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不稳定原因,维护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活力。降低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规范聘用护士招聘制度,提高聘用护士福利待遇,加强聘用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及人性化管理等有效措施。结果聘用护士的福利待遇,职业压力等影响护理队伍稳定。结论有效的管理措施能降低聘用护士的流失,稳定护理队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 标签: 合同制护士 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助产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市三所妇产医院中助产护士32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展开压力源调查分析,而后统计调查结果。结果压力源调查显示高风险职业压力,工作量大,晋升及深造机会少,感觉社会地位低,职业暴露机会大,专业知识技能缺乏,专业局限发展空间少,噪声等为影响助产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缓解助产护士的心理以及社会压力,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保证助产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助产护士 心理健康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的管理,对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手术间责任制手术室护理人员专科分组,确定负责和辅助人员,对于专业化固定,实行专业化手术配合。结果,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能保质保量完成逐年增加的手术量,结论手术室人员的相对固定有助于提高手术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相对固定 专科化 体会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防护意识,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综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面临的职业危害,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与措施,重点明确了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强调了改变不良操作效习惯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以便对护理人员锐器伤的防护起一定得指导作用。

  • 标签: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工作时间≥2年的护理人员,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心理应激状况,分类统计心理应激状况,并作统计学分析,针对各类因素制定防御措施。结果60%的护理人员存在心理应激状态。应激源情况统计考试压力构成比(60.0%)最高,与其他因素相比,组间差异P<0.05;其次为护患矛盾构成比次之(41.67%),与其他因素相比,组间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心理应激状态,应及时采取合理方法,改变护理人员的应激状态,进而改善护理工作状态。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应激状态 防御措施 应激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本世纪以来系列医院财务人员贪污案例深入剖析,从中探索对完善医院收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益启示,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收费部门内部互相牵制制度,强化财务部门日常监督,加强审计部门独立监督,借以保障医院收费安全等建议。

  • 标签: 贪污案例分析 启示 内部控制
  • 简介:摘要保洁员是保持医院环境卫生的重要成员,但保洁员由于其个人的知识结构,认知程度,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认识不足、培训不到位、操作不规范、不按规定洗手等诸多问题,在保洁的同时,有可能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人员。根据保洁员的特点和文化认知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感染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完善工作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使保洁员能逐步理解、掌握并落实相关工作要求,使用互动奖励,评比考核等多种办法,吸引、鼓励保洁员参与培训,提高培训的依从性,明确保洁员的工作目的,确定他们的工作范围,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达到改善医院环境质量,提高个人防护能力,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

  • 标签: 医院保洁人员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方法结合检验科工作实际,分析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因素。结果医学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和化学性危害。结论医学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几率高,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积极防护措施有效减少职业危害。

  • 标签: 检验人员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离退休人员是单位的宝贵财富,他们党性强、威望高、懂政策、有经验、有很高的政治热情。在职时他们长期战斗在工作一线,有强烈的事业心。有的离退休人员退休后仍然热心单位和社会公益事业,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党、为人民、为经济社会发展再做贡献,这是他们继续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身要求,是老有所为的具体体现,应予以鼓励。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人员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制定职业暴露卡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方法职业暴露报告卡用长为13厘米,宽为10厘米的硬纸皮做成。结论医护人员面临着职业暴露的严重威胁,必须从医院管理部门着手,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 标签: 职业暴露报告卡 医护人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35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针剌伤情况,并对针剌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结果357名临床护士中有272名曾被针刺伤,发生率为77.71%。结论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操作及加强管理,可降低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

  • 标签: 护士 针刺伤 原因分析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引起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护策略。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2年—2016年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结果我院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抽血注射等操作正确防护率2.4%,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4.7%,正确洗手率17.7%,单手回套针帽40.0%,用工具分离针头29.4%,接触污物时未戴手套9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2.9%。结论应积极实施职业安全防护策略,以此来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降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通过培训使新进护士尽快适应环境和工作,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方面得到提高,减少和避免护理缺陷,保证新进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

  • 标签: 新进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赴澳门劳务人员的生存质量,为有关部门在对外劳务输出和境外管理方面制订相应管理政策,提升劳务人员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对经某澳门职介所派遣的从事酒店及服务行业的赴澳劳务人员包括躯体性功能、社会性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等8个领域共36个条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896名赴澳门劳务人员中52.1%为男性,89.4%的年龄<35岁;76.5%学历构成为高中及以上;赴澳门劳务人员主要来自广东(71.2%),52.0%赴澳门劳务人员均为已婚。赴澳门劳务人员的生理功能、生理角色限制领域、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精神健康领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身体状态的赴澳门劳务人员的生存质量进行了分析,在个别领域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赴澳门劳务人员的生活质量比较好,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身体状态的赴澳门劳务人员的生存质量的规律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对赴澳门劳务人员的整体健康水平仍应加予关注,并加强对本行业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 标签: 生存质量 劳务人员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 简介:摘要医院是病原体集中的场所,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们极易发生职业暴露。本文阐述了职业暴露和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概念,分析了可能产生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易发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和一旦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办法。本文总结,只要每一位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发生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做好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集中注意力,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职业暴露是可以避免或减少发生的。

  • 标签: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 预防体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