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语言信号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外露显示,有时候甚至是下意识的,它具有独特的可靠性、隐喻性、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医疗和护理的实践中,语言沟通有时显得特别重要。

  • 标签: 沟通 形式 应用
  • 简介:【摘要】创伤性昏迷患者是急诊抢救的主要患者类型,昏迷发病机制与疾病因素有关,寻找昏迷病因较为困难,需要急救医生有丰富的抢救经验,并对患者昏迷状况进行准确判断,才能够帮助患者脱离昏迷状态,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临床研究中,对于创伤性昏迷患者发病机制、抢救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已经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对于临床创伤性昏迷患者抢救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文章将从发病机制、抢救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成果综述,旨在促进临床急救水平提升。

  • 标签: 急诊抢救 昏迷患者 非创伤性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与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22例)和手术组(18例),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和“8”字绷带外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SPAD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4.5%)均低于手术组(38.9%),优良率(90.9%)高于手术组(72.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骨骨折的治疗应结合患者个体状况,相对而言,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锁骨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分娩期间采取药物镇痛方式对其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有80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采取药物镇痛干预,研究组采取药物镇痛干预,重点比较产程时间以及分娩结局。结果:产程时间方面,研究组产程时间均较少,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疼痛评分较低,自然分娩率较高,产后出血量较少,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药物镇痛方试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建议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非药物镇痛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米司酮片属于阻断妊娠的药物,多用于怀孕49天以内的妊娠。使用之前需要看医生做B超检查,身体没有重大系统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服用米司酮片两天,胎儿已经死亡,但没有排出体外。第三天早晨起来,空腹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可以促进子宫收缩,把妊娠囊排出体外,以免出现意外情况,比如孕囊残留、流血过多,要及时清宫处理。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 临床 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惩罚敏感性在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间的作用。方法:使用相关量表对区域内2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量表测定,分析相应结果。结果: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惩罚敏感性与NSSI之间呈两两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消极认知情绪、惩罚敏感性易加强父母心理控制,使得NSSI发生情况提升。

  • 标签: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惩罚敏感性 父母心理控制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吉替尼片治疗的基础上,对病发脾虚痰湿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联合实施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脾虚痰湿型小细胞肺癌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2—2022.06,样本共计6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34例)提供吉替尼片治疗,实验组(34例)基于参照组予以纳入对象吉替尼片联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比对组间瘤体控制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症状缓解率(44.12%)相比参照组(20.59%)要高(P

  • 标签: 吉非替尼 脾虚痰湿型 六君子汤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探究面对职业危害的防护对策。方法选取我市10所综合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8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职业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对比防护对策制定前后的职业危害认知评分以及职业危害防护行为评分。结果制定后的职业危害认知评分以及职业危害防护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制定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还有待提升,职业防护行为也急需加强。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风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立足现阶段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实践,充分检索有关文献资料,对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应加以防范。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主要来自于工作压力、生理危害、物理风险和化学风险,应通过规范操作、科学管理、自我防护等措施来降低职业危害对护理人员的不利影响。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职业危害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详细分析本院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水平,从而有效降低感染几率。方法 以我院近几年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重要资料参考,分析现状,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 :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非常淡薄,执行率较低,没有深入了解自身操作期间携带病菌情况。结论: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非常重要。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注意手部卫生,深刻意识到手部卫生的重要意义,提高洗手依从性,尽量防止手部接触引起的感染,减少医院感染率。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 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公立医院日益为“名不副实”而尴尬。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其中,人事制度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自1995年启动全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来的难点之一。

  • 标签: 公立医院 人事改革 人员安置 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人事制度改革 分配激励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方法:于 2020年 1--3月,选取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护理人员 60名,采用心理问卷对所有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分析调查结果及原因。结果:本组 60名护理人员中 54名出现心理问题( 90.0%),其中恐怖 55名、焦虑 47名、抑郁 4名、名际关系敏感 24名、强迫症状 11名、躯体化 14名。导致心理应激产生的原因主要为担心自己、朋友或家人被感染;任务繁重、工作疲劳等十项。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大多数护理人员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应激,且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医院需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干预,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和负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护理人员 心理状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安全造成影响。在此其中,做好手卫生为当前广泛认可的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但值得说明的是,从现如今国内外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面来看却不容乐观。对医务人员手卫生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含医疗机构个人群体等等几个方面。手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依照现如今医疗机构现状和需求进行。同时也应当针对依从性影响因素提出与之相应的干预举措。对此本文分为3个部分,全面分析院内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 标签: 手卫生 医务人员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艾滋病的迅速蔓延,护理人员因工作的特殊性,常常直接与HIV/AIDS患者接触,因此艾滋病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暴露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艾滋病对护理人员所造成的职业暴露,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旨在把艾滋病对护理人员所造成的职业暴露降到最低,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的顺利高效。

  • 标签: 艾滋病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医院财经人员培训及需求现状,为提升医院财经人员队伍素质提供建议。方法对北京市医院财经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6.15%的人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超过半数的财经人员未获得任何专业技术职称;94.48%的人员仅接受过1次或未接受过任何培训;88.43%的财经人员对培训有需求;需求内容集中在Excel数据处理、财会基本技能、财务管理、沟通技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期望的培训形式分别是课堂讲座、参观学习和网络课程。结论医院主管部门应重视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培训计划方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财经人员结构。医院应转变管理观念,重视财经工作发展;加强人才管理,引进高学历人才;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 标签: 财经人员 培训需求 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