受体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 1 receptor,NK-1R)在小鼠肺组织表达定位情况。结果ELISA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BALF中SP水平[(45.78±9.1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7.02±2.80)ng/L](P<0.01);WIN 62,577干预组[(25.26±3.48)ng/L]与哮喘组[(45.78±9.15)ng/L]比较,BALF中S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哮喘组[(45.78±9.15)ng/L]比较,给予地塞米松干预后BALF中SP水平[(34.03±4.38)ng/L]显著降低(P=0.002)。与对照组[(6 883.32±1 734.89)ng/L]比较,哮喘组小鼠血清中SP水平[(10 247.62±2 667.38)ng/L]明显增高(P=0.001);与哮喘组[(10 247.62±2 667.38)ng/L]比较,WIN 62,577干预组血清中SP水平[(4 285.99±1 926.36)ng/L]显著降低(P<0.01);与哮喘组[(10 247.62±2 667.38)ng/L]比较,给予地塞米松干预后血清中SP水平[(6 787.22±1 907.45)ng/L]显著降低(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小鼠气道上皮、血管周围、平滑肌层均可见SP及NK-1R表达;与对照组比较,SP及NK-1R在哮喘组小鼠气道内表达明显增加;与哮喘组比较WIN 62,577干预组与地塞米松干预组气道SP及NK-1R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地塞米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感觉神经肽SP的表达。

  • 标签: 哮喘 感觉神经肽 P物质 地塞米松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急性心肌硬死(AMI)时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复制AMI模型。术前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及地塞米松,于结扎后2h、4h、8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心脏缺血区心肌细胞内Bcl-2、Bax的表达情况,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第4h、8h,地塞米松组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心肌细胞数明显高于AMI组,P<0.01,而Bax蛋白表达的阳性心肌细胞数明显低于AMI组,P<0.01。地塞米松组2h、4h、8h血清CK-MB、α-HBDH含量显著高于AMI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促进AMI时心肌细胞内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减少心肌酶的漏出,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 Bcl—2 B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