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治疗期间传统开放手术和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甲亢患者中选择78例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所有患者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手术方法为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方法为腔镜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出血、切口感染、手足麻木和皮下积液分别占比7.69%、10.26%、5.13%、7.69%、2.56%、5.13%、0.00%、2.56%、10.26%。很显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26%<30.77%),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甲亢患者治疗过程中传统开放手术显著不如腔镜手术治疗,后一种治疗方法并发症更低,因而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 原发性甲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甲状腺功能测定是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最常用的方法。在临床上可能会遇到一些很特别甚至与临床表现不相符的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这时除了考虑内分泌疾病之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其他各种因素对甲状腺功能测定的影响,包括特殊生理状态、实验室检测干扰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等,进行综合评估,避免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因多发性骨髓导致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水平显著升高患者的诊疗过程和随访结果,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希望能有助临床医生准确分析异常的甲状腺功能指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脑胶质患者在手术后运用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所涉及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脑胶质手术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3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即研究组(40例)与参照组(40例)。参照组患者手术后进行放疗治疗,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在放疗的基础上运用替莫唑胺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毒副反应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较参照组患者毒副反应率更低,且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表示为P

  • 标签: 原发性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化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淋巴是起源于身体不同部位以及具有多种病理亚型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传统使用的评价指标为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其反映肿瘤组织中的最大活性代谢程度,是目前临床研究应用最多的代谢参数。PET体积计算机辅助判读(VCAR)软件可对淋巴病灶进行测量分析,自动计算病灶的代谢评估指标,包括瘦体标准化摄取值峰值、肿瘤代谢体积和病灶糖酵解总量等。但淋巴病理亚型分类繁多,上述代谢评估参数对不同亚型淋巴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效率各不相同。因此,笔者对基于18F-氟脱氧葡萄糖PET VCAR软件有效预测淋巴诊疗效能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肿瘤代谢体积 病灶糖酵解总量 体积计算机辅助判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2-CHOP(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地辛+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肠切除弥漫大B细胞淋巴(DLBC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0年11月收治的1例小肠DLBCL患者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为原发性小肠DLBCL,接受R2-CHOP方案和R2-ECHOP(R2-CHOP+依托泊苷)方案化疗各1个疗程后,疗效良好,颈部、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缩小,其余淋巴结未见增大,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2-CHOP方案是非生发中心型c-myc阳性DLBCL的有效治疗方案,可提高缓解率、总生存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小肠 来那度胺 利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在血液肿瘤尤其是淋巴中取得了优异疗效,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个产品获批上市,我国也有两个靶向CD19靶点的产品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目前使用CAR-T细胞的经验均来自于既往临床研究,如何规范、合理应用CAR-T细胞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问题。基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的CAR-T细胞应用经验,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从患者筛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桥接治疗、淋巴细胞清除化疗、CAR-T细胞回输、回输后患者监测及不良反应处理、回输后长期随访等多个环节进行详细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CAR-T细胞,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 标签: 淋巴瘤 大B细胞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抗原,CD1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对EB病毒(EBV)阳性T细胞淋巴(TCL)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3例EBV-TCL患者临床资料。按发病时是否伴HLH分为HLH组(10例)和非HLH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血浆EBV-DNA定量患者的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Ann Arbor分期Ⅰ~Ⅱ期3例(13.0%),Ⅲ~Ⅳ期20例(87.0%);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1分3例(13.0%),2分4例(17.4%),3分8例(34.8%),4分8例(34.8%)。HLH组中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2例,儿童系统性EBV-TCL 3例,非HLH组无这两种病理类型患者。HLH组中发热、骨髓侵犯、IPI评分>2分、EBV-DNA>104拷贝/ml患者均多于非HLH组(均P<0.05)。所有患者化疗后客观缓解(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47.8%(11/23);HLH组和非HLH组均有3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且均获得客观缓解;HLH组和非HLH组未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例和10例患者经过淋巴方案化疗后,客观缓解分别为0例和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单纯化疗组17例患者中客观缓解5例,化疗+移植组6例患者均客观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血浆EBV-DNA定量转阴的16例患者中客观缓解11例,持续阳性的7例患者均未客观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69.3%,2年总生存率为52.0%。HLH组中7例单纯化疗患者和3例化疗+移植患者的1、2年总生存率均分别为42.9%和66.7%。非HLH组中10例单纯化疗患者和3例化疗+移植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0%和100.0%,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6.7%和100.0%。两组中化疗+移植患者的总生存均优于单纯化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BV-TCL患者总体临床分期较晚,伴HLH的患者预后更差,治疗效果可能与血浆EBV-DNA定量相关。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提高缓解率。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 疱疹病毒4型,人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淋巴病(LC)的多模态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率。方法连续回顾性收集2011年11月30日至2020年12月28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1例LC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对照病理进行分析。结果LC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8/11)、步态不稳(9/11)、行为异常及人格改变(5/11);脑脊液检查结果提示患者有细胞数增多(8/10)、蛋白升高(8/10)、糖含量降低(2/10)、氯化物降低(4/10)。11例LC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深部脑白质弥漫病变,同时累及脑皮质及皮质下白质8例(8/11)、基底节区7例(7/11)、丘脑5例(5/11)、小脑6例与脑干6例(6/11);11例LC患者的病灶呈等/稍低密度影与稍长T1、稍长T2信号,6例(6/11)早期无明显强化,5例(5/11)以及6例随诊病变出现不均匀斑点、斑片状、结节或团块状明显强化;弥散加权成像显示有9例(9/11)初诊扩散不受限,2例(2/11)及9例随诊病变出现扩散受限呈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低信号;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显示5例有不同程度胆碱复合物(Cho)峰升高伴N-乙酰天冬氨酸(NAA)峰与NAA/肌酸下降(5/5),3例出现脂质峰(3/5);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者3例,其中2例(2/3)病灶呈稍高摄取,1例(1/3)未见代谢增高。结论LC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无明显强化及扩散受限,NAA/肌酸降低、Cho/肌酸增加伴脂质峰;对LC认识不足以及穿刺活组织检查不当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脑淋巴瘤病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弥漫性脑白质病变 多模态影像学
  • 简介:摘要患儿 男,9月龄即出现血小板减少,糖皮质激素及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未恢复到正常水平。11岁时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左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滤泡性淋巴(伴大B细胞淋巴转化);WASP基因外显子8检测到缺失变异c.777+3_777+6delGAGT(半合),为WAS病理性突变;明确诊断为WAS继发滤泡性淋巴(伴大B细胞淋巴转化),予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醋酸泼尼)化疗6个疗程,化疗结束后6个月仍完全缓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和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确诊的89例非霍奇金淋巴相关HLH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rank法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89例淋巴相关HLH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2个月,B细胞淋巴患者未达到中位生存时间,T细胞淋巴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2个月,NK细胞淋巴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非霍奇金淋巴病理类型[总生存(OS):P=0.041,无进展生存(PFS):P=0.01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OS:P=0.031,PFS:P=0.030),是否行造血干细胞移植(OS:P=0.005,PFS:P=0.040),是否伴淋巴结肿大(OS:P=0.007,PFS:P=0.012),是否伴脾脏肿大(OS:P=0.276,PFS:P=0.324)是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相关HLH患者OS和PFS的因素。脾脏切除手术能够改善淋巴相关HLH患者的生存,尤其是T细胞淋巴相关HLH。结论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相关HLH患者临床特点相似,但长期生存率和预后影响因素不同。非霍奇金淋巴相关HLH不仅需要联合化疗,B细胞淋巴和NK细胞淋巴相关HLH患者需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T细胞淋巴相关HLH患者应考虑脾脏切除手术,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生存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作为小分子靶向药物,目前已经被批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套细胞淋巴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的治疗。奥布替尼是首创新药,于2020年12月25日获批上市,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数据尚待完善。为了进一步规范奥布替尼在B细胞淋巴中的临床应用,专家组成员结合BTK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已经公布的奥布替尼相关研究数据,制定了该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奥布替尼 治疗结果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散发型成年人伯基特淋巴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8月收治的1例散发型成年伯基特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主因腹痛、腹胀就诊,疾病进展迅速,早期回盲部肿块病理检查结果为B细胞系淋巴,给予R-CHOP方案化疗,肿物随即消失,患者症状稍好转,腹腔积液未明显改善。最终通过腹腔积液检查确诊为伯基特淋巴,调整治疗方案为R-EPOCH方案,至截稿前患者病情平稳。结论伯基特淋巴是一种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测对于伯基特淋巴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伯基特淋巴瘤 腹腔积液 成年人 散发型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11q异常的Burkitt样淋巴(BLL-11q)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的2例BLL-11q,观察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BLL-11q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2岁和15岁,Ann Arbor分期ⅠA期和ⅣA期。镜下淋巴结结构被破坏,肿瘤细胞中等大小,弥漫浸润,“星空”现象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10、bcl-6阳性,C-MYC少量弱阳性,bcl-2、MUM1、CD3、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阴性,Ki-67阳性指数>95%,EBER阴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MYC基因断裂阴性,同时特征性出现11号染色体长臂异常(11q23.3位点发生扩增,伴11q24.3位点发生缺失)。其中1例标本行二代测序法检测到包括TP53、GNA13、DDX3X、PCLO、CREBBP、ERBB4、ALK在内的7个相关基因变异。2例患者依据Burkitt淋巴NCCN指南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无病生存期分别为31个月和17个月。结论对于MYC重排阴性的高级别Burkitt样淋巴,需考虑到BLL-11q新的实体亚型。该疾病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过程上与经典Burkitt淋巴相似,但具有独特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基因突变谱可能不同于Burkitt淋巴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EATL)发病率低,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均无明显特异性,需依靠病理学检查才能被确诊,在临床工作中极易被漏诊或误诊。本例患者以直肠溃疡性质待定被收治入院,经多学科协作会诊,最终确诊为首发部位在直肠的EATL。现分享本病例的诊治思路,为临床EATL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 直肠溃疡 低蛋白血症 腹泻
  • 简介:摘要收集4例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年龄为31~62岁;3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出现夜间上腹痛;3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1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内镜下表现为十二指肠黏膜粗糙或颗粒状。组织学形态表现均为十二指肠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增生膨胀的肿瘤性淋巴滤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CD20、CD79α、CD10、B细胞淋巴-6和B细胞淋巴-2,CD23染色显示滤泡树突网呈环状围绕在肿瘤性滤泡之外,Ki-67增殖指数不高,为5%~20%。4例患者均采用观察等待的处置方案,3例于诊断后1年复查胃镜,其中1例病变消失,2例为持续性病变。表明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滤泡性淋巴,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有一定特征,可采取观察等待的处置方案。

  • 标签: 滤泡性淋巴瘤 十二指肠 病理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DLBCL)分子分型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细胞起源亚型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12例及北京大学医学部8例DLBCL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Hans模型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1例和非GCB型19例。在mRNA水平利用NanoString技术平台分析样本中15个Lymph2Cx分子分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对20例DLBCL患者分型,并分析按此分型组间预后的差别。结果通过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对20例DLBCL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进行聚类分析后分型显示,11例为类GCB样型,9例为类活化B细胞(ABC)样型;10例类GCB样型按Hans模型为非GCB型。生存分析显示,类GCB样组总生存优于类ABC样型组(P=0.019)。结论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可用于DLBCL的细胞起源分型,该分子分型策略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分子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实施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86例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B细胞淋巴患者,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8.60%),护理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B细胞淋巴瘤 大剂量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和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确诊的89例非霍奇金淋巴相关HLH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rank法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89例淋巴相关HLH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2个月,B细胞淋巴患者未达到中位生存时间,T细胞淋巴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2个月,NK细胞淋巴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非霍奇金淋巴病理类型[总生存(OS):P=0.041,无进展生存(PFS):P=0.01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OS:P=0.031,PFS:P=0.030),是否行造血干细胞移植(OS:P=0.005,PFS:P=0.040),是否伴淋巴结肿大(OS:P=0.007,PFS:P=0.012),是否伴脾脏肿大(OS:P=0.276,PFS:P=0.324)是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相关HLH患者OS和PFS的因素。脾脏切除手术能够改善淋巴相关HLH患者的生存,尤其是T细胞淋巴相关HLH。结论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相关HLH患者临床特点相似,但长期生存率和预后影响因素不同。非霍奇金淋巴相关HLH不仅需要联合化疗,B细胞淋巴和NK细胞淋巴相关HLH患者需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T细胞淋巴相关HLH患者应考虑脾脏切除手术,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生存分析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