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生长期小鼠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影响及其与OPG途径的关系。方法20只4周龄OPG^-/-雌性小鼠及20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四组(n=10):野生型安慰剂组(WT+saline),野生型地塞米松干预组(WT+DEX,地塞米松1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周3次),OPG^-/-敲除小鼠安慰剂组(OPG^-/-+saline),OPG^-/-敲除小鼠DEX干预组(OPG^-/-+DEX,地塞米松1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周3次)。6周后处死小鼠,一侧胫骨行显微CT扫描分析。结果OPG^-/-组的组织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均较其他三组降低(P〈0.05)。OPG^-/-+DEX组的组织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均较WT及WT+DEX组降低(P〈0.05)。OPG^-/-组的骨小梁模型因子及骨小梁分离度均较其他三组增加(P〈0.05);OPG^-/-+DEX组的骨小梁模型因子及骨小梁分离度均较WT及WT+DEX组增加(P〈0.05)。WT及WT+DEX组之间骨小梁微结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生长期小鼠OPG基因功能缺失时,地塞米松有部分拮抗骨量丢失的作用,表明除了OPG/RANKL途径,地塞米松对骨代谢的影响是多途径的。

  • 标签: 地塞米松 小鼠 护骨素 基因敲除 骨微结构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观察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进而得出有关治疗效果的结论。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纳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00位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位,分析组50位,观察组采用单纯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而分析组则采用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分析则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则为98.00%,分析组的疗效明显好于观察组,并且差异值P<0.05,则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实践中加入高压氧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法,所以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值得推荐和深入研究。

  • 标签: 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 突发性耳聋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初诊治疗突发性聋(突聋)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单侧突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鼓室注射组(60例)除常规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外,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隔日一次,连续治疗3次;全身用药组(60例)除常规治疗外予以静脉滴地塞米松,治疗10天,所有治疗结束1周后复查听力,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鼓室注药组总体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0%、18.3%、20.0%和36.7%,全身用药组总体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7%、20.0%、21.7%和30.0%,两组间疗效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初诊治疗突聋与全身激素治疗的疗效相当,两者均可作为突聋的基础治疗。

  • 标签: 鼓室注射 突发性聋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13例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56例)和B组(57例)。A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B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A组患者所需退热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及甲状腺肿大消退时间均小于B组患者(P<0.05)。经4周、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经4周、8周治疗后,A组和B两组ESR指标组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治疗后,A组和B组甲状腺功能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与传统口服泼尼松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地塞米松起效快,患者退热快、甲状腺肿大消退时间更短。

  • 标签: 地塞米松 亚急性甲状腺炎 局部注射 泼尼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1组28例(奥曲肽治疗)和对照2组28例(地塞米松治疗),对三组的疗效作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奥曲肽 地塞米松 粘连性肠梗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硝唑地塞米松糊剂与明胶海绵联合应用对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干槽症中的作用。方法将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7例,牙拔除后牙槽窝内植入浸右奥硝唑地塞米松糊剂的明胶海绵,咬棉球30min,常规口服抗生素3d;对照组93例,牙拔除术后牙槽窝内不放置任何充填物,只咬棉球30min,常规口服抗生素3d..。对两组病例干槽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7例发生干槽症,发病率为7.5%,实验组仅有2例发生干槽症,发病率为1.8%。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浸有奥硝唑地塞米松糊剂的明胶海绵填塞入拔牙创内能有效预防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发生。

  • 标签: 奥硝唑地塞米松糊剂 明胶海绵 干槽症 下颌阻生齿拔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下降时间、甲状腺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甲状腺肿大缩小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效果显著,且起效较快,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更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地塞米松 亚急性甲状腺炎 局部注射 强的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生产并发生宫颈水肿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仅常规观察产程的患者作为常规组,采用利多卡因与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的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不良分娩事件、宫颈口扩张情况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宫颈水肿消退时间为(1.6±1.1)h,宫口全开时间(1.5±1.2)h,各项指标与常规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为94.44%(17例),常规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为66.67%(12例),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P<0.05);试验组不良分娩事件发生率为5.56%(1例),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4.44%(8例),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效果良好,可快速的缓解宫颈水肿情况,加快产程发展,并有效降低不良分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利多卡因 地塞米松 产程宫颈水肿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加炉甘石洗剂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6月-2021.06月到本院治疗过敏性皮炎患者60例,分成实验组(地塞米松加炉甘石洗剂治疗模式)和对照组(炉甘石洗剂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发病程度、瘙痒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29/30(96.67%)高于对照组23/30(76.67%)(P<0.05);实验组患者皮炎发病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发生率2/30(6.67%)低于对照组9/30(30.00%)(P<0.05)。结论:运用地塞米松加炉甘石洗剂治疗模式干预过敏性皮炎疾病,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被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比较低。

  • 标签: 过敏性皮炎 地塞米松 炉甘石洗剂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耳炎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中耳炎者70例,按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单一用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听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症率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中耳炎 左氧氟沙星 地塞米松 听力功能 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的疗效。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分娩产妇70例(均于2019年9月-2021年8月),以入院顺序分组,患者均在产程中出现宫颈水肿,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程观察,观察组实施宫颈注射利多卡因与地塞米松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宫颈水肿消退时间、宫口全开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P

  • 标签: 宫颈水肿 利多卡因 地塞米松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对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186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98例)和B组(88例)。分别给予全身用药及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103)d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率。结果治疗(3)d,临床显效率A组(56.10%)和B组(67.68%)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组和B组梅尼埃病的听力下降及眩晕症状,但A组属于长效激素,半衰期较B组长,当全身使用时发生副作用的几率将对较高,故临床仍建议使用甲强龙。

  • 标签: []梅尼埃病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治疗的2010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180例急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人,对照组采取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听阈水平、疼痛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22%高于对照组71.11%,研究组不同频率听阈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氧氟沙星滴耳液  地塞米松  急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性中耳炎治疗中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是2020.09至2021.12在医院治疗的急性中耳炎病患54例,采取随机信封法均分为2组,治疗方法为单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地塞米松,比对施治疗效。结果:观察组施治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率无差异,P>0.05。结论:以盐酸左氧氟沙星与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可尽快缓解病患症状及体征,缩短治疗时间及提升疗效的同时,还能具备较高治疗安全性,利于促进病患尽快恢复,适宜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 地塞米松 急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银杏叶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神经性耳鸣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神经性耳鸣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地塞米松治疗和银杏叶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耳鸣致残评分、响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中枢神经递质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为神经性耳鸣患者采取银杏叶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联合用药安全性较好,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额外的负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银杏叶片 地塞米松 神经性耳鸣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为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应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60例,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160例和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抗病毒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方式基础上,同时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初始予一次0.3-0.4mg/kg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进展为重症病例的比率,以及治疗组用药不良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并作相关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要短;治疗组患儿进展为重症病例比率3.8%,对照组患儿进展为重症病例比率12.0%;治疗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5)。另外,治疗组患儿用药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手足口病利于缩短患儿退热时间,降低进展为重症病例的比率,且安全可靠。

  • 标签: 早期 小剂量 地塞米松 发热 手足口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75%酒精治疗外周注射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5例发生可达龙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用地塞米松10mg+75%酒精湿敷,每次0.5-1小时,每天两次;观察组用50%硫酸镁湿敷,直接湿敷局部,每0.5-1小时在纱布上加硫酸镁,每天四次。结果两组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x2=22.85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地塞米松组显效率均85%(28\33),显著高于硫酸镁组。结论使用地塞米松加酒精治疗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疗效显著,它克服现有硫酸镁湿敷的端,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可达龙 地塞米松 酒精 湿敷 静脉炎
  • 简介:自2010年6月我部从内地担任海拔5000米以上段国家重点工程的医疗保障工作以来,在实际工作中用纳洛酮联合地塞米松就地救治高原肺水肿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纳洛酮 地塞米松 就地急救 高原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