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国内用于诊断慢性肝功损害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很多,但对其诊断效率进行客观评价的研究并不多。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诊断性能指标对常用的7项血清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肝硬化组(n=81)、慢性肝病组(n=43)和健康对照组(n=30)的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胆碱酯酶(ChE)等7个生化指标,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价各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不同肝病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慢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ALB、ChE显著下降,AST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下面积ALB最高,ChE次之。7项指标中Ch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93.8%和83.7%;诊断准确率ChE最高,达90.3%,ALB次之,为89.5%。结论:临床常规的7项生化指标中,ALB和ChE最能反映肝硬化特别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损害程度。

  • 标签: 肝疾病 血清学 评价研究 ROC曲线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保存条件对肝功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住院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样,分离血清后测定肝功指标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并将标本保存在4℃、25℃条件下,分别复检1h、24h、48h及72h及96h肝功指标,对比各项指标差异性。结果肝功指标在4℃与25℃不同条件下1h及24h测定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与25℃条件下48h以后值72h及96h结果与1h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4℃与25℃不同保存条件下肝功指标变化显示25℃变化显著大于4℃。结论血液标本保存在不同条件对肝功测定结果具有较大影响,4℃及25℃保存下24h内肝功测定结果稳定可靠,24h后测定结果无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标本 保存条件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检验结果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肝炎肝硬化患者4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对其展开肝功检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总胆汁酸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白蛋白水平较健康组低(P<0.05)。结论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 临床检验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检验结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78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血清胆固醇(CHO)、总胆汁酸(TBA)与白蛋白(ALB)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CHE活性、CHO、TBA、ALB水平较对照组,除总胆汁酸较对照组偏高外,其余指标均低于后者(P<0.05)。观察组Child-PughA、B、C级CHE、CHO、ALB均有显著下降,各级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中,可通过检测肝功各指标的方式,来深入了解患者肝组织的实际受损程度,用于辅助判定肝硬化的发展情况、严重程度及预后。

  • 标签: 肝硬化 肝功能 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于探索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方法 对收治的 32 例确诊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 32 例药物性肝炎患者 年龄以 19 ~ 59 岁为主,占 58.36 %。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功损害的几率可达 15.36 %;抗结核治疗前有转氨酶和 (或)胆红素升高的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功损害可达 36.65 %、 22.02 %,明显高于平均发病率 8.03 %。发生时间多为 8 ~ 14 d 。预 后多良好。结论:对于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要对肝功进行检测,要减少肝功损害的发生。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肝 功能异常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对肝功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将其分成非溶血标本组和溶血标本组各50例,利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液标本的肝功各项代谢指标,对比分析两组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溶血标本组的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红素(TBIL)浓度显著低于非溶血标本组(P<0.05);溶血标本组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显著高于非溶血标本组(P<0.0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后会对肝功检测准确性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所以在检测肝功时,要通过合理的措施来防止血液标本发生溶血,这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 标签: 溶血标本 肝功能检测 准确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肝功 8 项新指标在诊断肝炎 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34 例肝炎 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 组, 另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 34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 均接受肝功生化指标实验室检查, 并比较两组的亮氨酸氨基肽酶 (LAP)、 N-乙酰 -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α-L-岩藻糖苷酶 (AFU)、甲胎蛋白 (AFP)、谷氨酸脱氢酶 (GLDH)、腺苷脱氨酶 (ADA)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 (ASTm)、前白蛋白 (PAB)等 肝功 8项新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LAP 、 NAG 、 AFU 、 GLDH 、 ADA 、 ASTm 以及 AF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AB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肝炎 肝硬化患者机体 肝功指标异常, 其中 LAP、 NAG、 AFU、 GLDH、 AFP、 ADA、 ASTm和 PAB等肝功 8项新指标均明显异常。检测 肝功 8项新指标可以 作为临床评估肝硬化疾病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肝功能 8 项新生化检验项目 肝炎 肝硬化 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肝功、血脂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体检诊断的116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体检的11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肝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含量(GLU)。结果脂肪肝组ALT、AST、GGT、TBIL、TC、TG、LDL-C、GLU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血脂及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对脂肪肝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功各项指标检查对于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我中心2009年8月~2011年8月肝硬化患者55名为A组治疗组,并选择健康对象33名为B组对照组,分别对A、B组对象血清总胆汁酸、胆固醇、白蛋白等指标检测。结果经检测,A组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和白蛋白均低于B组对象,并随着肝功ChildPugh分级增高而递减,血清总胆汁酸高于B组,随着Child分级增高递增。结论对患者血清总胆汁酸、胆固醇、白蛋白等指标检测,有利于更好的诊断和治疗肝硬化。

  • 标签: 肝功能检查 肝硬化 临床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乌司他丁对肝功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Tid),疗程均为一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指标包括ALT,AST。结果治疗组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肝功保护有明显疗效。

  • 标签: 乌司他丁 肝功能保护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为多种病因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的弥漫性损害。到了失代偿期病人自觉症状已经很明显,腹泻与便秘交替,腹胀、腹痛、消瘦、面色晦暗、黄疸、出血、胸水、腹水等。除了合理药物治疗外,如何加强护理,合理指导饮食调理,加强健康教育是减缓疾病加重甚至是死亡的关键之一。

  • 标签: 肝硬化 失代偿期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丰诺安治疗急危重病肝功损害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应用丰诺安治疗40例急危重病肝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丰诺安后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有明显好转,P<0.05;球蛋白(GLB)、白/球(A/B)、直接胆红素(DBIL)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丰诺安可改善急危重病患者肝功.

  • 标签: 治疗 急危重病 肝功能损害 危重病患者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检验科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月之间收治 104例肝功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抽取 4ml的血液标本,分别对血液标本实施溶血和未溶血处理,两组标本应用相同方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准确性。结果 溶血标本组观察对象碱性磷酸酶、胆红素、总直接胆红素、 γ-谷氨酰转肽酶等肝功指标结果均显著低于未溶血标本组,而其白蛋白、总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肝功指标结果则明显高于未溶血标本组( P<0.05)。结论 对标本实施溶血处理,会对患者的肝功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降低肝功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标本 肝功能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以及肝功指标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确诊的脂肪肝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无脂肪肝的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比值以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结果对照组TC、TG、LDL-C、HDL-C、ALT、AST、AST/ALT比值以及GGT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脂及肝功指标均存在异常,检测上述两项指标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脂肪肝 血脂 肝功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择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受检人员10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溶血处理后检测肝功,对照组则直接开展肝功检测,对比组间肝功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AST、TP、Alb数值高于对照组,但γ-GT、DBil、ALP及TBil数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肝功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十分明显,故临床检测中应采用有效手段方式溶血事件产生。

  • 标签: 溶血标本 肝功能 检验准确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功检验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选收集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随机抽选32例同时段内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者设为对照组。结果在本次研究检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的健康者,观察组肝炎肝硬化患者检验指标中总胆汁酸及谷氨酰转肽酶明显较高,但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及血清白蛋白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者。结论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检验的检测,可以将肝脏的受损程度充分反映,对于病情的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将该检测水平作为对肝炎肝硬化的有效诊断指标。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