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传播快,流行广,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其治疗有效的方法和药物,抗病毒药物的发展较慢。病毒对抗病毒药的产生耐药性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综述了主要抗病毒药物的抗病毒谱、抗病毒机制和适应征。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耐药性 病毒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及正在研发中的抗痛风药物进行综述,为寻找新型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药物提供参考,并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痛风 药物 应用 研究
  • 简介: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后者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心脏起搏器和外科手术等。对具有适应证的患者尽管非药物治疗疗效十分肯定,但仍难普及,许多患者难以从中获益,而药物治疗仍然是抗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常作为首选治疗和长期维持治疗。

  • 标签: 心律失常 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
  • 简介:摘要化疗药物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细胞毒性使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而护士作为化疗药物使用的一线人员,健康问题令我们担忧。本文就化疗药物的危害,临床护士接触化疗药物的现状及自我防护措施予以综述

  • 标签: 化疗药物 护士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呼吸衰竭早期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确诊后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皮下注射盐酸纳洛酮0.8~1.6mg/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常规治疗组的52.50%;观察组的死亡率5.00%,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7.5%;且治疗后观察组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90.7±9.3mmHg),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40.1±6.9mmHg);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效果、血气指标、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纳洛酮对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纠正低氧血症,减少患者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呼吸衰竭 早期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文献分析我院近年用药情况,查找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结果个体差异、性别、年龄、遗传、给药方法及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给药剂量、浓度等是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结论掌握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前提。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对于服用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商品名:Pradaxa)的患者而言,在事故或紧急需要手术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罕见但危及生命且无法控制的出血。但是,在2015年10月份,美国批准了特异性逆转剂idarucizumab(商品名:Praxbind),可快速逆转达比加群的作用。

  • 标签: 抗凝药物 FDA批准 解毒剂 快速逆转 商品名 逆转剂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化学、药物及其相关学科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研究方向也呈现出从宏观状态研究到微观结构理论、从描述性向推理性、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人们认识到决定物质性质最关键的因素是分子的结构,分子结构一经确定,物质的性质也随之而定。这一研究对于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性质数据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定量构效关系 数据统计 药物化学
  • 简介:目的了解该院儿科门诊使用中成药物的具体情况,并给予用药准确性的评估。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儿科门诊开具的3806张中成药处方,对处方的药物剂型、药物类别、销售的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总额、日均费用(DDDc)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儿科门诊应用中成药的现状,以及用药过程是否存在用药不适宜或药物滥用的情况。结果发现口服液、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栓剂、外用制剂的药品种类较多,但胶囊剂和片剂的销售额并不在前列;所有药物均在正常的用药频度范围内,没有滥用药物的情况,基本排除根据药物价格随意增加用药的情况。结论该院儿科门诊中对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用药频度符合规定,无药物滥用情况。

  • 标签: 儿科门诊 中成药 用药频度 监督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与临床疗效,使得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和合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10月的100名呼吸内科患者作为干预组,2015年2月以前出院的100名呼吸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对干预组的100名患者应用我院为其制定的一系列干预方案进行合理的干预。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是否存在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联合用药的比例、住院时间长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发生率以及抗菌药的费用情况等,并对比较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合理评价。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干预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具有更为合理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较低的不合理用药比例、较低的抗菌药费支出、较短的住院时间等,干预组和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方面进行的干预实践是可行和有效的,可以应用于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科药物中毒的分布特性及其趋势,为提高对药物中毒的诊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006年~2015年本院急诊科登记数据,统计分析急诊科药物中毒在类别、性别、年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急诊科药物中毒的高发人群是老年人群,男性青年为药物中毒的高危人群,镇静剂、安眠药为急诊科药物中毒主要类型。结论了解药物中毒的相关特性,明确急诊科药物中毒的高发人群及高发毒物类型,对提高急诊科救治药物中毒病患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药物中毒 急诊科 分布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我院住院患者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提取2015年第四季度住院患者辅助治疗药物的相关数据,统计出排名前10位的药品进行临床应用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使用辅助治疗药物不合理率为45.58%,主要表现在溶媒不适宜(19.06%),其次是适应症不当(12.90%)及疗程不当(5.34%)。不合理用药率居首位的品种为丹红注射液不合理率为74.25%,其次为参芪扶正注射液不合理率为72.77%及甘露聚糖肽不合理率为59.41%。结论加强辅助治疗药物在临床应用的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辅助治疗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引起用药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医嘱方面的因素、用药过程中的因素、药物保管方面的因素、药物配置方面的因素、药物自身安全因素等等。在用药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些因素中,有的是药物本身的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但是更多的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临床上,由于抗精神药物药物特殊性和使用人群的特殊性,抗精神药物用药安全管理更加严格。

  • 标签: 抗精神药物 用药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病症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患者120例根据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60例,对照组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化疗期间实施针对性的缓解恶心和呕吐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病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病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抗肿瘤化疗治疗过程中结合针对性的恶心呕吐缓解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率,优化患者的生理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肿瘤 化疗药物 恶心呕吐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