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后预防髋关节脱位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2021年10月~2023年5月全髋关节置换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随机信封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髋关节脱位情况、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脱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疼痛分数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分数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预防髋关节脱位中可以采取优质护理,并优质护理应用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疼痛、生活质量改善显著。

  • 标签: 髋关节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 优质护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训练与冷疗在关节置换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关节置换治疗患者(n=50)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5;功能性训练与冷疗)、常规组(n=25;功能性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干预后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疼痛感缓解效果等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功能性训练与冷疗在关节置换后康复中效果显著,并且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具有临床广泛应用的意义。

  • 标签: 功能性训练 冷疗 关节置换术 康复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骨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髋关节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等因素,术后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而 DVT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疼痛、延长住院时间,还增加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PTE)的风险。因此,临床上需对 DVT的预防措施进行改进。目前,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e)作为一种以循证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可通过查阅、分析、筛选临床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已被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护理。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循证护理干预与传统护理干预对患者 DVT发生率的影响,探讨循证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可行性。

  • 标签: 循证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膝关节置换后采用早期综合运动疗法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8月-2022年8月),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日常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日常护理联合综合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有效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在Barthel评分、HSS评分等指标对比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Barthel评分、HSS评分等指标对比上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组内和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后采用早期综合运动疗法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早期 综合运动疗法 膝关节置换术后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头置换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间80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以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步行能力、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步行能力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呈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运用,可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能够加大术后步行长度、提高步行速度及步行频率,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从而强化患者健康的恢复,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股骨头置换术 患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四关联合腕踝针治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关节外科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并在术后伴有疼痛的6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疼痛干预疗法,观察组30例,加行开四关联合腕踝针止痛疗法,对比术后第1日、第7日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第7日,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更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开四关联合腕踝针治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疼痛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开四关 腕踝针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无痛康复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病人的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人数共300例,均为我院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病人,实验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护理模式为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无痛康复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来说,采取无痛康复护理予以干预,效果极佳。

  • 标签: 无痛康复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肿胀 疼痛 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以初次人工关节置换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髋关节置换后出现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骨折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关节翻修更换假体手术28例,联合锁定接骨板固定12例,内固定12例。对比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髋关节 Harris 评分以及视觉疼痛 VAS 评分。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各维度Harris 评分及总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 标签: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加速康复理论指导下精细化护理对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的效果。方法:以回顾性方式对2023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行膝关节单髁置换的64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展开分析,按“抽签形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组32例采取加速康复理论指导下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术后3、5、10天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处在优于对照组水平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理论指导下的精细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功能恢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加速康复理论指导下 精细化护理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自2023年1月到2023年11月所接收的2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患者。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实验组应用中全面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下的患儿护理质量比对照组的更高,家属满意程度也更高。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的患者,通过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病手术 术中护理 护理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快速康复在骨科膝关节置换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骨伤科收治行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术后快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包括耳穴贴压、艾灸及五行音乐疗法。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术后第1、 2、3天及出院时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6h、术后1天、术后 2天、术后3天、出院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中医护理技术可更好的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患者术后静息痛,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关节置换 快速康复 中医护理 耳穴贴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入路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应用前瞻性护理预防术后谵妄的效果。方法 样本由研究者医院骨科提供,共计50例老年患者,均接受微创入路髋关节置换治疗,手术时间2023年1月~12月。随机分组,抽签法分2组,25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期护理,观察组则联用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谵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微创入路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护理中,前瞻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谵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医院口碑,值得应用。

  • 标签: 微创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前瞻性护理 术后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多学科协同护理干预,研究多学科协同护理的效果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50例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样纳入50例患者,行多学科协同护理。随机并对比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施行多学科协同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其能够达到比较明显护理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膝关节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协同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关节功能及关节畸形等Harris评分各为(42.25±4.19)、(3.92±0.78)、(28.38±2.91)、(4.87±0.88)分,均较对照组护理后各项评分要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的要低(P<0.05);而观察组满意度则较对照组的要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髋关节功能,同时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谵妄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并行髋关节置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可有效减少谵妄发生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策略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股骨颈骨折病人髋关节置换后躯体活动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为对象,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采取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躯体活动功能。结果: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Harris评分,观察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数据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应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可提升干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躯体活动功能现状 其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居家效果,并对效果进行分析及研究改进居家康复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我市某三甲医院进行膝关节置换的6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3名,女性27名,共进行分组对照。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加强膝关节康复居家锻炼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居家康复锻炼的重视性,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在应用后,会产生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缓解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还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居家康复  膝关节  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优化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1. 护理措施:延续性护理包括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线上咨询等多种形式。具体内容包括: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督促患者按时复诊。2.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等方面。结果:1.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下,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2. 实验组患者在延续性护理下,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推广延续性护理模式,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康复。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创新优质护理干预,研究创新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25例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样纳入25例患者,行创新优质护理干预。随机并对比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AK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K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和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期施行创新优质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其能够达到比较明显干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创新优质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