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鏡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临床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早期NSCLC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依据不同术式分成对照组(58例)与研究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研究组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放时间、术后24hVAS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中,功能状况、情感状况、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能提高早期NSCLC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预后佳,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米司酮配合化疗药在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于我院产科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的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米司酮配合化疗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药物治疗,两组在年龄、病因等因素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为(932.4±27.6)U/L,治疗后为(56.8±5.7)U/L,对照组治疗前为(985.2±32.9)U/L,治疗后为(89.5±7.3)U/L,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司酮配合化疗药在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抑制滋养细胞增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化疗 侵蚀性葡萄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X线平片及CT鉴别诊断骨化性纤维瘤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化性纤维瘤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盲选方法将纳入的40例骨化性纤维瘤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检查,给予研究组采用X线平片及CT检查;比较分析两组的检出率。结果两组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经过单一采用X线平片检查或者采用X线平片及CT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检出率80.00%(16/2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检出率100.00%(20/20),P<0.05,差异显著,提示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X线平片及CT鉴别诊断骨化性纤维瘤可以有效提高检出率,可以得到早期对症治疗,从而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鉴别诊断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非骨化性纤维瘤 X线平片 CT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小细胞肺癌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6月15日-2017年6月18日收治的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对照组---30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VAS评分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小细胞肺癌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微创、伤口小、安全高等优势,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 非小细胞肺癌 单操作孔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布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痛风性肾病(中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痛风性肾病(中期)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患者使用别嘌醇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使用布司他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71.4%;联合组患者血尿氮素、血肌酐、血尿酸及24h尿蛋白排泄率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痛风性肾病(中期)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有效的降低了血尿氮素、血肌酐、血尿酸及24h尿蛋白排泄率,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非布司他 前列地尔 痛风性肾病(中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司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结论米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或反应,有且在用药停止后自行消失,安全性极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宫外孕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胃镜下钛夹治疗曲张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2例曲张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胃镜下进行钛夹止血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2例曲张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胃镜下钛夹治疗分别放置1~5枚后,均成功止血(100%)。结论在胃镜下放置金属钛夹治疗曲张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非曲张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 金属钛夹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ⅢA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ⅢA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淋巴结清除数(29.8±4.6)粒多于对照组的(23.6±8.2)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纵隔转移率10.00%、复发率38.33%均低于对照组的26.67%、5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可知,两组存活1年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3、5年率61.67%、48.33%均高于对照组的43.33%、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A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可有效控制纵隔转移和复发,提升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治疗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的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内镜下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治疗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能够有效的止血,提升患者康复效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内镜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期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8例急性期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总分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治疗7、4、21d后NIHSS总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NIHS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1%(3/44),低于对照组的20.45%(9/44)(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期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临床疗效显着,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心源性脑梗死 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小儿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根据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对比,有突出性的差异(P<0.05)。结论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抵触情绪,充分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儿科整体护理质量,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 儿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放疗方案比较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90例我院从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全脑放疗40Gy+局部转移灶加量至60Gy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单纯局部转移灶IMRT放疗60Gy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卡氏评分情况、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局部转移病灶IMRT放疗方法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4灶)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且1年生存期无差异,神经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放疗方案 临床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尿酸痛风患者给予布司他辅助治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2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80例高尿酸痛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布司他组(布司他治疗,40例)和别嘌呤组(别嘌呤醇片治疗,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尿酸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1.2±132.5)μmol/Lvs(816.9±164.0)μmol/L,P>0.05;治疗1、2、3个月布司他组患者尿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别嘌呤组(543.1±53.1)μmol/Lvs(653.7±49.8)μmol/L,(351.3±36.8)μmol/Lvs(511.2±49.8)μmol/L,(311.6±40.7)μmol/Lvs(423.7±38.2)μmol/L,P<0.05。布司他组患者疗效显著于别嘌呤组95.00%vs.75.00%,P<0.05。布司他组患者关节疼痛、肾功异常发生率低于别嘌呤组2.50%vs17.50%,0.00%vs15.00%,P<0.05。结论高尿酸痛风患者给予布司他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尿酸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较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高尿酸 痛风 非布司他 别嘌呤醇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之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共计48例,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肌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包块直径以及血β-hcG水平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7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给予米司酮加用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其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行相关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达比加群酯对瓣膜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CHADS2评分≥1分的140例瓣膜病房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达比加群酯治疗)和对照组64例(华法林治疗),观察1年中脑栓塞、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他部位动脉栓塞及各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缺血性卒中1例,对照组发生缺血性卒中和TIA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比3.13%,P=0.46);观察组各种出血的发生率低于较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1.32%比6.25%,P=0.12)。结论达比加群酯预防瓣膜病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不劣于华法林。

  • 标签: 达比加群酯 非瓣膜病房颤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杂性与复杂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根据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分为复杂性组与复杂性组各25例,入选的50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期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预后效果。结果与复杂性组相比,复杂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冲洗率、腹腔脓液引流量、引流率等指标均明显较小(P<0.05);而在下床时间、肛门通气时间、腔内脓肿率、肠梗阻率、感染率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杂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治疗时间长,手术较为复杂,预后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复杂性阑尾炎 非复杂性阑尾炎 腹腔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肉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72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宫外孕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米司酮组采用口服米司酮保守治疗;甲氨蝶呤组采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宫外孕治疗总有效率;腹痛、包块、出血消失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低时间;治疗前后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结果甲氨蝶呤组患者宫外孕治疗总有效率比米司酮组高,P<0.05;甲氨蝶呤组腹痛、包块、出血消失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低时间比米司酮组短,P<0.05;治疗前甲氨蝶呤组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905.25±210.13U/L和米司酮组905.31±210.72U/L相似,P>0.05。甲氨蝶呤组治疗后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93.55±12.21U/L比米司酮组156.24±20.59U/L低,P<0.05。结论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相对于口服米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更好,可更快促进症状消退和促使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肌肉注射甲氨蝶呤 口服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宫外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88例患者分为培美曲塞组(n=44)和多西他赛组(n=44),对所有培美曲塞组患者实施培美曲塞+顺铂治疗,对所有多西他赛组患者实施多西他赛+顺铂治疗,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培美曲塞组患者病情控制率与多西他赛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培美曲塞组患者脱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与多西他赛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疗效优良,且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 顺铂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对原发扁桃体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原发扁桃体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AnnArbor分期,Ⅰa期为22例(44.90%),Ⅰb期为6例(12.24%),Ⅱa期为14例(28.57%),Ⅱb期为2例(4.08%),Ⅲa期为3例(6.12%),Ⅲb期为1例(2.04%),Ⅳa期为1例(2.04%)。病理类型,B细胞来源40例,占81.63%,T细胞来源9例,占18.37%。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4%、81.63%、73.47%。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肿瘤数目、首次治疗疗效、国际预后指数(IPI)均为原发扁桃体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IPI是原发扁桃体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扁桃体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较好,IPI是重要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扁桃体 预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慢性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中应用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124例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于综合方式模式中,在实施前后予以问卷调查,对比实施前后居民情况。结果实施后居民疾病知晓率等相关指标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2016年6月收缩压为(120.55±6.24)mmHg、舒张压为(76.55±1.93)mmHg,2017年6月分别为(120.7±7.56)mmHg、(74.7±3.66)mmHg,实施后研究对象的血压水平略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应用于社区慢性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的效果显著。

  • 标签: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综合防治 健康管理 疾病管理技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