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祛腐生膏治疗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文章共纳入了我院的60例感染创面患者进行探究,所有患者均于2020年6月~2022年4月期间被纳入组,单双号分组方式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换药和中医祛腐生膏治疗,对比两组的病症改善情况,观察两组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腐肉脱落时间为(5.22±1.52)d,新生上皮出现时间(8.19±1.62)d,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祛腐生肌膏 感染性创面 临床疗效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患者实施双、单桥式运动对相关核心肌群电活动的影响,探讨发现其规律和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队列研究。应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仪采集患者双、单桥式运动时竖脊、腹直、臀大和股二头表面电信号,分析其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RMS)和电积分值(integrate electromyography,IEMG)。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Q1,Q3)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相关群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双桥运动时健、患侧臀大RMS[30.0(21.3,45.5)µV与24.0(14.0,35.8)µV]和IEMG[15.5.(10.0,23.0)µV∙s与9.0(5.0,13.0)µ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7、4.19,P值分别为0.039、<0.001);双桥运动时健、患侧股二头RMS[31.0(15.3,70.0)µV与17.0(11.0,28.8)µV]和IEMG[14.5(8.0,26.5)µV∙s与7.0(5.0,10.8)µ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44、3.64,P值分别为0.001、<0.001);单桥运动时健、患侧臀大RMS[38.5(32.3,46.0)µV与35.0(22.3,43.0)µV]和IEMG[16.5(12.0,22.8)µV∙s与12.0(7.0,21.0)µ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4、2.45,P值分别为0.025、0.014);单桥运动时健、患侧股二头RMS[38.0(15.3,70.0)µV与19.0(12.0,35.5)µV]和IEMG[16.0(10.0,27.0)µV∙s与6.5(5.0,12.5)µ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8、4.34,P值分别为0.003、<0.001);患侧双、单桥臀大的RMS[24.0(14.0,35.8)µV与35.0(22.3,43.0)µV]和IEMG[9.0(5.0,13.0)µV∙s与12.0(7.0,21.0)µ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4、1.99,P值分别为0.025、0.047)。结论双、单桥式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相关核心肌群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对于臀大激活程度单桥更优于双桥。

  • 标签: 脑卒中 桥式运动 表面肌电 核心肌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强度吸气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PowerBreak型吸气训练器进行吸气抗阻训练,训练时将吸气阻力值设定为70%最大吸气压(MIP)水平,重复呼吸30次为1组,每天训练2组,每周训练3 d,连续训练8周;对照组同期也进行吸气抗阻训练,但吸气阻力值设定为10%MIP水平,其它训练参数及疗程同观察组。于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呼吸力量和耐力、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等进行评定。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MIP[(144.7±15.8)cmH2O]、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685.0±98.3)m]明显增加,6MWT测试时的心率[(121.6±6.9)次/min]及主观疲劳感觉评分[(11.6±2.0)分]明显下降,莱斯特咳嗽问卷(生活质量问卷)中的社会维度评分[(5.75±1.08)分]明显升高;对照组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高强度吸气抗阻训练可显著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吸气肌抗阻训练 支气管扩张 呼吸肌力量 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巴胺对变应鼻炎(AR)小鼠嗅觉功能和嗅球炎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卵清蛋白(OVA)构建AR小鼠模型,通过埋藏食物小球实验将其分为有嗅觉障碍(olfactory dysfunction,OD)组和无OD组。选择OD小鼠,再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鼻给予OVA联合多巴胺(时间分别为第3、6、9、12 d)或OVA联合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相同处理时间)。采用埋藏食物小球实验评估小鼠嗅觉功能。HE和PAS染色后观察鼻黏膜嗜酸粒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嗅黏膜嗅觉标志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的表达,以及嗅球中多巴胺重要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胶质细胞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CD11b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嗅球的损伤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R伴OD小鼠鼻黏膜具有AR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AR不伴OD小鼠相比,AR伴OD小鼠嗅黏膜OMP的表达减少(F=26.09,P<0.05),嗅球中GFAP和CD11b的表达增加(F值分别为38.95和71.71,P值均<0.05),嗅球中TH表达减少(F=77.00,P<0.05)。经鼻给予多巴胺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小鼠发现食物小球时间,与对照模型组相比,多巴胺可下调嗅球中GFAP和CD11b的表达(F值分别为6.54和46.11,P值均<0.05),减少嗅球中凋亡细胞数量(F=25.64,P<0.05),但对鼻黏膜嗜酸粒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F值分别为36.26和19.38,P值均>0.05),对嗅黏膜OMP的表达亦无显著影响(F=55.27,P>0.05)。结论多巴胺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小鼠嗅觉功能,可能原因是抑制嗅球中胶质细胞的激活,减少嗅球细胞的凋亡损伤

  • 标签: 多巴胺 变应性鼻炎 嗅觉障碍 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护理干预对策在家庭病床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病患69例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6月-2021年7月收治家庭病床长期卧床压力损伤患者;经数字表法均分2组,1组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35),1组为接受预防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34);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在压力损伤发生率方面,研究组(5.88%)同参照组(34.29%)相比显著较低;在压力损伤持续时间方面,研究组(1.87±0.43d)同参照组(5.90±1.09d)相比显著较短;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预防护理在家庭病床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损伤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不仅可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的几率,还可缩短患者压疮持续时间,使其尽快康复;建议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家庭病床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
  • 简介:    摘要:随着近些年ICU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使其临床护理工作成为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由于ICU患者通常具有病情复杂和病症严重的特征,所以在该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较多的医疗器械,以此更加全面地诊治患者的病症问题,促进ICU患者的病情状况及早好转。但在使用这些医疗器械时极容易因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防护不到位或安全意识松懈等问题,产生器械压力损伤的情况,让ICU患者的护理体验显著下降,对患者的康复工作也造成非常严重的阻碍。本文根据器械压力损伤的含义内容、预防价值及防范方向,结合预防护理的含义内容与应用优势,浅谈一下该种护理模式在降低icu器械压力损伤的具体应用。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患者 器械性压力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食管癌经调强放疗(IMRT)后发生放射损伤(RILI)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组88例食管癌患者行IMRT后分析RILI与临床特征、治疗计划相关参数的相关。结果 入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5.4%;其中17 例(19.32%) 发生有症状的RILI,均为2级以上的反应。患者KPS评分、肺部感染与否、激素应用情况与RILI的发生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放疗计划中GTV、V5 、V15 、V20、肺D mean 、PTV左右径长度与RILI发生也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KPS评分、肺部感染、GTV、V5 、V15 、V20及肺Dmean是RILI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多指标联合应用可预防RILI发生。

  • 标签: 食管癌 调强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 俯卧位通气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几率很高,因此护理上既要确保俯卧位通气重症患者通气供氧充足,还要注意其皮肤护理。压力损伤发生率是衡量重症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故本文将从压力损伤、俯卧位通气等概念出发,对压力损伤发生机制做详细分析,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压力损伤发生机制及成因,结合俯卧位通气重症病人的特点,选择科学的预防护理方案以提高压力损伤的护理质量。

  • 标签: 俯卧位通气患者 压力性损伤 重症护理 预防性护理措施
  • 作者: 王子如
  • 学科: 医药卫生 > 康复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泰兴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泰兴225400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运动康复联合罗盖全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效果、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脊髓损伤患者60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罗盖全治疗,研究组30例使用早期运动康复联合罗盖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Frankel指数(2.54±0.56)分、(4.03±0.29)分与骨密度(1.57±0.26)g/c㎡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钙素、血钙、骨碱性磷酸酶、血磷等指标均比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80.35±16.96)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给予早期运动康复联合罗盖全治疗,能缓解骨质疏松以及代谢指标,还能促进其早日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运动康复;罗盖全;脊髓损伤;骨质疏松;代谢指标;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侧皮质下脑卒中半球间同位脑区经胼胝体结构连接变化与临床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招募34例单侧皮质下脑卒中患者和43例健康人并采集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利用高分辨经胼胝体纤维束模板(trancallosal tract template,TCATT)计算并比较卒中组与健康对照组通往半球间同位脑区(包括感觉运动区、前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的32条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的差异,进一步与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FA比率(FA ratio,rFA)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UE)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卒中组半球间同位脑区的32条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在中矢状面区域的FA值均降低,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29条(不包括直回、中央旁小叶和内侧眶回的同位脑区经胼胝体纤维束)。这29条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在中矢状面区域的FA值与rFA (CST)、FM-UE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卒中组rFA (CST)与FM-UE评分亦呈显著正相关(r=0.596,P=0.0004)。结论本研究证实皮质下脑卒中的胼胝体微结构受损与病灶同侧CST损伤密切相关。继发性跨半球结构连接损伤对皮质下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

  • 标签: 脑卒中 弥散张量成像 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 同位脑区 皮质脊髓束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神经康复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能力恢复及运动功能情况。方法:依据平行比较法抽调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02例路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甲组(n=51)和乙组(n=51)进行对比,甲组施以常规护理手段,乙组行神经康复护理之策,分析甲乙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甲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 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4月-2021年5月,我院选取因重型颅脑损伤导致运动有障碍需要康复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该12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PDCA护理程序,需要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PDCA护理程序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30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0月-2022年04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研究组(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各15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结果 研究组运动评分、针刺觉评分以及轻触觉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FMA(肢体运动功能)、MBI(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更好,有助于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提高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不完全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全面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医院接诊的64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部吗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肢体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的NIHSS评分与FMA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 均<0 . 05;GQLI 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面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食管癌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生存逐步提高,放疗导致心脏损伤(RIHD)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放疗相关心脏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包疾病、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瓣膜心脏病和心律不齐等。现代放疗技术有望减轻心脏损伤,降低RIHD的发生率。本文对食管癌RIHD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心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危险因素,以期为制定儿科MARSI预防以及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该院儿科患者MARSI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儿456例,其中78例发生MARSI,占17.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皮肤干湿、皮肤弹性为MARSI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MARSI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积极探索有效预防和管理措施,尤其关注营养状况较差、皮肤潮湿以及皮肤弹性较差的患儿。

  • 标签: 儿科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婴幼儿不仅生理结构和神经功能特殊,而且体检难以配合,其遭受创伤损伤(TBI)后在诊断和治疗很多方面与成人不同。由于我国婴幼儿TBI发病率低,相关研究较少,缺乏相关的临床诊疗指南,对该类患儿大部分沿用成人的治疗方法,不仅易漏诊误诊,也可能使患儿承受不必要的检查或治疗风险,影响治疗效果。笔者探讨婴幼儿TBI的诊治特点和临床救治原则,以提高国内婴幼儿TBI的救治效果。

  • 标签: 脑损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婴幼儿
  • 简介:摘要儿童急性过伸脊髓损伤(PAHSCI),又称为儿童下腰瘫,主要发生在儿童下腰训练中,多为完全脊髓损伤,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PAHSCI患者终身残疾,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目前国内外均缺乏PAHSCI相关诊疗指南,很多专科医师对此类损伤的预防、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认识不足。PAHSCI早期神经症状不典型,未引起重视;患者就诊过程中易误诊,同时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预后差、并发症多。因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等组织国内相关专业专家,本着科学和实用原则共同制订了《儿童急性过伸脊髓损伤诊疗指南(2022版)》。本指南从PAHSCI的诊断、发病机制、神经功能评估、治疗、预后评估、并发症及预防等方面提出基于循证医学的建议,规范PAHSCI诊断、治疗及预防。

  • 标签: 儿童 脊髓损伤 诊疗准则 指南 过伸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长期卧床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涉及的病例为2019年8月到2021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84例长期卧床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选择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而预见护理组患者则分析患者出现压力损伤的因素,并针对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指标主要有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和抑郁情绪评分。结果:经比较,预见护理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长期卧床 预见性护理 健康宣教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压力损伤患者的预防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压力、剪切刀、摩擦力、潮湿是压力损伤发生的主要外源性主要因素。压力损伤也称压疮或褥疮,是指局部组织受压造成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病理学改变,是发生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压力损伤病理生理机制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部分或者完全中断,使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营养物质供给减少,代谢产物慢性堆积,是由于剧烈和(或)长期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可导致的组织损伤。压力损伤的发生常见于骨科患者、外科术后、恶性肿瘤、老年慢性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可见于长期局限于坐位的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目前,护理学观点认为,改善压力损伤重点在于控制局部组织受压,而这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