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膝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膝髋关节置换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策略,包括术后早期肢体被动活动或主动功能锻炼、合理控制疼痛和应激反应、药物预防措施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膝髋关节置换 术后 深静脉血栓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膝关节置换患者通过联合应用腕踝针及穴位按摩在缓解其术后疼痛症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1月-2024年1月,地点为我院,均为膝关节置换,样本数量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60例,对照组术后为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同期观察组进一步增加腕踝针及穴位按摩进行干预,对于2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疼痛感、肿胀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以及术后1周的膝关节疼痛度评分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术后1周、2周以及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肿胀度差值均为观察组较大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96.67%,对照组81.67%,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置换患者通过联合应用腕踝针及穴位按摩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症状,减轻关节肿胀,并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腕踝针 穴位按摩 疼痛 膝关节功能 价值
  • 简介:摘要:膝关节置换后患者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发现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掌握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通过术前健康教育、预防性用药,术后活动指导等,实施全过程防治,加强出院后的持续指导。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下肢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对应措施,切实做好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控制,最大限度避免其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谵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1年9月-2023年10月收治的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共60例。以随机抽签分组,各3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实施,可缩短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谵妄 循证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THR)患者术后康复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THR患者74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结果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更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基于5E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 术后康复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12月本院6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纳入研究,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咪达唑仑,34例)、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右美托咪定,34例),全面分析麻醉价值。结果 两组T0、T3阶段认知功能无差异,P>0.05;观察组T1、T2阶段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T0、T3阶段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T1、T2阶段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显著价值,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炎症水平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

  • 标签: []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研究对象均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半髋组(48)与全髋组(48),分别通过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半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髋组(2.08%VS10.40%),差异不显著(P>0.05);全髋组Harris评分高于半髋组(P<0.05)。结论 将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均可以发挥治疗作用,半髋关节置换并发症较少,全髋关节置换在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接受全膝关节置换后的老年患者进行居家康复时的具体需求,并进行质性分析,为出院后关节置换患者提供针对性居家康复及护理。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其中24例进行常规居家康复作为对照组,另外24例在患者居家康复期间采用Giorgi质性研究现象分析法对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针对性提供康复护理和服务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膝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疼痛状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膝关节置换应用至老年患者的居家康复中的质性研究,并根据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状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年 居家康复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膝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然而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对患者而言是一项艰难且漫长的挑战。传统的康复模式需要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推出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其在膝关节置换后康复中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方法,有望改变传统的康复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简要概述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置换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进展,仅供参考。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锻炼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使用的效果。方法:把80名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病人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人,实验组40人。对照组使用的是骨科护理常规实施功能训练的方法,实验组采用的是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对两组病人的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在使用循证护理方法后,其锻炼过程中疼痛感,四肢肿胀的程度和病人本身的依从性上都比对照组要好,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循证护理方法能够增强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 标签: 循证护理 髋关节手术 依从性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并观察该种护理方法效果。方法:观察患者选择我院骨科治疗的人工关节置换100例,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2月,并且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二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护理满意度对照;一组总满意度高于二组总满意度,(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优质护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并观察该种护理方法效果。方法:观察患者选择我院骨科治疗的人工关节置换100例,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2月,并且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二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护理满意度对照;一组总满意度高于二组总满意度,(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优质护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后预防关节脱位采用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12月我院诊疗的7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为调研目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应用预防护理,评估两组关节脱位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关节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关节脱位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髋关节置换后康复锻炼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以及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某医院接受3D打印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增加针对3D打印髋关节置换特点的个性化康复锻炼指导。对照组则仅接受传统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评估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此外,研究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髋关节置换后,结合个性化的康复锻炼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对3D打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 标签: 3D打印 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锻炼 护理效果评估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髋关节患病人数呈现持续增加趋势,全髋关节置换成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其术后恢复过程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疼痛管理、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预防,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率和最终恢复效果。本文综述全髋关节置换后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新进展,重点介绍多学科护理团队构建等快速康复护理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优化术后护理流程提供参考。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护理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快速康复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之间收治的96例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快速康复护理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患者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实践逐渐成为主流。特别是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健康状态评估不仅仅依赖于临床客观性指标,更强调患者的主观感受。本文基于患者报告结局(PROs)的理念,探讨了其在膝关节置换后症状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疼痛管理和下肢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

  • 标签: 患者报告结局 症状管理 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管理 下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