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潜艇官兵长航后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部分潜艇官兵长航后进行调查,并对其中部分官兵检测某些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长航后32名潜艇官兵(研究组)与66名备航潜艇官兵PSQI(对照组)分值比较,研究组PSQI总分[(6.81±2.64)分]、睡眠质量[(1.68±0.65)分]、睡眠效率[(2.11±0.6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88±3.12)分、(0.85±0.70)分、(0.94±0.12)分](P<0.01),入睡时间[(1.57±1.23)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92)分](P<0.05);长航后PSQI总分与SSRS的主观支持(SS)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SSRS余项无相关(P>0.05),与EPQ-E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N、L分无显著相关(P>0.05);与LDL-L、GGT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潜艇官兵长航后睡眠质量有显著下降,睡眠质量与个性和血清生化指标关系密切,对此提出加强睡眠健康管理应对措施。

  • 标签: 潜艇官兵 睡眠 个性特征 社会支持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军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项目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昆明军队干休所122例老干部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22例老干部PSQI平均得分(6.0±3.6)分,睡眠障碍44例(36.07%),睡眠质量一般52例(42.62%),睡眠质量好26例(21.31%)。影响睡眠的因素依次为再入睡困难、夜间如厕、夜间易醒或早醒、入睡困难等;老干部患慢性病4种以下和4种以上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8.18%和50.75%。结论昆明军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睡眠障碍患病率较高,应针对性的纠正影响睡眠质量的不良因素,积极治疗老干部的慢性疾病,提高老干部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睡眠质量 离休老干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4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入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睡眠质量分为睡眠质量良好组和睡眠质量不良组,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入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睡眠质量不良组PSQI得分明显高于睡眠良好组(P<0.05),睡眠质量不良组占比高于睡眠质量良好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得出,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单因素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夜间治疗及经济负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及夜间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自评得分明显高于健康同龄人(P<0.05)。结论与同龄健康人比较,重症肺炎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降低,咳嗽、胸痛、夜间治疗及呼吸困难是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结合影响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进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重症肺炎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理活动,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适当的睡眠能够让机体充分休息,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持正常生活状态的基本前提1。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各种障碍。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及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2,其身体处于危机状态,心理层面上也面临着较大压力3。长此以往,其睡眠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此,本文对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作为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参考依据。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睡眠质量管理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部新兵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抽取某部新兵120名,应用心理CT系统调查睡眠质量,同时与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在120名新兵中,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5.0%(18/1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某部新兵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个性问题,心理防御不良和应激事件(P<0.05)。结论某部新兵的睡眠质量还存在一定不足,个性问题,心理防御不良和应激事件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要积极进行预防性管理。

  • 标签: 某部新兵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心理防御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结果实验组研究对象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P=0.021)。结论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肝硬化患者睡眠质量水平。

  • 标签: 肝硬化 心理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足浴组各32例,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西药组每晚睡前服用舒乐安定(艾司唑仑)2mg,足浴组在每晚睡前接受中药足浴,连续干预7d。分别于干预前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评两组睡眠质量,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足浴组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低于同期的西药组(P〈0.05,P〈0.01);西药组的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和总分较同组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足浴组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中药足浴能明显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中药足浴 中风 失眠
  • 简介:观察经络刺激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将98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基础病治疗、睡眠卫生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选择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胆经头部诸穴于每天15∶00~16∶00以及20∶00~21∶00进行循经梳头,每次3分钟,8周为1疗程。结果:同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实验组睡眠质量、入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和PSQI总体得分,以及对照组的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和PSQI总体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眠时间及PSQI总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65.90%,对照组有效率为42.22%,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的经络刺激有利于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经络刺激 失眠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共 112例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骨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创口愈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骨折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3例骨科术后住院手术病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61例)和干预组(62例),对照组进行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每位患者配备责任护士,针对性的增强心理干预、睡眠卫生指导、疼痛指导、松弛疗法、音乐疗法、物理诱导睡眠睡眠行为干预等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1(PiltsburghSleepQualiLyIndex,PSQI)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睡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各项睡眠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患者进行相对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骨科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保胎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180例孕妇进行研究分析,选择PSQ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同时选择SAS(焦虑自评量表)调查其焦虑情况,选择孕妇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并将其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将常规护理组定为对照组,护理干预组定为观察组,执行临床随访调查,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之间的差异,分析对孕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孕产妇护理前PSQI及S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住院保胎孕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其睡眠质量,改善负面情绪,保障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保胎孕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高等教育医学生就业压力情况,探讨就业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寻求有效途径改善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为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本地区一所医学院校某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进行整体抽样调查,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就业压力情况。结果就业压力在医学生中比较普遍,对学生的睡眠质量有一定影响,应采取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措施帮助学生积极应对,维系医学生身心健康。

  • 标签: 医学生 睡眠质量 就业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睡眠障碍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PSQI评分>7分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7分者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老年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内科住院患者 睡眠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与口服艾司唑仑改善睡眠,观察组增施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前与护理2周后睡眠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入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总时间以及PSQI总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康复期伴有睡眠障碍患者实施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干预护理 脑卒中 康复期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脚癣对其睡眠质量产生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1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宣传教育,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睡眠质量。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药物、睡眠时间以及日间功能障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宣传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宣传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高三学生的睡眠质量和梦及噩梦的频率,探讨高中学生梦频率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梦频率评估问卷(DRF),对54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高三应届毕业和复读学生与高一学生的睡眠质量及梦频率,分析高中学生的睡眠质量与梦频率间的关系.结果高三应届毕业学生和复读学生PSQI总分[分别为(6.80+2.17)分和(6.83+1.97)分]均高于高一学生[(5.88+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复读学生梦和噩梦频率高于高一学生和高三应届学生.相关分析显示,高中学生PSQI总分与PSQI梦频率评分(r=-0.284,P〈0.001)和噩梦频率评分(r=-0263,P〈0001)均呈负相关.结论高三毕业生睡眠质量较差,提示对高三学生应关注其高考应激,改善睡眠质量.高中生梦和噩梦频率与睡眠质量存在关联,梦意识加工的意义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高中生 睡眠质量 梦频率 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