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密闭室内烧木炭致CO中毒死亡的案件特点,并提出这类案件死亡方式的鉴别要点.方法对本地区近三年发生的20例密闭室内烧木炭引起的CO中毒死亡案件资料进行收集,并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密闭室内烧木炭引起的CO中毒死亡方式多系自杀,偶有意外.遗书是认定死亡方式的直接证据,其存在的载体可以是纸质材料,也可以是电子物品或个人社交媒体.结论死者对现场处置行为的自主性是CO中毒自杀案件的主要特征,是认定死亡方式为自杀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 标签: 法医现场 自主行为 实证分析 CO中毒 死亡方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本所受理的2例外伤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案例,2例外伤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均存活,其中1例痊愈,另1例手术治疗后出现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障碍。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探寻外伤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法医鉴定要点。

  • 标签: 外伤性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法医学鉴定
  • 简介:当前的法医专业培养体系下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现场勘查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要求,通过构建以“模拟犯罪现场勘查”活动为主、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专家主讲专业讲座为辅的法医专业特色的文化素质系列活动,探索了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及科学精神三类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活动模式,取得了专业认识加深等一系列成效,进行了一体化活动新模式探索。

  • 标签: 法医专业 人文素质 专业知识 科学精神
  • 简介:对X染色体的结构特征、遗传特征及其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在法医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X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混合斑鉴定和复杂亲子关系鉴定中的应用,以及在法医领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现象等。

  • 标签: 法医遗传学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 简介:摘要:物种鉴定工作不仅从多个方面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使得DNA技术在物种鉴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对物种进行DNA鉴定时,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对物种的研究结果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使得DNA条形码技术在物种鉴定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DNA条形码技术结合当下发展的物种鉴定的新技术,能够使得法医的物种鉴定工作的开展更加便捷,也能在法医的鉴定领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DNA 条形码技术的概述、DNA 条形码技术的原理、DNA 条形码技术的优势、DNA 条形码技术的法医应用前景进行了叙述,同时能够让DNA条形码在法医鉴定中有着更好的发展。

  • 标签: DNA条形码技术 法医学 生物鉴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探讨分析法医伤残鉴定的依据和方法。方法:选择某市于2020年1月-2022年8月发生的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30例伤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伤者的案例资料,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得出以下结果:30例病例中有5例(18.33%)未达伤残等级,24例(80.00%)为10级伤残,1例(1.67%)为9级伤残。30例伤者中十级伤残案例最多24例(80.0%2),未达伤残5例(18.33%),九级伤残1例(1.67%)。X检查有23例(78.33%)鉴定为九级与十级伤残者,CT检查有6例(21.66%),合并MRI检查有韧带损伤有19例(63.33%)。结论: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法医的伤残鉴定应建立在了解伤者的关节活动度的状态下进行,同时经过辅助检查后,对伤者的严重程度、诊断方法、治疗的方法、年龄、性别等进行综合评估,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为依据,以期提高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法医伤残鉴定的准确度。

  • 标签: 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 法医学 伤残 鉴定
  • 简介:摘要:探讨法医鉴定由攻击性损伤导致的掌骨骨折,选取某案例进行讨论,总结掌骨骨折的法医鉴定方法和要点。通过分析,强调了在临床法医鉴定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鉴定人员需要了解案情的经过,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争执的性质,以及伤害的具体情况。询问被鉴定人为什么受伤,准确判定骨折的类型。此外,鉴定人员应细致分析伤害部位的特点,包括伤口的形状、深度、位置,伤口周围的皮肤红肿、淤血和肿胀等特征。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相关证据,如DNA分析等,以印证鉴定结论。最重要的是,法医鉴定不应采取机械性的思维方式,直接将掌骨骨折简单地归类为某一级别的伤残。而是需要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确保对伤害的性质和原因有充分的理解。

  • 标签: 法医学 鉴定 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法医鉴定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80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案例的病历资料,对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病变部位出现时间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4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5.0%; 2-7天 28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35.0%, 12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15.0%,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7-30天 14例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17.5%, 6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7.5%,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2-7天发生神经系统缺损症状的案例最多,其中轻偏瘫症状占比最高。从病变部位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2-7天 3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40.0%, 10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2.5%, 2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6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7-30天 14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7.5%, 6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4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4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2-7天病灶出现最多,其中以基底节 -内囊区为主。结论:对于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法医鉴定,因涉及因素多,因此不仅需要了解各时间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还需要了解病灶变化,以保证鉴定结果可靠性。

  • 标签: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 法医学 鉴定要点
  • 简介:摘要高坠案属于我国在司法方面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案件,可以将其划分成为自杀类型、他杀类型以及意外类型,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如若高坠案具有无人在场的特点,且没有较为可靠的痕迹物证,将会导致难度增加,无法进行性质的合理判断。所以需要进行现场勘察,明确法医检验鉴定要点,提升整体检验鉴定工作效果。

  • 标签: 高坠案 现场勘察 法医学检验鉴定
  • 简介:  DNA检验技术已成为法庭科学认定罪犯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 标签: 法医学 DNA数据库 破案
  • 简介:摘要无痛性心肌梗死指急性心肌梗死时病人缺乏典型的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轻微胸闷、呕吐、脑卒中等不典型临床症状。本文通过对1例非正常死亡案例中死者因无痛性急性心梗致死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法医鉴定中无症状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无痛性心肌梗死 心肌坏死 生化指标 司法鉴定
  • 简介:自缢死亡在日常检案较为常见,笔者在工作中遏一例疑似他勒致死的案件,由于现场已遭受破坏,颈部缢绳已被解下,给案件的定性增加了难度,通过认真细致的现场勘验及对缢绳和尸体的检验,最终定性为自缢死亡,为事件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自缢 他勒 现场勘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猝死案例的法医鉴定要点。方法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4~2010年间受理的16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猝死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案例中以20—39岁男性多见,平均年龄(35.12+8.54)岁;血清钾平均水平(2.29±0.60)mmol/L。结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猝死案例缺乏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法医检案中应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评定。

  • 标签: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法医病理学 猝死
  • 简介: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颅底骨折较为常见。由于颅底解剖结构复杂,骨质菲薄,单一颅底骨折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检查难以检见,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误诊或漏诊。现结合1例颅底骨折案例,对法医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检查方法、诊断依据进行探讨,为颅底骨折的法医鉴定提供参考。

  • 标签: 法医学 颅底骨折 影像学检查 颅内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