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冠心病的体力活动和运动训练已经成为了冠心病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如今已经证实体力活、运动训练太少是冠心病,发病的可控制原因。冠心病病患能够通过加强体力活动和参与运动训练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运动耐量,由于运动自身是冠心病危险原因管理的主要措施,参加了机体血脂、血压、体重、血糖等等的调节,与此同时对心理情绪管理有着良好的影响,因此老年冠心病病患设计科学的运动治疗措施对病症的防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冠心病的主要运动治疗措施囊括有氧和抗阻运动,这些运动治疗的落实能够使病患获得收益。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运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运动再学习技术(MRP)、减重步行训练、MOTOmed下肢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及情景互动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6 d,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Berg平衡量表(BBS)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儿BBS评分[分别为(17.97±2.94)分和(13.36±1.70)分]、GMFM-D区评分[分别为(15.95±1.17)分和(11.95±1.28)分]、GMFM-E区评分[分别为(15.73±1.16)分和(12.10±1.5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及情景互动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障碍性疾病 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 情景互动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 简介:摘要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快速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选择上、下神经元受累为特征,下运动神经元受累导致的运动单位进行丢失是ALS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目前在ALS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中,仍缺乏特异生物标志物。近年来,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用于定量反映运动单位丢失的方法和技术也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对运动单位估数和运动单位数量指数检测技术在ALS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 运动神经元 肌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汤联合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温经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应用温经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与实验组(31例:应用温经通络汤联合针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疗程后血小板黏附率、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高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温经通络汤 针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督导下间歇高强度有氧训练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适能的作用。方法前瞻随机对照研究,4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高强度运动训练的干预组(24例)和不进行任何干预的对照组(23例)。高强度运动训练的干预组所有运动训练均在督导下进行,训练隔日1次,持续10周,每次有氧训练40 min,运动负荷为30 s高强度运动(静息摄氧量+80%储备摄氧量),后30 s低强度运动(静息摄氧量+50%储备摄氧量),并循环往复。干预前后采用心肺运动试验、生物阻抗法、稳态模型法评估体适能、身体成分和胰岛素敏感性(HOMA-2IS)。结果10周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峰值摄氧量[(23.60±4.10)ml·kg-1·min-1比(21.02±4.61)ml·kg-1·min-1,P<0.05]、无氧阈点摄氧量[(14.05±1.64)ml·kg-1·min-1比(12.05±2.26)ml·kg-1·min-1,P<0.01]、无氧阈点氧脉搏[(10.66±2.55)ml/min比(9.30±1.86)ml/min,P<0.05]均提高;Ln(100·HOMA-2IS)[4.55±0.4比4.2±0.5(P<0.01)]亦改善,而身体成分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后,47例患者基线水平的峰值摄氧量和Ln(100·HOMA-2IS)呈线性相关(r=0.376,P<0.05);但校正体质指数变化后,峰值摄氧量的变化和Ln(100·HOMA-2IS)变化无线性相关(r= 0.05,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经10周间歇高强度运动训练可提高体适能。体适能的提高不仅源自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也与受试者心脏功能的改善相关。

  • 标签: 运动疗法 糖尿病,2型 体适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对评价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膈肌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前瞻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科95例COPD患者。根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分为轻-中度组(FEV1%pred≥50%,n=52)及重-极重度组(FEV1%pred<50%,n=43)2组。在平静呼吸及尽力呼吸下行动态胸部DR,通过后处理软件分析获得横膈移动距离、速率及尽力吸气末和呼气末右侧膈肌角(右侧膈肌顶点和右肋膈角顶点连线与水平线所成夹角)的变化。2组间比较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组COPD患者在平静呼吸时左、右侧横膈移动幅度及最大运动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尽力呼吸时,重-极重度组左、右两侧横隔移动幅度均小于轻-中度组(P值均<0.05),分别为左侧重-极重度(28.98±10.49) mm、左侧轻-中度(35.38±12.08) mm、右侧重-极重度24.87(12.77)mm、右侧轻-中度36.00(16.40)mm,重-极重度组左、右两侧横隔在吸气及呼气过程中最大运动速率均小于轻-中度组(P值均<0.05);尽力吸气末及尽力呼气末右侧膈肌角在重-极重度组有减少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尽力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与最大运动速率及FEV1/用力肺活量呈正相关,与残气量/肺总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动态胸部DR可以简便、有效地对COPD膈肌功能进行动态评价。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动态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 膈肌 膈肌功能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安全指标体系并形成运动方案,为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小组讨论拟定专家咨询函,采用德尔菲函询法对20名心脏康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在指标函询基础上构建运动康复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82 5和0.935 0,一、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体系包括10个一级指标和48个二级指标,形成了3级运动康复方案。结论指标体系和运动康复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和实用,为运动康复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心脏外科 体外循环 心脏康复 运动康复 德尔菲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安全指标体系并形成运动方案,为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小组讨论拟定专家咨询函,采用德尔菲函询法对20名心脏康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在指标函询基础上构建运动康复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82 5和0.935 0,一、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体系包括10个一级指标和48个二级指标,形成了3级运动康复方案。结论指标体系和运动康复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和实用,为运动康复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心脏外科 体外循环 心脏康复 运动康复 德尔菲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电刺激循环运动(FES-cycling)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病程3~6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期间,最终6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观察组3例患者脱落,有32例患者完成治疗;对照组4例患者脱落,有31例患者完成治疗纳入统计。对照组接受1.0Hz的rTMS刺激健侧皮质M1区治疗,观察组在rTMS治疗的基础上给予FES-cycling训练。rTMS治疗和FES-cycling治疗均为每次20 min,1次/日,5 d/周,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上肢Fugl-Meyer评分(FMA)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THUE-HK、上肢FMA和MBI评分[观察组(4.56±1.05)、(40.16±5.18)和(62.16±12.62)分;对照组(3.93±1.06)、(37.42±4.09)和(56.06±9.28)分]均较组内治疗前[观察组(2.63±1.84)、(29.38±5.21)和(45.16±12.41)分;对照组(2.71±1.01)、(30.48±4.35)和(43.71±10.79)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FES-cycling联合rTMS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功能性电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心动过速(CPVT)患儿的平板运动试验特点,探讨其在CPVT患儿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的18例CPVT患儿,依据指南推荐进行规律治疗,服用普萘洛尔或美托洛尔,部分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前后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对比相关数据。结果(1)治疗前,平板运动试验显示,18例患儿均诱发室期前收缩(室性早搏),16例(88.9%)诱发室心动过速(室速)。发生室速的阈值心率(147±15)次/min与基础心率67(61,81)次/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17,P<0.01),与发生室性早搏的阈值心率115(108,123)次/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21,P<0.01)。(2)治疗后,15例患儿的平板运动试验显示,15例均诱发室性早搏,9例(60.0%)诱发室速。发生室速的阈值心率(138±13)次/min与基础心率(65±12)次/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13,P<0.01),与发生室性早搏的阈值心率(105±14)次/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8,P<0.01)。(3)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比较,患儿室性早搏的阈值心率、室性早搏的发生阶段、室性早搏到室速的间隔时间、最大运动负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基础心率、室性早搏的形态、室速的阈值心率、室速的发生阶段、室速的形态、运动终止恢复窦性心律的时间、恢复窦性心律时的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CPVT患儿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室心律失常阳性率高,对CPVT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动过速,室性 儿童 运动试验 儿茶酚胺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功能电刺激踏车对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脑卒中早期患者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DCS治疗组18例和伪刺激组19例。在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tDCS治疗组在采用tDCS阳极刺激运动皮质M1区的同步进行功能电刺激踏车(FES-cycling)训练,伪刺激组则在tDCS伪刺激模式下同步进行FES-cycling锻炼,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经颅磁刺激(TMS)检测其下肢初级运动皮质(M1区)大脑皮质运动阈值(CMT)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LE、MBI评分和TUG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FMA-LE评分和TUGT分别为(28.28±2.72)分和(18.04±3.09)s,与伪刺激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CMT、CL、CMCT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Amp则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CMT、Amp、CL、CMCT与伪刺激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功能电刺激脚踏车训练可有效兴奋脑卒中早期患者运动皮质的兴奋,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及下肢功能的改善。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踏车 脑卒中早期 下肢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创伤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基于运动康复疗法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本院接治的老年创伤半月板损伤患者患者中随机进行抽选,将其中88例患者纳入实验,按照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录入44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传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和基于运动康复疗法(实验组),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27%,同时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也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照组均不如实验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对于创伤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基于运动康复疗法可以帮助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同时降低并发症,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创伤性半月板损伤 基于运动康复疗法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设定为2019年06月至2021年06月,这一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予以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分别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依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依从比较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了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而言,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值得应用。

  • 标签: 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 永久性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心电图联合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ESE)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某院的97例疑似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进行运动心电图检查和ESE检查,以冠脉造影(CAG)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及阴性预测值等情况。结果:运动心电图联合ESE检查诊断冠脉严重狭窄的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运用运动心电图及ESE检查(P0.05),与单纯采用运动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与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运动心电图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心电图联合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ESE)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某院的97例疑似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进行运动心电图检查和ESE检查,以冠脉造影(CAG)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及阴性预测值等情况。结果:运动心电图联合ESE检查诊断冠脉严重狭窄的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运用运动心电图及ESE检查(P0.05),与单纯采用运动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与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运动心电图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
  • 作者: 郭紫薇 王玉芝 苑凯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广州 510010,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广州 510010,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广州 510010 广州紫馨医疗美容医院皮肤科,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鲜红斑痣是一种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脉冲染料激光是治疗鲜红斑痣的金标准。然而,基于选择光热作用原理的脉冲染料激光对鲜红斑痣患者的真皮扩张血管也有选择,仅对部分患者产生较好效果。近年来,针对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研究出多种治疗方法以提升治疗效果。一方面,光电仪器的不断改进以及联合应用提高了疗效;另一方面,光学疗法联合某些药物的有效应用为鲜红斑痣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 标签: 鲜红斑痣 血管畸形 激光 光动力疗法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结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光动力疗法结合果酸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痤疮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囊肿个数以及GAG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囊肿个数以及GAG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治疗后结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粉刺效果优于单纯的光动力治疗且安全、有效,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痤疮 光动力疗法 果酸
  • 简介:摘要光动力治疗(PDT)是日光角化病、尖锐湿疣和中重度寻常痤疮等难治皮肤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中照光参数和光源对PDT疗效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着重从光源波长、光源类型、照光剂量几方面阐述PDT中如何设定照光参数和选择光源,并综述新型PDT光源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光化学疗法 皮肤疾病 照光参数 光源
  • 简介:【摘 要】目的:对肩胛带及上肢 D2 模式本体感觉神经肉促进技术(PNF)训练对肩胛骨动力障碍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21年3月-9月期间收治6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胛骨动力障碍患者为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接受为期4周的PNF训练,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肩胛骨平衡角、肩关节功能指标评分以及肩胛下角到同一水平棘突的距离的变化。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肩胛骨平衡角度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PNF训练 肩胛骨动力障碍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