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后运动干预,观察运动疗法对于患者术后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取 2017年 1月 -2017年 6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容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患者 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列将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3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治疗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实施的运动疗法。干预前后采用踝肱指数( ABI)测定、无痛行走距离( pain-free walkingdistance,PFWD)和最大行走距离( maximal walking distance,MWD)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运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 ABI指数、 PFWD和 MWD均高于对照组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接受 PTA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后运动干预可以改善其运动能力。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运动 介入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PAD)介入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0例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差异性护理。给予参照组患者传统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而后就两组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以及术后并发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治疗时采用围手术期针对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价值高,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45例(53条患肢)血管腔内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d0.77±0.21(t=2.397,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结论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周围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单纯球囊扩张到支架置入和药物涂层球囊的出现,为周围动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近年来,国际上开展了诸多关于药物涂层球囊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股腘病变方面,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其在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且效果有较大争议,有待更多的临床试验予以验证。本文将对目前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简述。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下肢 药用制剂 周围动脉疾病 药物涂层球囊 膝下动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针对高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治疗及围手术期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1例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观察主体,所有患者予以介入治疗,并在介入治疗全程予以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后并发发生情况、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患者在介入支架治疗再灌注后出现谵妄、贫血、局部皮肤坏死等情况,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与相应处理后,患者谵妄消失、贫血明显改善、坏死皮肤恢复,患者于住院12d后出院,出院时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对护理非常满意。结论 可以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高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中,以通过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并发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使得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围手术期 整体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治疗患者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后对其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9年04月收治的13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拟定的护理管理干预方案;比照组(66例):拟定传统常规护理管理干预方案配合展开介入治疗;实验组(66例):拟定传统基础护理管理干预方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方案配合展开介入治疗;就组间护理管理方案应用满意度以及并发总比例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治疗患者护理管理方案应用满意度(100.00%)高于比照组(86.36%)明显(P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程护理对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所收治的50例行介入手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相较于至接受了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而言,应用了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明显更低,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两组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且接受了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两组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针对行介入手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采用临床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提升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临床上有着优秀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行介入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1.-2021.1,100例介入手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50例,实施舒适护理,在护理完成后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VA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行介入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可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18年2月到2021年12月所接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共5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5例)使用优质护,了解两组患者并发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优质护理 并发症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治疗中,步行锻炼、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80例,按照疗法分组,A组(步行锻炼)40例,B组(手术治疗)40例,比较疗效、预后情况。结果: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85.00%(34/40)]低于B组[95.00%(38/40)](P<0.05);预后情况比较,A组并发发生率[0.00%(0/40)]低于B组[5.00%(2/40)](P<0.05)。结论:手术治疗和步行锻炼均有利于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手术直接疗效显著,步行锻炼安全较好,两种疗法具有可行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疗效 手术 步行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采取不同介入术式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内收治的7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采取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同时,联合应用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足背动脉、胫动脉指数、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使用球囊成形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支架植入术,能够有效提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治疗效果,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术式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剖析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运用围手术期护理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涵盖的对象是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来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0例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1年9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2年6月,秉持奇偶数法将病患完成参照组、实验组组别的划分,每一小组包含患者数量各计30例。参照组患者介入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介入治疗期间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比对两小组患者并发发生率、护理前后满意度评分。结果: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并发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患者更低,护理后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患者更高,P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锻炼与心理康复护理应用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的手术为血管支架置入术。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接受功能锻炼与心理康复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理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接受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应用功能锻炼与心理康复护理的整体效果较好,提高了护理总有效率,可推广。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支架置入术 功能锻炼 心理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介入术后实施早期活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40例为研究的对象,均于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术治疗,按照双色球法分成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动脉平均速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平均速度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介入术后采用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

  • 标签: 早期活动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腔内介入治疗术后 出血 并发原因,总结相应的处理措施。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01 3 年 1 月 -2017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并发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8月本院8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4.88%)比对照组(19.51%)并发发生率低(P<0.05)。观察组PSQI评分及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腔介入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并发发生率降低,且有助于其睡眠质量及疼痛减轻,值得采纳。

  • 标签: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并发情况以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资料,均是应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统计术后并发的发生情况,对并发情况观察及探讨相关护理策略。结果:50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15例并发,发生率30.00%。结论: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并发,需要加强观察及及时应用合理方式干预,改善预后。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并发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40例该病患者进行研究,按不同护理均分两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综合护理的综合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仅采用常规护理办法的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对该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效果 下肢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管外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后观察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延续性护理 血管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足部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2月-2022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足部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比照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足部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