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治疗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治疗的140例肿瘤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14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PSQI评分为(15.69±5.14)分,对照组为(15.48±5.02)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6.7±2.17)分,对照组为(13.29±3.81)分,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将患者睡眠质量有效改善并将患者不良情绪有效缓解,可临床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放疗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行为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100例老年住院患者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观察睡眠质量,通过评估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系列睡眠护理干预。结果78%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睡眠行为障碍,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睡眠行为障碍改善明显。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差,护理上实施有效的措施及针对性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睡眠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睡眠质量,探讨影响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科接受规律透析的患者100例,其中MHD患者60例,CAPD患者40例,随访1年,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问卷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比较患者的生化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等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血红蛋白(HGB)、甲状旁腺激素(PTH)等生化指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MHD组随访1年时较基线比较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血磷、钙磷乘积较前升高(P<0.05),尿素、肌酐、尿素清除指数(Kt/V)较前降低(P<0.05);CAPD组随访1年时较基线比较HGB、ALB、血磷、钙磷乘积较前升高,肌酐、Kt/V较前降低(P<0.05);CAPD组与MHD组基线比较Kt/V升高(P<0.05);CAPD组与MHD组随访1年时比较HGB、Kt/V升高,ALB、血磷、钙磷乘积、PTH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HGB(OR=0.839,P=0.000)、HGB(OR=1.144,P=0.009)、血磷(OR=0.000,P=0.000)、PTH(OR=0.987,P=0.034)是与患者睡眠障碍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下降,年龄、HGB、血磷、PTH可能是患者睡眠障碍危险因素,须加强对此的识别和控制,以改善患者睡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流产术后临床综合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9年01月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新户中新卫生院妇产科接收的流产术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对照分组,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结果:观察组PSQI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流产术后患者,临床加强综合护理,能够减轻其焦虑情绪,进一步提高其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普及。

  • 标签: 流产 术后 综合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并给予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部收治的78例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研究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住院部 睡眠质量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孕妇孕早、中期睡眠质量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孕妇睡眠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CPWCS)孕早、中期孕妇数据。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特征、怀孕意向、健康相关行为、抑郁和睡眠质量信息。描述孕早期、孕中期睡眠质量并比较其在不同人群特征下的分布情况,logistic回归探究孕早、中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 618名孕妇,孕早、中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8.2%和28.7%;13.0%的孕妇在孕早、中期持续存在睡眠障碍,15.2%的孕妇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质量差、入睡时间长、存在睡眠障碍、日间困倦是我国孕妇睡眠的主要问题。孕早期规律饮食(OR=0.75,95%CI:0.62~0.92)、孕期在业(OR=0.84,95%CI:0.71~0.99)是孕妇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孕妇年龄≥30岁(OR=1.19,95%CI:1.03~1.37)、孕早期被动烟草暴露(OR=1.18,95%CI:1.02~1.36)、抑郁症状(OR=2.25,95%CI:1.95~2.61)是孕妇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孕妇孕早期、孕中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部分孕妇存在孕早、中期睡眠质量下降或持续存在睡眠障碍的情况。关注高龄孕妇、鼓励孕妇规律饮食、减少被动吸烟,减轻抑郁症状可能有助于孕妇睡眠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妊娠 孕早期 孕中期 睡眠质量 匹斯堡睡眠指数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结果经过6周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睡眠障碍大幅减轻(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脑梗塞患者 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190例内科住院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组的总失眠率和睡眠时间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对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内科患者 睡眠质量 干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患者晚间睡眠质量状况及睡眠障碍的诱发因素。方法通过PSQI量表、自制问卷,对110例呼吸内科患者展开调查。结果住院时长、疾病因素及心理状况等占比分别为66.36%、70.00%等;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依次为睡眠时间不当、疾病、长期卧床、病房环境、心理及外界噪声,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多数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均有睡眠障碍,临床需采取针对性对策,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呼吸内科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铜砭刮痧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我院收入的8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40例与参照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片药物治疗,研究组单纯采用铜砭刮痧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眠患者应用铜砭刮痧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铜砭刮痧 失眠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家庭病床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ghs1eepQualityIndex,PSQI),对57例治疗5个月的社区家庭病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社区家庭病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药物和睡眠质量总分上有相关性。结论护士通过整体护理手段,应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从而提高社区家庭病床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社区家庭病床 睡眠质量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全球有1/3人失眠,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已成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内心和谐是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调控主观思想行为符合客观实际的人生管理能力。定量研究证明:内心和谐与睡眠质量正相关,内心和谐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根本措施,可以通过十大措施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内心和谐 睡眠质量 病由心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产科住院的220例剖宫产术后初产妇,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调查。结果220例剖宫产术后初产妇中,91例存在睡眠问题,占比为41.36%,初产妇与正常成人PSQI测量值比较明显偏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疼痛与术后感染为剖宫产术后初产妇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胎儿健康状况与睡眠环境为睡眠质量保护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初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产后疼痛、感染直接影响到睡眠质量,而胎儿健康状况与住院环境也对初产妇睡眠质量产生明显影响,故可针对以上因素对初产妇进行干预,以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初产妇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临床失眠患者的数据分析,探究各因素对人体的睡眠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和Delphi法筛选得到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并分析其相关性,来研究不同因素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制定合理的睡眠计划。

  • 标签: Pearson相关性 Delphi法 失眠 睡眠质量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睡眠质量和ICU记忆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重症监护记忆工具和ICU睡眠评估表对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ICU治疗后生存者79例,于转出ICU的3~7天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患者在ICU病房住院期间的总体睡眠质量平均分为6.54±2.51,睡眠质量与ICU环境安静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有77.2%的患者存在事实记忆,78.5%的患者存在感觉记忆,16.5%的患者存在妄想记忆,感觉记忆、妄想记忆与睡眠质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P<0.05),事实记忆与睡眠质量之间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患者在ICU的睡眠状况总体欠佳,部分患者存在妄想记忆,临床实践中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患者对时间、空间、人物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事实记忆。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睡眠 创伤性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实施心理疏导,争取家庭朋友的支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及环境,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满足病人的睡眠习惯及合理应用镇静剂,并对于两组病人入院时、入院后1周、出院时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价和比较。结果睡眠质量PSQI积分入院时为(8.39±3.52)分,介于正常人群与失眠症患者之间,其中>7分者占81.7%;干预相当与对照组而言,PSQI积分明显下降。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通过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极大的改善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人 睡眠质量 PSQI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该院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运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研究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行运动疗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还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生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预后,值得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运动疗法 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