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的护理效果,研究连续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采用连续干预的护理方式的患者出现并发症概率较小,患者受到的痛苦也较少,所以可以采用连续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连续护理可以帮助老年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极大地缓解痛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连续护理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连续性干预护理 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技术在脓毒症患者连续血液净化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8例脓毒症人员。参照组应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技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改善优于参照组,实施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优于参照组,实施对比,两组存在一定差距(P<0.05)。结论对脓毒症患者实施连续血液净化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价值高,可提高患者凝血功能,而且治疗安全高,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脓毒症 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技术 连续性血液净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率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08例作为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各5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增加连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运动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率。结果出院6个月观察组运动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有明显的作用,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膜透析患儿家属中的影响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选取2016年1月—6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肾脏内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20例患儿的家属,采用口头讲解,图文展示,工休座谈会,视频放映等系统性健康教育模式对腹膜透析患儿家属进行培训,并由腹膜透析专科护士对患儿家属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考核。结果2016年1~6月健康教育前患儿家属的专科知识掌握率为76%,腹膜透析操作熟练率为74%,并发症知识掌握率为70%,通过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患儿家属的专科知识掌握率为100%,腹膜透析操作熟练率为96%,并发症知识掌握率为98%,(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膜透析患儿中具有重要意义,保证了腹膜透析顺利进行,提高患儿及家属的自护能力。

  • 标签: 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 系统化 患儿家属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对6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3F-36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身体疼痛、心理健康等各方面3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高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3F-36量表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肾衰竭 并发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肾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PDCA循环护理。观察两组护理6个月内,腹膜炎的发生率、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率、堵管的发生率、心血管合并症等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腹膜炎、导管移位以及堵管发生率分别为6.8%、0%、0%,明显为低于对照组的26.4%、8.8%、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腹膜透析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常见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腹膜透析 PDCA循环护理 相关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0%浓钠和洁悠神用于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护理的效果方法筛选60例腹膜透析病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使用10%浓钠和洁悠神,对照组A使用百多邦软膏和无菌敷料,对照组B使用安尔碘溶液和无菌敷料。记录各组病例导管出口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照组A、对照组B。结论10%浓钠和洁悠神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护理方面效果明显。

  • 标签: 腹膜透析 导管出口 护理 10%浓钠 洁悠神
  • 简介:腹膜透析是最早使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案。但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且微炎症与营养不良有密切关系。微炎症状态是肾衰竭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但并未出现感染情况的状态。

  • 标签: 微炎症状态 透析患者 腹膜透析 左卡尼汀 心功能 慢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经过对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10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选择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肾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可以明显地改善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以及肾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急性肾衰竭 微炎症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依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依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通过访谈提炼为3个主题(1)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对疾病的主观重视程度、认知程度及个人生活态度方面;(2)社会及家庭因素影响,包括患者面对的生活工作压力、家庭经济情况及家人的关怀支持情况;(3)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指导情况,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对患者的督导情况及与患者合作关系。结论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的依从,应重视患者自身因素、社会及家庭因素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等对患者依从的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依从性 质性研究 健康教育 规律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边远山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长期在我科随访的8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及本地区气候条件制定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腹膜透析相关知识和操作考核得分情况、血压情况、腹膜炎发生情况、隧道及出口处感染情况。结果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的病人腹膜透析相关知识问卷得分提高(P<0.05),操作考核得分提高(P<0.05),相关腹膜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隧道口感染率降低(P<0.05);出口处感染率降低(P<0.05),实验组血压控制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边远山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操作的依从,降低患者隧道口感染及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边远山区 居家腹膜透析 感染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而试验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参照组,且试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竭行腹膜透析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期间长期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方法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组患者,选取同期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78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尿生化、残余肾功能、透析的充分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检测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透析龄显著短于对照组,透析时的血清肌酐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eGFR水平和尿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透析时间越长,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越低,操作由患者自己操作的生存质量最高,保姆操作的生存质量最低;患者的并发症越多,尿蛋白浓度越高,生存质量越低。结论长期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随透析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操作者、透析时的并发症情况和尿蛋白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α-酮酸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20例,两组均在腹膜透析基础上采取控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另给予复方α-酮酸口服,3次/天,连用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临床疗效,分组记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并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主观营养评估(SGA评分)差异,设定SGA评分为因变量,Hs-CRP为自变量,观察营养状态与微炎性状态的相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2=2.294,P=0.130);治疗后观察组Hs-CRP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ALB、HGB均显著上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SG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SGA评分作为因变量,设定Hs-CRP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Hs-CRP与SGA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22,P=0.000),即Hs-CRP越高,SGA评分越低,患者营养状况越差。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炎性状态,且微炎性状态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有相关,复方α-酮酸辅助治疗可增强肾病患者干预疗效,并对微炎性状态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因此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可能使腹膜透析患者预后获益。

  • 标签: 复方Α-酮酸 腹膜透析 微炎性状态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诱发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虽然由糖尿病引发终末期肾病患者经腹膜透析死亡率已大幅下降,该方式下的死亡率仍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目的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各项临床指标,,为提高糖尿病诱发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法研究,抽取从XX市XX医院信息数据库收集终末期肾病患者病历信息,筛选病历,并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和非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统计。结论相对于非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更易患上营养不良、水肿、微炎症及腹膜炎等并发症。临床可通过改善患者营养情况,控制好患者血糖水平,阻断微炎症及降低腹膜感染率来提高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检查在鉴别结核腹膜炎与感染腹膜炎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去年接诊的结核腹膜炎与感染腹膜炎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20名患者,分为两个实验组,实验一组是结核腹膜炎患者20名,实验二组是感染腹膜炎患者20名。采用双源CT对两个实验组的病人进行检查,分析两组的病人双源CT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两组患者双源CT检查结果分析首先,发现两组患者肤水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患有感染腹膜炎的患者的腹水量比较多,而患有结核腹膜炎的患者肤水量比较少;其次还有结核腹膜炎患者的壁层腹膜大都是均匀增厚的,而感染腹膜炎患者的壁层腹膜大都是表现出结节增厚;最后两类患者的大网膜都存在着明显污迹样变化,出现增厚的情况,且淋巴结体积都明显增大。结论对于鉴别结核腹膜炎和感染腹膜炎,双源CT有着明显的作用,患者的腹水量和壁层腹膜外双源CT结果中都存在明显区别。

  • 标签: CT检查 结核性腹膜炎 感染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