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运动康复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这些患者都需要接受术后修复,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的护理方式为运动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评分、关节总主动活动度,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ATM评分明显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低于实验组本组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部肌腱 损伤修复术 康复 护理
  • 简介:目的:报道一种新的肌腱缝合方法M-Tang法的生物力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结果。方法本研究采用36根猪后足屈肌腱作为实验材料,在相当于Ⅱ区水平造成切割伤后,18根用Tang法、18根用M-Tang法进行修复。将修复后的肌腱分别进行直线和90°成角状态下的拉伸,用Instron力学测定仪测定2mm间隙形成负荷及断裂负荷。M-Tang法用于临床修复Ⅱ区屈肌腱65例共96指,术后均采用保护性主、被动活动相结合的锻炼计划。采用Strickland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在直线拉伸模式下,M-Tang法的2mm间隙形成负荷为(46.2±5.2)N,断裂负荷为(61.9±6.0)N,与Tang法相近;在90°成角拉伸模式下,M-Tang法的2mm间隙形成负荷为(35.9±3.6)N,与Tang法相近,断裂负荷为(57.0±4.5)N,高于Tang法。6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临床运用M-Tang法修复的Ⅱ区屈肌腱无1例发生断裂,根据StricklandTAM标准,其中优78指,良10指,可8指,优良率91.6%。结论M-Tang法具备Tang法的生物力学强度,操作简便,使用缝线和外露线结少,能满足肌腱早期保护性主动活动的需要,是Ⅱ区屈肌腱修复的优选方法之一。

  • 标签: Tang法 M-Tang法 生物力学 肌键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骨长肌腱联合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骨科运动医学治疗组收治的24例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患者资料,男19例,女5例,年龄(27.88±7.1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4.83±9.09)d;右侧16例,左侧8例。24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前十字韧带自股骨端完全断裂,胫骨侧残端保留完整。取伤侧游离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分别对折后编织修整成前十字韧带移植物备用;保留前十字韧带残端,移植物穿过残端内部进行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移植物股骨侧应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侧应用界面螺钉固定。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的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估表,进行膝关节稳定性评估和疗效评估;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评估切取腓骨长肌腱后足踝功能的影响。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记录腓骨长肌腱取材部位疼痛的变化。结果24例随访时间(34.38±5.40)个月。游离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制备四股前十字韧带移植物直径(8.88±0.30)mm。术前Lachman试验中B级16例,C级6例,D级2例,无硬性终止点;末次随访A级23例,B级1例,均硬性终止点。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35.20±11.92)分,末次随访(94.29±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50,P=0.000);术前Tegner评分(3.46±0.93)分,末次随访(8.04±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53,P=0.000);术前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为(47.63±13.06)分,末次随访(91.71±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72,P=0.000)。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足踝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分别为(98.83±2.78)分和(98.17±4.0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0,P=0.076)。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终访时腓骨长肌腱取材处疼痛VAS评分为(4.50±1.41)分、(0.54±0.65)分和(0.29±0.55)分,前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00,P=0.001);后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P=0.011)。术后无前十字韧带再断裂和关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游离腓骨长肌腱联合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具有可行性,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解剖 关节镜
  • 简介:卡箍铆接于舱体内部,用于捆扎、固定电缆束。尾段舱体卡箍在卡装电缆束时发生断裂,中段舱体卡箍在卡装电缆束后约5.5h发生断裂。通过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硬度测定、断口微观观察、含H量测试等,对卡箍断裂的原因和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尾段舱体卡箍由于存在裂纹缺陷,因承载能力不足导致了断裂,卡箍热成形中工艺控制不到位,裂纹在应变较大区域萌生;中段舱体卡箍断裂性质为氢致延迟断裂,H含量偏高,同时较高的强度对断裂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 标签: 断裂 氢脆 强度 热成形 裂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炉大钟拉杆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发生断裂,为了查明断裂原因,对拉杆头部的断口进行了宏微观分析和拉杆头部的材质解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拉杆断裂的裂纹源位于表面R5过渡圆弧处,裂纹由表面向内疲劳扩展至断裂。表面裂纹萌生原因是拉杆在腐蚀性高炉煤气粉尘和轴向拉伸等工作应力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应力腐蚀裂纹。建议加大R5过渡圆弧的尺寸,拉杆材质最好选用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较好的低碳低合金钢。

  • 标签: 大钟拉杆 煤气粉尘 应力腐蚀 裂纹
  • 简介:注塑机和顶出系统首先要讨论的两个易造成顶针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注塑机和顶出系统。如果注塑机的顶出十字架(ejectorcross)弯曲,或者十字架的薄导向套磨损,它会以一个微小的角度移动,并对模具的顶针底板施加不均匀的载荷(如图1所示)。

  • 标签: 顶针 原因 断裂 预防 顶出系统 注塑机
  • 简介:<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数十年间跨越了西方数百年的社会历程,中国文化也在这“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发生着巨大的离析与整合。它并非始终受制于原初性而没有变化,也非如时下某些论者所称已经发生断裂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断裂 文化因素 近代以来 新文化
  • 简介:摘要某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蒸汽取样管发生断裂,经停机检查发现蒸汽取样管除断裂位置外,取样管表面发现多处横向裂纹及表面腐蚀剥落现象,由于该取样管实际运行时间仅12个月就发生此类现象,对电厂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通过对蒸汽取样管断裂原因的分析能在极大程度避免该类事故的发生,对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标签:
  • 简介:通过利用断口分析、微观检测、化学成分检测、力学性能检测等方法,分析了某型号球墨铸铁曲轴断裂的原因,经检测分析发现:曲轴本身的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图纸要求,曲轴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产生抱瓦是导致曲轴最后扭转断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球墨铸铁 断口分析 抱瓦 扭转断裂
  • 简介:女性尿道伤,若初期处理不当,可导致狭窄、尿瘘、尿失禁等并发症,使后期治疗困难。近年来我院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的年龄为28~42y,均为已婚已育妇女。车轮辗压伤4例,汽车撞击伤2例,塌方及挤压伤各1例,都在伤后4h内入院,均为多发性骨盆骨折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腹膜后血肿,有游离碎骨

  • 标签: 女尿道 断裂伤 尿道断裂 尿道伤 骨盆骨折 女性尿道
  • 简介: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82B盘条钢拉拔断裂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中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影响材料连续性,是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夹杂物 断裂 82B
  • 简介:近年来发生3起飞机副翼传动杆断裂/裂纹故障,普查又发现25根传动杆套筒存在裂纹,此故障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对传动杆断口的宏、微观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测量和计算传动杆与机翼结构间隙和传动杆强度。并进行了飞机地面和空中振动强度测量等工作。结果表明:传动杆A的断裂性质为双向弯曲疲劳断裂,其断裂是由于相连的传动杆B受激振动,与传动杆A振动叠加,产生额外弯曲载荷所致。

  • 标签: 副翼 传动杆 断裂/裂纹 双向弯曲疲劳 振动
  • 简介: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断裂,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过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特性都更加意义深远。因此,断裂论是分析现代性、诊断其后果的开端(吉登斯,2000)。本文从“变迁的范围”、“绝对速度”、“反思方式”和“新陈代谢样式”四个方面对武术现代性作了一次新的理论描述。

  • 标签: 武术 现代性 断裂论 变迁范围 绝对速度 反思态度
  • 简介:汽车左后轮总成产品中的钟形壳花键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断口分析、金相分析及理化测试分析等试验方法对钟形壳花键断口进行了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硬度、硬化层深度、金相组织、断口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键为脆性断裂,且有数个裂纹源同时扩展.电镜下可观察到有明显的脆性特征,花键部位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硬度均符合技术要求,但马氏体较粗(2级),不符合技术要求的M3-6级.花键齿顶部位的晶粒粗大,易造成该部位的韧性不足,脆性过大,抗冲击过载能力不足,易产生脆性起始裂纹.因此晶粒粗大是造成花键断裂的主要原因.针对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应对花键淬火温度加以监测控制的改进措施.

  • 标签: 花键 脆性断裂 晶粒 沿晶裂纹 失效分析
  • 简介:摘要以某机载探测器为例,在有限元建模的基础上,应用MSC.Nastran对其断裂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修正模型找到弯管的薄弱位置及断裂原因。通过优化设计仿真验证,在不需要物理样机的基础上找到了满足产品要求的改进方案。

  • 标签: 有限元,振动,MSC.Nastran,优化设计
  • 简介:10名专业人员在场,没有一个人知道儿童预防疟疾的服药量是多少。

  • 标签: 断裂 责任 专业人员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0.4kV低压配电线路电杆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存在裂纹、水泥碎裂脱落等情况,创新性设计一种断裂电杆保护架,以期起到临时固定电杆、保护等作用,为解决受损电杆在使用、更换过程中断杆安全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或者借鉴。

  • 标签: 低压配电线路 电杆 断裂 保护架 设计 安全
  • 简介:通过对断裂花键轴断口的宏微观形貌、材料化学成分、金相显微组织、硬度及形状尺寸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应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了花键轴的断裂性质及断裂原因。结果表明:该花键轴的断裂性质为扭转疲劳断裂,花键轴发生扭转疲劳断裂可能与共振有关;另外,花键轴花键与机匣内花键啮合间隙不当和断裂处轴径尺寸偏小均为促进其扭转疲劳断裂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花键轴 扭转疲劳 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