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完成的173例增强螺旋CT扫描,其中腹部152例、头颅15例、胸部5例、CTA2例(颅底动脉环及髂动脉各1例),男性146例,女性27例.年龄11岁~83岁,平均57岁.使用非离子造影剂欧乃派克注射液166例,使用离子造影剂安其格那芬注射液7例.

  • 标签: 增强检查 螺旋CT扫描 造影剂 欧乃派克注射液 安其格那芬注射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放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26例脑转移瘤放疗患者,共计30个病灶。患者放疗前、放疗后3、6月行MRI增强扫描检查并测量30个病灶放疗前后不同时期的ADC、FA值。结果放疗后不同时期病灶的ADC值、FA值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放疗后3、6月分别与放疗前比较ADC值、FA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后颅脑转移瘤ADC值、FA值逐渐上升反映放疗的早期疗效较好,表明MRI连续扫描对评价脑转移瘤放疗后早期疗效及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颅脑转移性肿瘤 MRI增强扫描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 CT胸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查的病变检出率及 图像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5 月至 2018 年 1月期间 819 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一般资料和常规剂量、低剂量 CT胸部平扫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多层螺旋 CT胸部 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在病变检出率及 图像质量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低剂量 CT扫描可取代常规剂量 CT扫描,作为胸部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低剂量 常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S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小肾癌的患者124例,年龄41~75岁,平均(58.1±8.4)岁。分析患者术前肾脏SCT资料,比较不同病理亚型瘤体密度、各期CT值、强化程度和模式。结果平扫期,嫌色细胞癌瘤体密度均匀,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瘤体密度不均匀。透明细胞癌皮髓期呈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快速下降,排泄期持续下降;乳头癌和嫌色细胞癌皮髓期呈轻度或中度均匀强化,实质期和排泄期呈持续强化。乳头状癌平扫期CT值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P<0.05),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排泄期、实质期和皮髓期CT值均显著低于透明细胞癌(P<0.05),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均匀强化的比率显著低于嫌色细胞癌(P<0.05)。结论SCT多期扫描是诊断小肾癌较理想的选择之一,其不同病理亚型具有特征性SCT表现。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肾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照随机数字表,对2018年2月-2019年2月这段时间内前来我院行CT增强扫描的10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n=54)行基础护理,对照组(n=54)行人文关怀护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比两组焦虑改善情况,并作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两组SAS评分对比,研究组更低;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对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改善其不良情绪,有利于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CT增强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γ-闪烁扫描技术是一种直观,动态分析药物制剂内行为的重要技术。本文对γ-闪烁扫描技术在药剂方面的应用目的,原理和应用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重点阐述了其在监测几种特殊药物剂型胃肠道及呼吸道转运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γ-闪烁扫描技术 脉冲片 胃滞留片 肠包衣片 栓剂 双层片
  • 简介:摘要目的64排头颅CT扫描野(SFOV)对于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随即抽取375例被检者分为两组A组172例,采用大扫描野32CM。B组183例,采用小扫描野25CM。两组均在GE64排CT采用轴位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280MA,噪声指数为10.04,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层数24-28层。两名医师采用双盲发对颅底,基底节区,颅顶部图像进行图像质量分析(IQS),记录CT剂量指数(CTDL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颅底、基底节区及颅顶部,AB两组的IQ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Dlw56.53mGyDLP678.40mGy(24层)、791.47mGy(28层),B组CTDLw49.71mGyDLP596.56mGy(24层)695.99(28层)。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在头颅CT检查中,可通过减小扫描野(SFOV)在满足图像质量基础上能降低的辐射剂量。

  • 标签: 扫描野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基于直线轨迹扫描的X射线断层成像方式,具有成像速度快、无物体重叠问题且造价较低等优点,在快速行李物品安检、大物体检查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不完备数据(有限角度)的图像重建及恢复是该成像方式的关键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直线轨迹扫描断层成像的图像重建及恢复方法:在直接解析重建的基础上,利用linogram技术和总变分(TotalVariation)正则化准则,实现快速稳定的外插迭代以补偿缺失数据,从而在保持图像边缘的同时,提高了图像像素值准确性,减小了图像伪影。

  • 标签: 直线轨迹扫描 断层成像 图像重建 图像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中的扫描方法与技术。方法使用PhilipsBrilliance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层厚3.0~5.0mm,螺距1.3,对14例BCS患者进行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其结果与下腔静脉造影和肝静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4例成像均满意,不但清晰显示了肝脏脾脏的病变,而且也清晰显示了肝静脉、副肝静脉、下腔静脉以及侧支循环血管情况。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比,下腔静脉病变的准确性为100%,主肝静脉病变的准确率为97.62%,副肝静脉的准确率为85.71%。结论BCS病变显示依赖于检查前患者的准备、扫描时间的把握、扫描参数的合理性和扫描方法的正确性。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下腔静脉 血管造影 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 CT增强扫描通过造影剂的密度,实现对病变组织的定性诊断。经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入造影剂后,由于操作技术、个体特征的不同,部分患者在注入造影剂后容易发生造影剂外渗。造影剂外渗将会对局部组织形成一定刺激,患者表现为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者则会造成患者组织坏死,甚至肢体功能障碍。强化造影剂外渗护理是 CT增强扫描护理的主要内容。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造影剂 外渗 防治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结节患者84例,将其分为试验组(n=42)及对照组(n=42),试验组患者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剂量扫描,研究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结节大小及个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毛刺征、分页征、钙化征、空泡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征及密度不均匀灶等形态学特征,两组患者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剂量扫描的辐射性较对照组的常规剂量相比显著降低,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诊断肺结节患者,产生的辐射较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胸部扫描 肺结节
  • 简介:目的探讨4排螺旋CT非螺旋低剂量扫描方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胸片可疑肺结节患者分别行螺旋低剂量和非螺旋低剂量扫描。采用Toshiba4排多层螺旋CT(Asteion4)扫描机。螺旋扫描采用预设35.5mAs,床进20mm/圈(即螺距1),0.75s/圈,非螺旋扫描预设24mAs,床进20mm/圈(层厚=层距),0.48s/圈,其他扫描参数相同:120kV,准直0.5×4,DFOV300mm,重建层厚5mm。根据出现伪影程度及是否分辨出肺结节来评价CT图像质量,对肺结节进行简单计数。比较两者发现肺结节的差异及有效放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两种扫描方式检查30例患者均为阳性,发现各种肺结节都是108个。非螺旋扫描的有效放射剂量低于螺旋扫描方式(P〈0.001)。结论非螺旋方式扫描与螺旋方式扫描在胸部低剂量检查中对于肺内病灶的发现及诊断无统计学差异,扫描剂量相对更低的非螺旋方式扫描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及筛查是可行的。

  • 标签: 低剂量 非螺旋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腕关节外伤发生骨折和脱位是最为常见的,这种情况如果治疗不够恰当,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坏死以及腕关节脱位等一些并发症,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影响着患者腕部和手部的功能,因此准确进行诊断,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误治的情况。影像学检查在外伤诊断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定位,但是受到腕关节解剖结构复杂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骨块会出现相互重叠,使用X线平面对患者进行诊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CT扫描有着比较高的分辨率断层,同时在后处理成像方面的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显示骨折的位置和形态,并且也能够让人们观察到累及关节面的情况,对于不稳定或者脱位的现象,也能够有着清晰的展示。本文主要对螺旋CT扫描技术在腕关节外伤当中的应用进行梳理,以此来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螺旋CT扫描 腕关节 外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口内扫描技术与传统印模技术制作全瓷冠临床适合性的差异性,为椅旁数字化技术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修复科2020年7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上颌第一磨牙全瓷冠修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印模方法制作全瓷冠修复体;实验组运用口内扫描技术获得口腔模型制作全瓷冠修复体。对2组全瓷冠边缘间隙以及咬合面调磨量进行测量,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项观察指标结果上差异显著,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传统印模 口内扫描印模 全瓷冠适合性 患者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良均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3-11-21
  • 出处:《医师在线》 2023年第12期
  • 机构: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疗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医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其中,X光检查、CT扫描和MRI(核磁共振成像)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影像学技术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了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本文将聚焦于X光检查、CT扫描和MRI这三种医学影像学技术,深入探讨它们的原理、应用和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医疗实践中的不同作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