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低温停循环胸膜腔外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性手术的临床治疗体会,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27例应用本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具体介绍手术步骤和治疗结果。结果26例治愈,随访11个月-7年。均健在,无并发症,无复发。1例术后2周因肝脏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低温停循环胸膜腔外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性手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根治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手术方法,符合解剖和生理特点。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温 胸膜腔外 手术方式 布加氏综合征 体外循环 肝静脉阻塞
  • 简介:1964年8月~1993年8月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7760例.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29例,发生率为0.26%,多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替换术后病人。手术治疗4例均痊愈,保守治疗16例中死亡1例,全组病死率为5%。处理的主要经验;有效的胃肠减压,严密观察监测。止血药和制酸剂首次剂量宜大,立求止血成功。保守治疗无效、大出血休克和胃肠穿孔时.应立即手术治疗。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上消化道大出血 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 瓣膜替换术
  • 简介:目的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较常见的脑血管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方法通过应用丹奥粉针剂治疗51例腔隙性脑梗死病人,并利用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测定其用药前后的脑循环动力学的各项指标.结果用药后较用药前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极显著.结论丹奥粉针剂对改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丹奥 腔隙性脑梗死 病人 脑循环 血液动力学 研究
  • 简介:目的:应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研究心肌梗死前心绞痛与心肌微循环、左室重构和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梗死前1周内有无发生心绞痛分成心绞痛组(A组,共17例)与无心绞痛组(B组,共12例).采用PhilipsSonos5500超声诊断仪和S4探头进行超声检查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显像.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管重建术,并于术后第5周复查二维超声.结果:①A组出现术后无再流现象的患者为3/17(17.6%)明显低于B组(8/12,66.7%),P<0.001.②A、B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在术后第1周差异无显著性.A组为52.2mm,B组为55.0mm,P>0.05,而在第5周A组的EDD(47.4mm)明显小于B组(55.5mm)(P>0.05).A组的EDD逐渐减小(P<0.05),而B组的EDD无明显变化(P>0.05).③A组的心脏射血分数(EF)显著改善,而B组的EF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有利于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微循环和左室重构的改善,有助于左室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声学造影 评价 心肌梗死 心绞痛 与心肌微循环 心功能
  • 简介:急、慢性肝功衰竭分别为12及16例,均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治疗共56例次,每次历时6~8h,每隔1~3天治疗1次。结果:单次治疗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分别较治前下降31.47%、29.15%和35.91%(均P〈0.01);14例经2次以上治疗后较前下降75.70%、69.03%、55.30%。

  • 标签: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慢性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治疗 结合胆红素 肝功衰竭 总胆红素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不同个性特征病人施行眼底手术中应用异丙酚镇静及抗焦虑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年)调查及人格测试法(EPQtest),选择性格外倾向(E>50)的眼底手术病人共40例,其中又分两类:E>50伴N>50者,设为情绪不稳定组(组I,n=22),E>50伴N<50者,设为情绪稳定组(组Ⅱ,n=18)。两组均在局麻手术中采用异丙酚镇静,首剂异丙酚0.5mg/kg静脉注射,继以40μg/(kg·min)持续泵输注直至术毕。术中临测血压、心率变化;术前、术毕即刻及术后4-6h采用“焦虑VAS”进行病人自评。结果:组I术中血压、心率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中和术后焦虑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水平(P<0.01和P<0.05)。组Ⅱ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不大;术中VAS焦虑评分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不同个性特征的眼底手术病人,其镇静、抗焦虑以及遗忘效果有所不同;外向、情绪不稳定的病人用异丙酚后情绪明显转稳定,心境改善,焦虑水平降低,可起到预防应激反应过剧的效果,提示这类病人手术中更需要合理使用镇静药。

  • 标签: 眼底手术 异丙酚 镇静效果 抗焦虑效果 个性特征
  • 简介:摘要大多数女同志(有月经史者),在每次月经来潮之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身变化,称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但基本上是理智的。可女精神病人不同,尤其是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人,这种月经周期的心理变化更为突出,且缺乏理智性。本文通过对我院住院病人精神分裂症60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60例,进行了追踪调查及查阅病历,结合平时在护理工作中的观察,发现绝大多数病人的发病与精神病症状与每次的月经有密切的关系。但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精神病在临床症状变化程度上有所不同。精神分裂症以思维障碍为核心症状,情感性精神病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症状。护理上结合临床特征有的放矢,掌握主动,对精神病人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月经周期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变化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恐怖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77例确诊为恐怖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结果恐怖症患者的个性特点为E分低,N分高,且其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与常模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恐怖症患者有性格内向,情绪稳定性差的个性特点,恐怖症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等均讦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 标签: 患者 恐怖症 临床特点 精神病性 人际关系敏感 偏执
  • 简介:粉剂杀虫剂在害虫防制武器库中被列为最老和最有用的工具之列,尽管以前在使用时有点儿不加区别,但如今,粉剂是作为用于缝隙、裂纹和空穴处理,以用于那些粉剂比液体剂型具有更长滞留效果的地方和昆虫更容易与粉剂接触的地方。粉剂对一大批害虫具有广谱的防制作用,包括对室内、外的爬虫如银鱼、蟑螂、蚂蚁,损害木头的害虫,蟋蟀等,它们也可被用于防制虱子、跳蚤以及一大批叮刺性昆虫,有些剂型还可

  • 标签: 杀虫剂 害虫综合管理 有效成份 害虫防制 体积密度 稀释剂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探索和了解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变化趋势,为提出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得出结论应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分析流行趋势,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乙脑疫苗的有效接种是预防、控制乙脑流行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特征 防制策略
  • 简介:慢性胃炎主要靠胃镜确诊。本文对纤维胃镜检查所见之慢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和早期胃癌的鉴别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一般资料根据对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1873例患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的结果(表一):炎症1183例

  • 标签: 临床特征 慢性胃炎临床 早期胃癌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腹型临床特征及其胃镜特点。方法30例过敏性紫癜腹型患儿均行胃镜检查,分析胃肠表现及胃镜资料。结果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12例,呕吐18例,腹泻3例。患儿胃镜下黏膜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特异性改变为散在的斑片状略高出黏膜表面的大小不一出血斑点,部分融合成片,多呈圆形,以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改变为著。食管黏膜均无异常发现。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程度与胃肠黏膜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胃镜检查在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胃镜 腹型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容奇地区近年肺癌流行特征,为防治本地区肺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6年-2001年间发病患者及死亡患者的情况进行病案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容奇地区1996年-2001年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38.4%及35.9%。男性发病率为74.1/10万,女性发病率为23.7/10万,男妇女患者比较为1.65:1,肺癌40岁后发病率上升明显,以60-69岁为高峰。男性肺癌患者以鳞癌比例最大,达56.7%,女性以腺癌为主,占51.9%,旧城区发病率明显高于新城区。咳嗽、咳血丝痰、胸痛,占求诊主诉的60.8%。结论容奇地区肺癌的防治形势相当严峻,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治。

  • 标签: 肺癌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死亡率 性别分布 发病年龄
  • 简介:本研究采用scl-90自评症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123名空中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个性特征。结果表明空中乘务员这一特殊群体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相比,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有12.38%的人存在着明显的心理症状。空中乘务员的个性特征在精神质(P)和情绪性(N)两项因素上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很大的相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空中乘务员的P、N值都较高。不同年龄、工作年限的空中乘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空中乘务员 心理健康 个性特征 SCL-90自评症状量变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时期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消除麻疹策略.方法951~2000年麻疹发病情况及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和人群免疫水平等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MV前期(1951~1966年)、MV推广期(1967~1978年)、MV计划免疫期(1979~1986年)、计免-冷链运转期(1987~2000年)的麻疹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39.10/十万、436.40/十万、163.10/十万、4.35/十万,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发病呈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高峰,有后移趋势;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8.8%.1967~2000年全省累计使用MV17222.75万人份,1979~2000年MV报告接种率维持在84.8%~95.9%之间,1994~2000年MV免疫成功率、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维持在88.9%~94.4%、87.4%~98.1%.结论:1.广东省麻疹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2.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前提和基础;3.开展MV初始强化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关键;4.开展MV后续强化免疫、应急免疫和风疹疫苗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必要补充;5.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广东 麻疹 流行病学 发病季节 年龄分布 地区分布
  • 简介:目的:报告一组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应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心病15例,其中单心室9例,三尖瓣闭锁4例,大动脉转位2例.利用上腔静脉右心房旁路(12例)或双侧上腔静脉互为旁路(3例)完成上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术.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短,不用额外输血,术后恢复平稳,气管插管时间5.8±1.9(4~8)h,胸液量150±40(100~240)ml,SO2由术前70.1±5.02%上升到92.5±1.51%,于术后10~14天出院,所有病人静息无明显紫绀,活动量明显改善.结论: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心病,方法简便易行,减少了术后心脏及肺部并发症,术后恢复平稳,效果满意.

  • 标签: 常温 非体外循环 双向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 手术方法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