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经过影响。方法对158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有口组72例,无口组84例。分析两组梗死范围、心功能及病死率差异。结果有口组多部位梗死,心肌酶峰值及病死率明显低于无口组。有口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无口组。结论IP作用表现在限制梗死范围扩展,维护梗死后心功能。

  • 标签: 心肌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1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必要性老年高血压是否需要降压治疗,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老年人多数存在动脉硬化,需要较高舒张压才能保证组织器官血供.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能否改善预后也曾是高血压领域一个悬而未决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了降压治疗,包括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治疗,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中重要作用.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还可延缓痴呆和智能障碍进程达50%.循证医学证据显示[1],在心脑血管病高发老年人群中实施降压治疗不仅是必要、安全,而且获益更大.80岁以上老人能否从降压治疗中获益,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欧洲老年人高血压试验(EWPHE)亚组分析显示积极治疗无益处.SHEP研究显示治疗不能使非致死性中风发生率降低.Sys-Eur报道积极治疗总病死率没有降低.老年高血压试验(HYVET)第一期结果提示,高龄老人可从降压治疗中获益,至少非致死性脑卒中减少,但不延长寿命.而治疗效益风险比有待确定,尚需等待正在进行中第二期结果.

  • 标签: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 简介:烟雾(moyamoya)病又称为自发性Willis环闭塞症.该病脑血管造影特点不仅是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或闭塞,而且双侧脑底可见程度不同异常网状血管.有时一些主要脑动脉也会出现不显影情况,如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甚至包括大脑后动脉(PCA).国际医学界40多年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烟雾病研究结果.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诊断烟雾病已不再困难.

  • 标签: 烟雾病 自发性Willis环闭塞症 血管造影 脑血流 脑代谢 手术治疗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医学模式转变,护理程序不再是单纯疾病护理,而是以病人或人健康为中心整体护理。我们从1996年~1997年对43例心肌梗塞病人开展了康复期护理,获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病人 康复期 疾病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 护理体会 医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降纤酶对伴有纤维蛋白原增高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对凝血机制影响。方法1997年3月至1999年6月在我院住院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82例,男性54,女性28,年龄55~80岁,平均68岁:随机分为降纤酶治疗组52例,川芎嗪组30例,两组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yIT)及D一二聚体检测:另有8例川芎嗪治疗无效后改用降纤酶治疗..结果降纤酶对脑供血不足患者疗效好、起效时间短,显著优于川芎嗪(P<0、01).降纤酶组治疗后FIB下降显著(P<0.01),而川芎嗪组治疗前后FIB无明显变化:降纤酶组治疗后PT、APTT均显著延长(P<0.01),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川芎嗪组无明显变化川芎嗪治疗无效8例患者用降纤酶治疗后6例得到明显好转或治愈。而且用降纤酶治疗无不良反应,无明显出血倾向结论降纤酶对FIB增高老年脑供血不足患者疗效好、起效快,短期应用较为安全。

  • 标签: 脑缺血 暂时性 纤维蛋白原 川芎嗪 降纤酶
  • 简介: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低分子肝素(LMWH)对其影响。方法44例UA患者随机分为A、B二组,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于治疗前及治疗第八天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对照组为20例健康人。结果UA患者NO含量低于对照组,ET和vWF含量高于对照组(P均<0.001);治疗前比较,A、B二组NO含量无变化(P均>0.05),ET、vWF含量均降低(P均<0.05);B组比较,A组ET、vWF降低显著(P均<0.05),NO无差异(P>0.05)。结论对照组比较,UA患者循环血中NO含量降低,ET、vWF含量升高(P均<0.001);LMWH可降低UA患者循环血中升高ET、vWF水平,对降低NO无影响。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低分子肝素 内皮素 一氧化氮
  • 简介:目的:观察血小板表面活性蛋白即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3)、溶酶体膜蛋白(CD62P)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生、发展作用及灯盏花影响.方法:59例UAP患者随机分成灯盏花组(32例)及抵克力得组(27例),并对照观察治疗8周前、后血小板CD63、CD62P及血浆C-RP水平变化.结果:(1)健康人及稳定性心绞痛(SAP)对照组比较,UAP患者血小板CD63、CD62P及血浆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2)治疗8周后,灯盏花及抵克力得组CD63、CD62P及血浆C-RP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P<0.01),且两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物在UAP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灯盏花抗血小板活化及减轻炎症反应突出作用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发生和发展有极其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灯盏花 血小板活化 炎症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异反应监测方法.方法:对5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12导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EMB),χ线影像等指标监测.结果:3例行EMB19次,2例发现排异反应1次,1例排异反应2次;共发现1b级和2级各一次,3a级2次.3a级时UCG发现心包积液有增加趋势.结论:EMB是诊断急性排异反应可靠敏感指标,其他可作为辅助指标.

  • 标签: 心脏移植 急性排异反应 监测
  • 简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一种亚型.病变主要局限于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心尖部.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本文对21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于下.

  • 标签: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诊断 AHCM 高血压 心电图
  • 简介:目的:研究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27例既往确诊为冠心病或经心电图负荷试验和/或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5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螺旋CT检查.结果:受检者随着年龄增长钙化率逐渐增高,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钙化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但随年龄增长冠心病组钙化特异性降低(降至11.12%).钙化血管以累及一支血管最常见,多为左前降支(LAD),三支血管钙化者主要见于60岁以上者.结论: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早期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心病事件有病理相符临床价值.

  • 标签: 螺旋CT 冠状动脉钙化 诊断 钙化率 冠心病
  • 简介:射频消融术因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而迅速被临床电生理学界接受和推广[1],目前已成为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重要方法.1999年~2001年12月我院共施行射频消融术6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大动脉调转术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22例患儿施行大动脉调转术.出生后1个月内手术12例,9h至6岁10例.TGA/IVS10例、TGA/VSD11例、DORV(Taussig-Bing)1例.3例施行姑息性大动脉调转术.结果手术死亡9例,手术死亡率为40.9%.手术死亡原因为:术中无法脱离体外循环3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2例.结论目前施行大动脉调转术手术死亡率较高.只有通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充分进行术前准备,改进大动脉移植技术和严密术后监护处理等综合措施,才可望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儿童 大动脉调转术 完全性大动脉调转
  • 简介: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9例冠脉造影证实为左冠脉主干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9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患者心前区疼痛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用硝酸甘油加用肝素静滴症状很难缓解,心电图表现ST-T改变严重,且累及导联较广泛.结论:左冠脉主干病变患者病情严重,一旦确诊,应视血管病变情况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行PTCA+支架术.

  • 标签: 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治疗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术
  • 简介:心梗(MI)后心血管死亡率上升机制包括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冠脉再栓塞.体液中儿茶酚胺水平上升或交感神经兴奋可加重心肌缺血程度和心律失常频率.β-受体阻滞剂能通过削弱交感神经活性所致负面影响,阻滞MI后心脏结构重塑病理过程,但β-受体阻滞剂同时也抑制左心室功能,成为促进MI后死亡危险因素.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心脏保护 心律失常 动脉粥样硬化破裂 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