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血透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透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治疗。治疗3个月后,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活动(VT)、社会功能评分(S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提高血透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改善尘肺初次入院患者生命质量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尘肺初次入院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4周后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命质量睡眠质量评分明

  • 标签: 综合护理 尘肺患者 初次入院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市30~79岁成年居民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关联。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进行抽样在广州市抽取12 747名30~79岁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体格检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睡眠质量睡眠时间、高血压患病情况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别绘制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12 747名调查对象年龄为(52.68±12.17)岁,高血压患病率为36.6%(4 664/12 747),PSQI得分为(4.70±2.88)分,睡眠时间为(7.00±1.32)h。PSQI得分与高血压患病呈线性关联;与PSQI得分0~2分组相比,PSQI得分3~5、5~8、≥9分的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较高, OR(95%CI)值分别为1.14(1.02~1.27)、1.17(1.03~1.34)和1.41(1.21~1.64)。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呈“U”型关联,与6~8 h睡眠时间相比,睡眠时间<6、>8 h的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较高,OR(95%CI)值分别为1.27(1.12~1.43)和1.20(1.05~1.38)。结论成年人睡眠差、睡眠时间不足或过长均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

  • 标签: 睡眠 高血压 横断面研究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系统性睡眠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改善情况。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管理的6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策略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接受系统性睡眠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之间不同护理方法在临床应用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和康复效果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睡眠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治疗效果,提高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和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系统性睡眠护理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睡眠干预对脑外伤并发失眠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74例脑外伤并发失眠症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联合心理护理、睡眠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该合并症患者心理护理、睡眠干预能提升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睡眠干预 脑外伤 失眠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米氮平+西酞普兰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作用。方法:抽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单项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7例患者。单项组采用单一药物西酞普兰治疗,联合组采用米氮平+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可以得出,在药物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睡眠指数无差异,经过药物治疗后,联合组的各睡眠指数均低于单项组,差距明显P<0.05。结论:采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效果更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米氮平 西酞普兰 抑郁症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接受睡眠集束化(SLEEP-MAD)模式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取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SLEEP-MAD护理。对比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各指标、焦虑及抑郁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SLEEP-MAD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SLEEP-MAD
  • 简介:探究有氧运动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并结合老年人的睡眠特点,对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提出建议,以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睡眠质量 有氧运动 运动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114例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57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长高于对照组,PSQI分数低于对照组代表睡眠质量更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实习生的睡眠质量及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176名本科实习护生为调查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BPSQ)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本科实习护生PSQI总分为(7.28±0.23),43.18%的护生睡眠质量存在问题,其中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从睡眠障碍中各维度频率得出夜里做恶梦(46.60%)、夜里上厕所(42.20%)、其他影响睡眠的事情(42.00%)、夜间易醒或早醒(38.10%)对影响睡眠质量的好坏有显著作用。结论本科实习护生的睡眠质量存在问题的比例较高,应重视实习护生的睡眠质量,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 标签: 护理 实习生 睡眠质量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小儿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患儿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PSQI总分、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药物使用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腹泻 精细护理 睡眠质量
  • 作者: 殷影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0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33期
  • 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
  • 简介:目的:观察护理干预的应用为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抽选2019年1月到2021年9月期间于本单位接受治疗的20例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法,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将护理后的生命质量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纳入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则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肺癌;睡眠;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焦虑情绪对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预防老年睡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自行设计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症状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955名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现况以及评估抑郁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被调查者睡眠障碍、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34(24.5%)、182(19.1%)、137(14.3%)。抑郁、焦虑评分与老年人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rs:0.115~0.558,均P<0.01)。调整性别、年龄、睡前进食、睡前饮茶等混杂因素发现:抑郁、焦虑是老年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抑郁老年人患睡眠障碍的风险是非抑郁老年人的3.555倍(95%CI:2.235~5.653,P<0.05);焦虑老年人患睡眠障碍的风险是非焦虑老年人的1.812倍(95%CI:1.070~3.070,P<0.05)。抑郁、焦虑对老年睡眠障碍的多因素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32.56%、16.09%,抑郁与焦虑的综合作用为38.87%。结论抑郁、焦虑是老年睡眠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老年人群抑郁、焦虑的识别和干预有益于改善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

  • 标签: 睡眠障碍 抑郁 焦虑 人群归因危险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性沟通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治疗性沟通。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性沟通前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护理前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性沟通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性沟通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作息习惯和睡眠行为,从而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治疗性沟通肺癌 化疗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心理护理对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妊娠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的孕妇给予孕妇健康讲座的教育,而研究组的孕妇则给予心理护理,然后观察两组孕妇的睡眠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程度。结果经不同的护理结果,研究组中有2例睡眠质量差,比护理前少了10例,占总例数的4%;而对照组中有12例睡眠质量差,比护理前少了2例,占总例数的24%,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研究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的睡眠质量,及睡眠质量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妊娠晚期孕妇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妊娠晚期孕妇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以妊娠高血压综合产妇为例,分析研究优秀护理涉及产后出血及睡眠质量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以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1月住院的 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相比之下,两种护理方法通常会给一组更好的护理方法。结果:( 1)舒张压力、收缩压力这两个血压水平,两组护理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 P<0.05)。( 2)观察组产后 2h的出血量、产后 24h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之间的数据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产妇采取优质护理介入效果明显,可以改变血压水平,降低产后出血和睡眠质量量,因此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优质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及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院所收治焦虑症病患110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55例病患。仅观察组接受心理的护理干预服务,常规组则为常规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睡眠质量指标评分、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评分等,均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焦虑症临床治疗的病患,实施心理的护理干预服务,能改善病患睡眠质量,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心理 护理干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睡眠质量及其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0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采气油田1 726名野外作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职业应激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等,评价作业人员的个体特征、职业应激因素、应激调节因素、应激反应及其睡眠质量、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情况。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睡眠质量与职业应激的相关分析采用Sperman秩相关,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岗位、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工龄、吸烟与饮酒情况的作业人员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班制的作业人员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评分与工作满意感、回报、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正性情感、尊重、自尊感、控制策略、支持策略和自我效能评分均呈负相关(rs=-0.361、-0.311、-0.238、-0.261、-0.248、-0.212、-0.139、-0.188、-0.152、-0.226,P<0.01),与社会支持、付出、每日紧张感、负性情感、工作单调性和抑郁症状的评分均呈正相关(rs=0.312、0.279、0.547、0.493、0.429、0.599,P<0.01)。与睡眠质量评分高组比较,睡眠质量评分中、低组的付出、工作单调性、每日紧张感、社会支持、抑郁症状、负性情感评分均较低,尊重、回报、工作满意感、正性情感、自我效能、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控制策略和支持策略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状多发、每日紧张感高、高负性情感、工作单调性高是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3.417、2.659、2.913、1.543)。结论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的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和负性情感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

  • 标签: 睡眠 质量 职业应激 野外作业 个体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产科孕产妇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对2011年01月至2012年07月的危重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娩方式、抑郁均对睡眠的影响。只有焦虑对睡眠产生影响。焦虑的来源又是各种这样。结论危重孕产妇的睡眠质量差,改善危重孕产的睡眠质量从减轻焦虑入手。

  • 标签: 危重产妇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