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间质肾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机制,研究出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急性间质肾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过程中应用免疫及制剂,停止对患者使用敏感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对于感染的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等各项指标正常。结果经过一个月治疗,42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25例患者情况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83.75%。结论及时诊断治疗是治疗急性间质肾炎的关键问题,同时要积极预防急性间质肾炎。

  • 标签: 急性间质性肾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选用经过二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物足量治疗6周以上,疗效不佳(HAMD-17评分率<50%)的患者54例随即分为2组,一组阿立哌唑片联用万拉法新(研究组)28例,一组单用万拉法新26例(对照组)。治疗8周。采用HAMD-17抑郁量表,症状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W、4W、6W、8W各评定一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17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尤以研究组为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阿立哌唑难治性抑郁增效剂万拉法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阿司匹林的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每天均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以及高危患者243例,每天用药前服用100mg阿司匹林,7天后采用比浊法使用二磷酸腺苷(APD)作为诱导剂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从而判断是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并分析与临床因素的相关。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服用阿司匹林后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与年龄呈负相关,而与ACS、体质指数以及糖尿病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ACS、糖尿病以及体质指数超过24kg/m2是影响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高龄患者对阿司匹林敏感性更强,用药前后检测血小板活性的高低对于预测阿司匹林反应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患者 阿司匹林 反应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脑膜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结核脑膜炎156例均给予结核药物3-4种联合正规抗老治疗。在脱水、镇静、激素、鞘内注药、吸氧治疗等基础上,积极给予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愈、好转149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3例。结论科学有效的结核脑膜炎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和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用药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脏损伤的临床治疗选择。方法对于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372例肝脏损伤患者的相应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372例患者当中342例治愈,死亡患者为30例。72例保守治疗患者当中存在4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治疗298例,基本手术方式为单纯缝合修补、大网膜填塞补清创加肝脏不规则肝切除、规则肝切除及其选择肝动脉结扎。结论创伤肝脏损伤伤情比较复杂,且病情凶险,需要及早治疗,严格掌握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标签: 肝脏损伤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心脏病的疾病特点,包括发病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特点,并总结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依据、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40例甲亢心脏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回顾的统计分析。结果在40例甲亢心脏病中性别比为男女(12.3),窦性心动过速占67.4%、各种心律失常占42.4%、心力衰竭占0.73%、心绞痛发作占0.57%。经过系统正规治疗,患者心脏不适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者占91.2%,死亡率为0.12%。17例心律失常中11例在应用了治疗甲亢药物一月后,加用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显著减少,治愈率75%;6例在应用了治疗甲亢药物一周时,加用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减少不明显,治愈率12%%,两者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亢心脏病的关键是要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

  • 标签: 甲亢性心脏病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愈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PH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开展此项手术。方法回顾总结2003年以来512例PPH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处理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吻合后痔核回缩不理想85例,术中结合传统手术切除26例,术后几日内逐渐萎缩回缩不需要处理32例,有27例术后仍有部分痔核脱垂而行二期手术或放弃进一步治疗,术中效果较好,另有15例术后短期内复发而行二期手术。出血325例,其中术中出血需要缝合止血314例,有6例击发切割后钛钉钉合失败完全重新缝合,术后出血再次麻醉下止血11例,③术中吻合时疼痛36例,术后疼痛需要止痛82例。④3例术后一月出现肛门狭窄而进行瘢痕切开,均为术中出血较猛烈缝合针数较多而致。结论PPH并发症出现以后需要医生及时正确的处理,一方面需要手术医生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不能为了做PPH而对传统手术全盘否定,不能为了让患者选择PPH而对疗效夸大其词。另一方面并发症一旦出现需要手术医生仔细分析原因、冷静处理,力求将负面因素降到最低程度。

  • 标签: PPH术 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做好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1日~2011年7月31日期间接受血透的患者40人,测量患者三个月每次透析前和透析后血压值。结果所有患者血压均高于正常血液。结论应针对血透患者进行治疗个体化方案的制定已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管理。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血压 个体化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症,是我国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VD严重危害了患者分身心健康,降低了其生活质量。本文概括介绍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血管痴呆的临床进展,主要从病因病机的理论探讨、辨证论治及方药治疗应用的临床研究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治疗VD有其优势,对减少病人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作用,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得到更多广泛的共识。但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病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是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的。

  • 标签: 血管性痴呆中医药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4例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免疫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等进行分析,探讨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临床特点。结果3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38岁,其中女性占82.35%;临床表现94.12%的患者有乏力表现,其次为脾大、黄疸、皮肤瘙痒;肝功能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升高;免疫学检查肝特异性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或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B超和造影检查大部分显示为正常,熊去氧胆酸是治疗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较为有效的药物,可改善患者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激素治疗本病效果不理想,并且不良反应较多,易导致感染的发生。结论原发性胆汁肝硬化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可引起乏力、脾大、黄疸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可见ALP、GGT水平升高,免疫学检查特异性自身抗体AMA阳性,以上特征可指导临床诊断。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判断外伤与癫痫的关系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重点说明了诊断外伤癫痫时要注意的问题,对外伤和癫痫的关系进行了比较

  • 标签: 法医鉴定 外伤 癫痫 因果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细菌阴道病(BV)的3种检验方法的特点。方法对1185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BV试验3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阴道病;BV诊断按照Amsel金标准分组;BV组870例,非BV组315例。结果BV组870例直接涂片(线索细胞)、细菌培养、BV试验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32.5%、89.8%;非BV组315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8%、6.1%、27.5%;2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结论BV诊断试验快速、敏感、适用于BV筛查,涂片染色检验线索细胞简易、方便、易行,而且可同时进行真菌、淋菌等检测;细菌分离培养是阴道加德纳菌坚定的金标准。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BV) 阴道加德纳菌(GT) BV试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