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59例孤立性肺结节,平扫后对结节区行动态增强扫描,对所得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分析肺内结节的形态学改变、血供特点及CT值变化。结果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清晰地显示孤立肺结节的形态学改变;动态增强扫描良恶性结节强化形式及CT值变化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评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评价孤立性肺结节性质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螺旋CT 肺结节 多平面重建 动态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我院治疗的73例疑似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对比分析螺旋CT扫描技术的诊断结果及病理学的诊断结果。结果在所有疑似肺结节患者中,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出61例患者为阳性,阳性诊断率为83.56%;病理学诊断出62例为阳性,阳性诊断率为84.93%;螺旋CT扫描技术与病理学的诊断结果吻合度为98.39%,两者阳性诊断率无显著差异(x2=0.0516,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探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其准确度非常高,与病理学检测结果十分接近,可以在临床肺结节诊断时广泛使用。

  • 标签: 螺旋CT扫描技术 肺结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治疗的120例胰腺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55例行超声检查,后者65例行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肿瘤转移与大小情况检查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可切除性评定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达及阳性预测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应用于胰腺癌诊断中可有效提高诊断正确性,准确判断患者肿瘤大小,并有助于手术切除可行性的评估,从而为手术切除治疗提供科学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期扫描技术 多排螺旋CT 胰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对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浙江衢化医院就诊的106例肝脏肿瘤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平扫和CT增强延时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并比较CT平扫和CT增强延时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以及两组诊断肿瘤特征情况。结果手术病理检查显示,106例肝脏肿瘤患者中原发性肝癌有39例(36.79%),肝脏转移肿瘤有22例(20.75%),肝血管瘤有17例(16.04%),肝囊肿有14例(13.21%),肝母细胞瘤有8例(7.55%),肝脏局部结节性增生有6例(5.66%)。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为98.11%(104/106),2例误诊,误诊率为1.89%;而多排螺旋CT平扫诊断准确率为91.51%(97/106),9例误诊,误诊率为8.49%;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4.70,均P<0.05)。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CT增强延时扫描患者的肿瘤直径为(5.13±0.57)cm,CT平扫诊断为(4.23±0.67)cm,两种方式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结论鉴别诊断肝脏肿瘤时,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可有效鉴别肿瘤性质以及类型,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治肝脏类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案。

  • 标签: 肝脏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X线影像增强 诊断,鉴别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结节患者实施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针对70例本中心体检的疑似肺结节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是抽取时间,分别予行X线检查、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比对两种检查形式的准确性。结果:(1)疑似肺结节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7例,占比67.14%;阴性23例,占比32.86%。X线检查阳性49例,占比70.00%;阴性21例,占比30.00%。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阳性48例,占比68.57%;阴性22例,占比31.43%。(2)疑似肺结节患者螺旋CT扫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描技术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5.74%)、特异度(86.96%)、准确性(92.86%)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80.85%、52.17%、71.43%),较之于X线检查(77.55%、57.14%),疑似肺结节患者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诊断结果阳性预测值(93.75%)、阴性预测值(90.91%)较高,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肺结节患者行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诊断准确性水平较高。

  • 标签: 肺结节 螺旋CT扫描技术 X线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患者是否患有早期肺癌(lungcarcinoma)时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在我院选取100例疑似或患有早期肺癌患者(就诊时间自2017年1月开始,到2019年1月结束),通过行多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并分别结合常规CT剂量和低剂量扫描技术进行诊断,同时观察患者的确诊结果。结果低剂量CT扫描检出率与常规剂量CT扫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剂量下的CT扫描显示肺癌钙化、分叶、空洞、毛刺情况差异不大(P>0.05);低剂量扫描管电流为50mAs,而常规扫描使用的管电流为120mAs,其剂量使用降低率为58.3%。结论在诊断是否为早期肺癌患者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且可靠的诊断方法,在确保病变的检出率时,还能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 早期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 CT扫描技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 86例,对其多层螺旋 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急性胰腺炎患者多层螺旋 CT的诊断率,并对急性胰腺炎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 CT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 CT检查发现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65例( 75.6%),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21例( 24.4%)。多层螺旋 CT检查急性水肿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与病理诊断及腹膜穿刺检查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高达 100%。依据 Balthager分级标准进行分类,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 61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 25例,轻型组与重型组血流量( BF)、血容量( BV)参数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多层螺旋 CT扫描能够准确反映急性胰腺炎的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多层螺旋 CT扫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排CT扫描技术在胸痛三联征中的优化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64排CT胸痛三联征检查的胸痛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的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分别对冠状动脉、肺动脉以及主动脉成像,操作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完成。结果经过64排CT扫描检查的患者均可见清晰的双侧肺动脉和胸主动脉,发现64排CT扫描检查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确诊率为91.66,而敏感性为95.45%。结论研究表明,64排CT扫描技术在胸痛三联征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能够快速、准确并且无创伤的进行检查。

  • 标签: 胸痛三联征 64排CT扫描技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在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片检查,实验组患者使用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案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螺旋CT扫描的实验组,准确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扫描和X线片检查对比优势明显,其准确率更高,能够清晰的将病变位置及受伤程度显示出来,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螺旋CT扫描 X线片检查 骨创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冠脉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宝石能谱CT前瞻性门控与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冠状动脉CT成像的X线剂量差异,评价宝石CT前瞻性门控的应用价值.结果在相同管电压条件下,前瞻性门控模式冠脉成像检查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三种参数分别较回顾性门控组降低53.26%,26.87%和5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瞻性门控模式冠脉成像检查的图像质量,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左心房的CT值和噪声(SD)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能谱CT前瞻性心电门控模式冠脉成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也非常的降低了辐射剂量.关键词宝石能谱CT;心电门控;低剂量技术;冠状动脉成像中图分类号R81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6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4排螺旋诊断肺动脉栓塞39例,图像后处理采用MPR、CPR、MIP、VR。结果39例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均可清晰显示。结论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栓子的形态及栓塞范围,其安全、快速、无创及诊断准确在肺动脉栓塞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64排CT 肺动脉栓塞
  • 简介:本文通过对常规煤岩裂缝扩展监测方法优缺点进行分析,从煤岩无损化角度出发,提出了应用CT扫描技术对煤岩裂缝扩展进行分析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和割理等弱面对水力裂缝扩展有重要影响;水力裂缝在穿透弱面扩展过程时压力曲线存在明显的憋压,产生沿割理方向的水平缝,沟通割理过程中压力曲线上下波动明显。

  • 标签: 煤岩 裂缝扩展 CT扫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薄层扫描骨算法重建技术在颅底骨折检查中的优越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颅脑外伤可疑颅底骨折的患者行常规CT扫描后,对其颅底影像进行骨算法薄层重建,并与常规扫描所得颅底影像进行比较。结果60例脑外伤患者在常规CT扫描仅有25例显示骨折线.行薄层骨算法重建后60例均可见到明确骨折线,同时能够更清晰的显示筛窦、蝶窦及乳突气房积液情况。结论CT扫描骨算法重建技术简便易行,对颅底骨折的诊断明显优于常规CT扫描,在临床中具备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颅底骨折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薄层骨算法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螺旋CT多期扫描。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胃癌病理结果与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记录螺旋CT多期扫描胃癌影像学特征。结果螺旋CT共检出70个病灶,准确率为100%;与病理分型结果相比,CT分型准确率为81.43%;与病理分期结果相比,CT分期准确率为82.86%;CT增强扫描在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图像各有差异。结论对于胃癌早期诊断,螺旋CT多期扫描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为疾病分型与分期、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胃癌 螺旋CT多期扫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颅颈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128层螺旋CT颅颈联合血管造影扫描检查,表现为头痛等临床症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或精神异常患者,同时排除无法耐受此次检查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9-83岁,平均(67.5±2.5)岁。结果60例中,共检出11例颅内动脉瘤,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1例;49例检出血管存在不同程度动脉狭窄,或颅内及颈部多支血管病变。结论采用128层螺旋CT联合血管造影扫描技术检查颅颈血管病变,可以明确病变位置、血管病变数量,有助于医师对病情的判断。

  • 标签: 128层螺旋CT 颅颈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胰腺多期扫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延迟时间分别为注射对比剂后23s、40s、65s。分别测量各期正常胰腺、病灶及胰周大血管的CT值,依照CT征象诊断胰腺癌并行术前评估,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本组100例,胰头部83例,胰腺体尾部17例。显示肿块影57例,病灶直径大小为1cm~2.5cm,肿块影的强化特点为①不规则的低密度影,在胰腺期显示清晰。②病灶略有强化,在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在胰腺期略有强化。③病灶均匀强化,在动脉期略有强化,胰腺期均匀强化。43例只显示总胆管及胰管略有扩张,总胆管下端截然中断,局部未见明显软组织密度影。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多层螺旋CT 诊断
  • 作者: 赵玉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CT灌注扫描检查(CTP)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之间接收的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出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这些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CTP、CTA检查,对比相关检查结果。结果:根据CT平扫结果显示,早期低密度病灶、无异常的患者例数分别为76、84。根据CTP扫描结果分析,脑灌注异常、无明显异常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44、16。针对144例脑灌注异常患者展开分析,其中78例有红色梗死区和黄色缺血半暗带区,66例仅小部分黄色异染区或无典型黄色缺血半暗带;治疗后,三个区域的三种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纵向比较梗死区的三种指标水平,MTT数值水平低于治疗前,CBV、CBF数值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纵向比较缺血半暗带区的指标水平,MTT数值水平低于治疗前,CBF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CTP技术用于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能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颅内CTA、侧支循环和脑血流灌注情况,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详细的诊断检查结果,这对于辅助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CT关注扫描;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