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在新生中的应用。方法连续性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2007年11月至2019年9月行脐静脉置管的病例,收集临床病历资料,分析脐静脉置管在新生中的应用时间、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病原菌及拔管原因。结果共入选新生835例,其中男435例(52.1%),女400例(47.9%),平均胎龄(30.6±2.4)周,中位出生体重1 310(1 080,1 520)g。脐静脉置管平均留置时间(4.850±1.893)d。10例(1.2%)新生发生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共770例(92.2%)新生进行计划内拔管,非计划拔管65例(7.8%),非计划拔管前3位原因为脐轮红肿、临床诊断败血症、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堵管。结论脐静脉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在新生重症监护病房中可以短期应用。如有条件,需监测腹部B超、超声心动图等,注意置管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 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拔管
  • 简介:摘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疾病,尽早识别、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部分PID在新生期即出现临床警示症状,然而由于PID种类繁多,早期识别PID仍存在巨大挑战。目前已经有基于干血纸片的PID筛查手段,包括TREC筛查SCID及其他T淋巴细胞减少性疾病,KREC筛查XLA及其他B细胞减少疾病,多重蛋白谱分析筛查补体及吞噬细胞缺陷等。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二代测序技术在新生PID筛查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目前亟需建立起我国的新生PID筛查流程,文章就新生PID筛查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新生儿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新生SMA的临床特征。以"脊髓性肌萎缩、脊肌萎缩症、新生"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国内23年来收录的相关文献,总结新生SMA的临床特征。结果本例患儿男性,日龄3 d,因"反应差伴哭声低3 d,发现肌张力低2 d"入院,四肢肌电图检查示四肢广泛性神经源病损,基因检测示SMN1基因第7、8外显子纯合缺失,诊断为新生脊髓性肌萎缩症,父母均为SMN1基因携带的杂合子。家长放弃治疗后死亡。共检索到9篇文献,包括本例共15例新生SMA患儿,其中男性13例;生后第1天起病10例;宫内胎动减少5例;蛙腿体位11例;合并肺部感染11例;不同程度的原始反射减弱、肌张力低下13例;近亲结婚1例;有家族史7例;12例行肌电图检查提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3例行腓肠肌肌肉活检提示神经源性肌萎缩;5例行基因检查,4例为SMN1基因第7、8外显子纯合缺失,1例为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死亡9例,均死于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结论新生SMA以SMA-1型或SMA-0型为主,起病时间早,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原始反射减弱、哭声减弱,肌电图、肌肉活检、基因检查可明确诊断。基因检查是金标准,多为SMN1基因第7或第7、8外显子纯合缺失,预后不良,多在6个月内死于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对疑似患儿,应尽早行基因检查,有家族史者应在孕期行基因检查明确,减少SMA患儿出生。

  • 标签: 肌萎缩,脊髓性 新生儿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病房开展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检查的结果。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新生科住院并接受aEEG检查的患儿,分析不同疾病新生患者aEEG异常发生,aEEG异常表现形式,以及aEEG异常与临床异常情况的一致性。结果本研究1 370例患儿中,aEEG异常308例,异常22.5%。危重患儿异常27.7%(240/868),非危重患儿异常为13.6%(68/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P<0.01)。不同疾病aEEG的异常前5名依次为惊厥57.1%(16/28)、小于胎龄48.8%(20/41)、窒息41.5%(49/118)、早产儿31.1%(92/296)、红细胞增多症29.7%(11/37)。aEEG异常的类型主要有背景活动异常229例(74.4%)、睡眠觉醒周期不明显139例(45.1%)和原始脑电异常117例(40.0%)。在308例aEEG异常患儿中,有异常临床表现者117例,占38.0%;无明显异常临床表现者191例,占62.0%。aEEG监测敏感性73.6%(117/159),特异性为84.2%(1 020/1 211)。结论住院新生尤其危重患儿aEEG异常较高,且多数无相应临床表现,存在明显的临床-脑电分离现象,提示对住院新生患者常规实施aEEG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脑损害。

  • 标签: 脑电描记术 新生儿 振幅整合脑电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新生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新生肺炎患儿从中抽取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奇偶数法分为2组,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组间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护理总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传统组治疗总效率为62.5%,有差异性(P<0.05)。同时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统计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新生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可明显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新生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新生黄疸实施护理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出现黄疸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了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6月的时间内收集于我院正常分娩的足月新生98例作为研究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试验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组间进行比较的为新生呕吐、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新生呕吐发生要比对照组新生呕吐、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低,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新生呕吐,维持血糖稳定,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 标签: 新生儿呕吐 早期护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先天性舌根囊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收治的35例先天性舌根囊肿新生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35例先天性舌根囊肿患儿中位发病日龄为12.5(0~28) d,中位入院日龄为15(0~28) d。常见临床表现:28例(80.0%)喉鸣,26例(74.3%)吸气性呼吸困难、哭闹及吃奶时加重,23例(65.7%)吐奶、呛奶。(2)35例中,15例(42.9%)患儿入NICU时因呼吸衰竭需紧急气管插管,其中5例气管插管时直接喉镜检查时考虑舌根部肿物,10例气管插管时直接喉镜检查考虑有咽喉部占位,不能明确位置及性质,进一步行床旁电子喉镜检查考虑舌根囊肿;7例(20.0%)因有喉喘鸣伴肺炎迁延不愈行纤维支气管镜时考虑舌根囊肿;余13例均行电子喉镜检查考虑为舌根囊肿。所有患儿均行颈部超声检查仅5例发现舌根部肿物。32例行颈部CT检查,仅2例(6.3%)未发现病变。3例行头颅MRI检查均发现有舌根部囊肿。(3)34例全身麻醉下由耳鼻喉头颈外科医师行支撑喉镜下舌根囊肿等离子融切术;另1例舌根囊肿大,气管插管困难,在直接喉镜下进行第1次穿刺抽液术,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定期随访,仅1例(2.9%)复发。结论新生先天性舌根囊肿症状出现较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于有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的患儿,应及时行电子喉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颈部CT或MRI检查相结合,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解除梗阻。

  • 标签: 甲状舌管囊肿 气道阻塞 婴儿,新生 插管法,气管内 喉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黄疸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抽取60例黄疸新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每组均30例,对比相关指标,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 黄疸 影响
  • 简介:摘要有效的新生复苏有助于大幅降低新生窒息死亡发病。本文通过对新生复苏方案从经验到证据的转变、复苏流程的主线板块维持不变和把"争分夺秒"落到实处这3个方面内容的阐述,强调应规范执行新生复苏流程,以真正实现高效复苏。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复苏术 婴儿,新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是新生开始进行肠道喂养以后出现腹胀、呕吐、腹泻、胃潴留、奶量增加困难或减少、排便异常等不耐受肠内营养的表现,进而导致营养不良。且新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几率也会升高;喂养不耐受影响胃肠道摄取热卡,导致蛋白质缺乏,体重下降,严重者可继发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危及患儿生命。近年来,新生FI诊疗策略的探索一直是临床医师重视的课题,本文就新生FI的诊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喂养不耐受 诊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黄疸的临床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胎便转黄时间及一周黄疸指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胎便转黄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且一周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黄疸的临床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常规护理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新生SMA的临床特征。以"脊髓性肌萎缩、脊肌萎缩症、新生"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国内23年来收录的相关文献,总结新生SMA的临床特征。结果本例患儿男性,日龄3 d,因"反应差伴哭声低3 d,发现肌张力低2 d"入院,四肢肌电图检查示四肢广泛性神经源病损,基因检测示SMN1基因第7、8外显子纯合缺失,诊断为新生脊髓性肌萎缩症,父母均为SMN1基因携带的杂合子。家长放弃治疗后死亡。共检索到9篇文献,包括本例共15例新生SMA患儿,其中男性13例;生后第1天起病10例;宫内胎动减少5例;蛙腿体位11例;合并肺部感染11例;不同程度的原始反射减弱、肌张力低下13例;近亲结婚1例;有家族史7例;12例行肌电图检查提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3例行腓肠肌肌肉活检提示神经源性肌萎缩;5例行基因检查,4例为SMN1基因第7、8外显子纯合缺失,1例为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死亡9例,均死于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结论新生SMA以SMA-1型或SMA-0型为主,起病时间早,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原始反射减弱、哭声减弱,肌电图、肌肉活检、基因检查可明确诊断。基因检查是金标准,多为SMN1基因第7或第7、8外显子纯合缺失,预后不良,多在6个月内死于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对疑似患儿,应尽早行基因检查,有家族史者应在孕期行基因检查明确,减少SMA患儿出生。

  • 标签: 肌萎缩,脊髓性 新生儿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出生28天内的婴儿即新生进行低血糖临床特点的分析及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探究。方法:选择开展本次研究的某所地区内知名的妇幼保健医院中的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早发型和晚发型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观察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将60例患儿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各30例,对两组患儿的宫内窘迫、窒息史、羊水粪染、胎膜早破≥18h高危因素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发型组的宫内窘迫、窒息史、羊水粪染、胎膜早破≥24h高危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晚发型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 晚发型 感染护理
  • 简介:摘要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临床表现不典型,从无症状到发热、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严重感染、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均可发生。快速、准确的新生肠道病毒检测对于临床诊治非常重要。本文对新生肠道病毒核酸序列检测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婴儿,新生 肠道病毒 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