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例复发难治性淋巴患者自体采集CAR-T细胞及细胞回输的护理。方法CAR-T细胞采集前建立中心静脉导管(CVC),以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保证采集顺利完成。采集期间密切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细胞回输前进行化疗预处理,做好化疗宣教;回输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等。细胞回输后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自体CAR-T细胞联合化疗FC(氟达拉滨+环磷酰胺)的治疗,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患者出现反复发热、低血压、胸闷,1例发热、1例腹泻。结论治疗期间注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和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护理,对于患者能顺利完成治疗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淋巴瘤 CAR-T细胞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北京医院2008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5岁及以上(年龄47~85岁)中老年AITL患者33例,中位年龄64岁,男性54.5%(18例)。收集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及生存资料,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客观有效率(ORR);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26.0个月(8.5~43.5个月),1年总生存率66.7%(22例),3年总生存率45.5%(15例),5年总生存率24.2%(8例)。一线CHOP样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ORR为65.5%(19/2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20/3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Barthel评分≥90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贫血、淋巴预后指数(IPI)评分4~5分、接受西达苯胺治疗是影响中老年AITL患者5年生存率的预后因素(χ2值分别为5.103、4.306、6.004、4.030、6.348、4.080,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和接受西达苯胺治疗是影响中老年AITL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OR=0.313、4.964,均P<0.05)。西达苯胺治疗组[12例(36.4%)]患者总生存时间优于无西达苯胺组[21例(63.6%)]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TL临床特征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初诊多为晚期,5年总生存率较低,60岁以上老年患者预后较差,西达苯胺可改善患者总生存率。

  • 标签: 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高龄淋巴化疗患者实施预防性优质护理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在我接受化疗的高龄淋巴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预防性优质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防性优质护理 高龄 淋巴瘤 化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骨肉瘤好发于长骨,颅骨原发的骨肉瘤罕见。本文报道1例40岁女性,左枕部进行性增大的肿块。组织学显示两种形态:一种为实性区,表现为密集增生的梭形肿瘤细胞,局灶间质可见粉染的骨样基质;另一种为囊性区,囊内出血,囊壁梭形细胞增生并可见多核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波形蛋白、RUNX2、Osterix、SATB2阳性,CD99弱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30%,p53、CD34、孕激素受体、SSTR2、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TAT6、BCL2、H3.3 G34W、S-100蛋白、SOX10、MDM2、CDK4均阴性。分子表型:H3F3A基因无突变,USP6基因无分离重排,MDM2基因无扩增。患者经历多次复发及手术,于首次术后17个月去世。诊断时需要与颅骨继发性骨肉瘤、动脉样骨囊肿、骨巨细胞、脑膜及伴有骨分化的软组织肿瘤等鉴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A酸衍生物ECPIRM对人皮肤T细胞淋巴HH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以0(对照组)、5、10、20 μmol/L ECPIRM处理HH细胞72 h,采用CCK8法检测ECPIRM对HH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CPIRM对HH细胞凋亡的影响。以10 μmol/L ECPIRM处理HH细胞72 h,采用转录组学测序分析ECPIRM对HH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合KEGG通路分析和GO功能富集分析比较ECPIRM诱导的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采用反转录qPCR验证相关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变化。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CCK8结果显示,ECPIRM对HH细胞IC50为(4.91 ± 2.48)μmol/L,对照组与5、10、20 μmol/L ECPIRM组HH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 ± 2.87%、49.58% ± 4.53%、48.36% ± 2.88%、31.44% ± 2.46%,4组细胞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86,P < 0.001),5、10、20 μmol/L组细胞活力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36、15.73和20.89,均P < 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4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1% ± 1.84%、23.83% ± 5.72%、36.19% ± 8.33%、49.75% ± 4.10%,F=17.62,P < 0.001),10、20 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46、6.92,均P < 0.01)。转录组学分析发现,ECPIRM诱导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与类固醇的代谢调控有关。反转录qPCR验证发现,10 μmol/L ECPIRM组L-氨基酸氧化酶(IL4I1)、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2(ACAT2)、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1(HMGCS1)、甲羟戊酸二磷酸脱羧酶(MVD)、3-β-羟基类固醇-8,7-异构酶(EBP)、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mRNA相对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受到抑制(均P < 0.05)。结论维A酸衍生物ECPIRM对HH细胞可发挥显著的抗增殖及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类固醇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抑制有关。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皮肤 维生素A酸类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HH细胞 ECPIRM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GATA3和bcl-11b在外周T细胞淋巴(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和GEO数据库分析GATA3和bcl-11b mRNA在PTCL中的表达水平;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间诊断为PTCL的127例患者病例资料及石蜡标本,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GATA3和bcl-11b蛋白在127例PTCL患者组织标本及4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Oncomine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GATA3和bcl-11b mRNA在PTCL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P<0.05)。IHC结果显示,GATA3在PTCL和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表达率分别为60.6%(77/127)和85.0%(34/40;P<0.05),bcl-11b在PTCL和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表达率分别为55.1%(70/127)和75.0%(30/40;P<0.05)。GATA3的表达与PTCL患者病理分型有关,与患者Ann Arbor分期呈负相关;bcl-11b的表达与患者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呈负相关(P<0.05),二者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水平、B症状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CL组织中GATA3蛋白与bcl-11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GATA3和bcl-11b与PTCL的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PTCL发生发展的重要参与因子。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数据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olatuzumab vedotin(pola)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DLBCL)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多次接受治疗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为57岁男性,2016年5月诊断为DLBCL,从2016年6月起接受包括抗CD20单抗联合化疗、仅化疗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等在内的四线治疗,但治疗后均复发或进展。于2019年12月起接受pola联合利妥昔单抗6个疗程治疗,治疗过程中无非预期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随访截至2021年1月,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超过13个月。结论pola在复发难治DLBCL患者的治疗中初步显示了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同情用药 Polatuzumab vedotin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NS)及眼球的套细胞淋巴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侵犯CNS及眼球的套细胞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第1个疗程化疗后出现CNS侵犯,腰椎穿刺治疗后病情好转。改为R2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出现眼球侵犯,改为R2-HyperCVAD/A方案化疗,但病情出现进展,直至完全失明。给予伊布替尼治疗,CNS及眼球侵犯症状均控制好转。结论套细胞淋巴侵犯CNS及眼球的病例少见,治疗手段有限,伊布替尼治疗效果良好,可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套细胞淋巴瘤 眼球 中枢神经系统 伊布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B-NHL)化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本院血液肿瘤科初治的B-NHL患儿38例为B-NHL组,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检查并记录B-NHL组化疗前后、健康组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B-NHL组血清LDH(1 045.49±881.81)U/L,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69.88±45.8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HL组化疗后LDH(556.04±400.94)U/L,化疗前(1 045.49±881.8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HL化疗前分期越晚,LDH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受累组LDH(2 019.53±995.47)U/L,明显高于骨髓未受累组的(785.75±649.1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DH可作为B-NHL患者危险度分层、疗效、浸润范围、预后评定的指标之一。

  • 标签: 乳酸脱氢酶 儿童 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摘要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AITL)是少见的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主要的临床表现多变,累及全身淋巴结、肝、脾等部位,常有发热、皮疹、体质量下降,大部分患者伴有免疫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本研究通过对以胸腔积液、双肺多发渗出影为首发临床表现的AITL患者的各项辅助检查结果、诊疗经过进行回顾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AITL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检查措施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 标签: 胸腔积液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DLBC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D-二聚体判断患者生存的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D-二聚体水平患者间凝血相关指标及临床病理特征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对总生存(OS)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OS多因素分析。结果根据ROC曲线,D-二聚体判断患者生存的最佳截断值为0.75 mg/L。D-二聚体≥0.75 mg/L组(36例)和<0.75 mg/L组(34例)中不同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评分、乳酸脱氢酶水平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3.5±0.9)s和(13.0±0.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37±5)s和(34±6)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国际预后指数评分>2分、乳酸脱氢酶水平>240 U/L、有B症状、D-二聚体水平≥0.75 mg/L DLBCL患者5年OS率均降低(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0.75 mg/L为DLBCL患者OS独立危险因素(HR=0.368,95% CI 0.144~0.944,P=0.038)。结论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DLBCL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D-二聚体水平高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D-二聚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的医治中,实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其治疗的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在2018年1月到2020年3月之间,30例进院诊疗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患者,作为实验患者。将其所有人员,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CHOP治疗方案,研究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方案,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实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患者的医治中,实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更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缓解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联合治疗 CHOP方案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摘要】 本文就一例B超引导下置入PICC导管异位的调整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在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颈内异位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予患者半卧位,举臂配合助手压闭同侧颈内静脉、增加胸腔负压和漂浮原理,采取脉冲式冲管,边推注药液边送管的方法,将异位导管复位成功,同时分析发生异位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改进措施,保证导管尖端在理想位置,提高PICC管成功置入率。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异位 调整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霍奇金淋巴患者疾病复发时,为其实施协同心理护理的效果,重点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非霍奇金淋巴复发患者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弹性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非霍奇金淋巴复发患者实施协同心理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协同心理护理 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 生活质量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的医治中,实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其治疗的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在2018年1月到2020年3月之间,30例进院诊疗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患者,作为实验患者。将其所有人员,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CHOP治疗方案,研究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方案,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实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患者的医治中,实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更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缓解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联合治疗 CHOP方案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例,对参与此次研究70例患者均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根据恶性甲状腺结节判定标准来判断。结果:病例诊断中发现70例患者恶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15例,检出率21.43%,良性甲状腺结节55例,检出率78.57%。以病例诊断为金标准对超声诊断进行研究,超声检查中甲状腺恶性结节13例,良性结节51例,诊断效能灵敏度86.67%、特异度92.73%、阳性预测值76.47%、阴性预测值96.23%、诊断准确度91.43%。结论:甲状腺超声检查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性与恶性诊断有积极意义,且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可使疾病诊断更加科学,值得临床诊断中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超声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应用
  • 简介:摘要原发性震颤(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上肢4~12 Hz动作性震颤。目前ET治疗的传统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物、苯二氮类药物等,但传统药物改善疾病症状的作用有限。随着医学的发展,国内外对ET的治疗研究取得一定的进步。基于此,本文对当前ET治疗的最新进展,如新型药物、手术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应用前景。

  • 标签: 原发性震颤 药物治疗 脑深部电刺激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