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阻滞对肛肠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设定的纳排标准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瑞芬太尼治疗,试验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阻滞治疗。对比两组疼痛情况、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当天,两组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手术后48 h、手术后72 h,试验组患者疼痛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阻滞治疗肛周脓肿后,术后镇痛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然而,麻醉持续时间、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和手术时间短,当手术时间长时,可以合理选择持续镇痛方法。

  • 标签: 罗哌卡因 肛肠手术 镇痛 舒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前进行心理干预对术后麻醉恢复期病人导尿刺激顺应度适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8月术后的66名麻醉恢复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的分为两组,一组名为观察组,一组名为实验组,两组患者都在病人上麻醉后,手术前时使用导尿术,但是两组的心理干预时间不同,观察组是在病人进入麻醉恢复室后,麻醉复苏期,病人有感知后进行心理干预,实验组是在麻醉前就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不同阶段心理干预对麻醉恢复期病人导尿刺激顺应度的影响。结果:本文将患者的躁动率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作为研究的判定指标,将两组的躁动率分别进行对比,经过结果的对比后发现,实验组的躁动率明显低于低于观察组,并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生活质量上,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观察组患者,并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

  • 标签: 心理干预 麻醉时间 导尿管刺激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髂关节脂肪疝导致腰腿疼痛所占临床比例,引起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的注意,腰腿疼痛作为临床骨科常见症状,原因复杂多样,病因可分为退行性脊椎病,外伤和劳损引起的无菌性炎症,非化脓和化脓性腰脊柱炎,腰脊柱畸形和其它(中医肾性腰腿痛、骨质疏松、内脏源和精神源性腰腿痛等)。退行性脊椎病又称椎关节病,临床最多见,包括椎间盘病变和后关节突关节病变,其他因素引起的腰腿疼痛临床上一般比较好鉴别,现实工作中,各级医生往往将主要精力用在“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椎、关节退行性变、黄韧带肥厚”等致病因素上,由髂关节脂肪疝引起的腰腿疼痛,目前,尽管临床病例不在少数,症状也比较多,但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注意的比较少,患者就诊时往往既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疾患,又患有髂关节脂肪疝疾患,开始,症状相似,相互掩盖,难以区分,加之许多髂关节脂肪疝较隐匿,常常被认为是一般的脂肪瘤,不易被重视,也不易被发现,常常导致误诊误治,有的患者椎间盘术后,腰腿疼痛仍较剧。本人近10年共收治院外误诊误治病人400余例,均与髂关节脂肪疝嵌顿有关,现就一典型病例报道给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希望广大同仁借鉴,共同探讨。

  • 标签: 腰腿痛 骶髂关节 脂肪疝 嵌顿
  • 简介:髂关节错紊是造成慢性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骼髂关节的生理解剖特点,将、髂、坐、耻连结成坚固的骨盘整体,不仅是整个脊柱的结构力学的基础,也是运动力学的基础,中国整脊学的“一圆一说两论”创新理论科学的论述了,当髂关节受到力和其它致病因素影响,造成关节内外力学环境失调,导致关节正常结构位置微变和相关软组织损伤。随着生活工作不良姿态的诱因,或随着年龄逐渐衰弱致周围韧带、肌肉、关节囊的疏松,或身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或孕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后的盆腔吻合不良,

  • 标签: 骶髂关节 内分泌功能紊乱 病症 致病因素 慢性下腰痛 中国整脊学
  • 简介:摘要髂关节紊乱症,指髂关节受外力作用或妇女产后关节面对合不良所引起的关节或韧带损伤,可造成腰腿痛或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等症状。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髂关节解剖形态复杂性及运动功能的特殊性让它成为诊断的难点之一。

  • 标签: 骶髂关节 紊乱 诊断
  • 简介:研究腰段椎管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以防止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31例病例。结果:椎管造影和MRI检查明确诊断22例,CT检查诊断9例,其中误诊4例;肿瘤全切22例,大部分或部分切除8例,肿瘤活检1例;术后所有病例自觉症状均有改善,其中腰部及下肢疼痛消失或减轻100%,排尿排便改善75%,下肢肌力改善60.9%。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合适的辅助检查可避免误诊的发生;MRI检查是诊断腰段椎管肿瘤的首选方法;腰段椎管肿瘤以手术治疗为唯一最有效的方法,但对于部分不能全切的病例,适当辅以放、化疗,仍能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椎管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采用腰部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时的效果与优势。方法:基于2020年2月到2022年5月我院康复门诊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髂关节紊乱80例患者,针对入选患者结合入院后的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腰部正骨手法,常规组应用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基于改良McnNab、JOA和ODI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3天时的疼痛感显著低于常规组,同时在预后各项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髂关节紊乱治疗方面腰部正骨手法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疾病疼痛感,同时对于患者的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患者的远期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紊乱 腰骶部正骨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LDD联合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病人76例。单椎间盘突出40例,≥2个椎间盘突出36例。L3/4节段突出20个,L4/5节段55例,L5S1节段22例,共97个椎间盘。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5±4),术后三个月随访JOA评分为(24±2),有显著性差异(P>0.05)。76例病人中59例为优,14例为良,3例为可,优良率为96.1%。术前VAS评分平均为(2.4±5),术后三个月VAS评分为(1.9±1.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DD联合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做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

  • 标签: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骶管注射 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目的:评价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行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复合异氟醚组.B组为单纯气管内全麻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不同的麻醉方法下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药总量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均较满意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骶管阻滞 异氟醚 先天性巨结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精准椎间孔或注射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段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选择6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按解剖定位盲打,观察组则应用超声引导下精准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管注射治疗 超声引导 椎间孔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气管表面麻醉后插管与喉罩通气对预防拔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医院进行择期手术的病人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气管表面麻醉后插管,试验组采取喉罩通气,对其之间预防拔反应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试验组拔时的血压以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表面麻醉后插管与喉罩通气都可以有效预防拔反应,同时喉罩通气预防效果更加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预防拨管反应 气管表面麻醉后插管 喉罩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动脉穿刺置在超声引导下的临床麻醉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需要进行动脉穿刺置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传统触摸法实行手桡动脉穿刺置)以及研究组(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平均每组患者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置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置成功率97.9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置成功率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事件为血管痉挛以及血肿,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0.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取采取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能够有效的提高置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麻醉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动脉穿刺置管 超声引导 临床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镜协助下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切除乳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纤维乳镜诊断为乳管内肿瘤45例,定位其深度及体表方向。拔出乳镜,在同一溢液导管内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撑引导,插入深度与纤维乳镜插入深度一致。沿标记方向放射状切开乳头乳晕皮肤,硬膜外麻醉导管作支撑引导,解剖病变导管并切除。结果乳镜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41例,导管内多发乳头状瘤2例,乳头状瘤病2例。乳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乳头状瘤95%(39/41),多发性乳头状瘤50%(1/2),乳头状瘤病50%(1/2);诊断不符合者:病理诊断导管扩张,上皮增生2例,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部分重度增生1例,乳腺癌1例。术后乳头乳房形态良好。结论乳镜协助下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下行乳管内病变切除术,定位准确,病变切除容易,美容效果好,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乳腺疾病 纤维乳管镜 硬膜外麻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深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手术结束前5min,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结果拔时、拔后2min、5min、10min时观察组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hVAS评分、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深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啶,可以减少不良发应,稳定血液动力学,值得推广。

  • 标签: [] 右美托咪啶 深麻醉 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对预防和治疗气管插管全麻拔后咽喉水肿的疗效.方法:将全麻拔后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45)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n=55)生理盐水漱口.比较两组改善咽喉水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咽喉水肿所致症状3d后消失15例占33.33%,5d后消失39例占86.67%;对照组咽喉水肿所致症状3d后消失8例占17.78%,5d后消失15例占33.33%;观察组与对照组雾化吸入治疗后3d与5d的疗效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提示氧气雾化吸入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气管插管拔后咽喉水肿.

  • 标签: 气管插管 拔管后 氧气雾化吸入 咽喉水肿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诱导下胃置入以及将斑马导丝作为胃管管芯的可行性。方法:将需要留置胃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全麻下斑马导丝引导下胃置入,对照组按常规置入胃。结果:2组病人置时BP、HR、SpO2的变化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一次置成功率和人均置时间等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下置胃是一种理想的无痛苦置胃操作方法。斑马导丝管芯胃麻醉状态下置入简单、快捷。

  • 标签: 七氟醚 麻醉诱导 胃管 斑马导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尿的最佳时间,提高患者留置导尿时的舒适度。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80例妇科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对照组常规在麻醉前行留置导尿术,比较2组插管时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时舒适度0级占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疼痛指数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指数,其他指标,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插管病人术后舒适度较好,麻醉后插管病人可能对留置尿管过程缺乏记忆,舒适度较差。因此,妇科手术患者麻醉前留置尿的舒适度优于麻醉后留置尿

  • 标签: 妇科手术 麻醉 舒适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抑制清醒气管拔反应效果分析。方法:90例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资料,采样时间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1月1日,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观察气道表面麻醉联合瑞芬太尼(实验组)与单独使用气道表面麻醉(对照1组)或瑞芬太尼(对照2组)。记录并比较患者在清醒拔时的不同监测点收缩压变化;不同监测点心率变化;不同监测点血氧饱和度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相对比,研究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改变,(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抑制清醒气管拔反应效果方面,有效避免拔时的呛咳反应,稳定心率及血压,值得借鉴及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表面麻醉 清醒气管拔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置吸痰持续性低负压吸引对麻醉恢复室患者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插管全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C组)、后吸组(S组)和预置组(P组),每组48例。C组常规拔时清理分泌物,S组拔后再清理分泌物,P组预置吸痰持续低负压吸引分泌物。记录各组患者进入PACU时(T1)、拔期间(T2)、拔后5 min(T3)、出PACU时(T4)各时间点的MAP、SpO2及HR;记录恶心呕吐、躁动发生、口腔黏膜损伤情况、患者PACU复苏时间。结果T2、T3时间点P组MAP、SpO2及HR均优于C组或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S组MA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恶心呕吐、躁动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均少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躁动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中预置吸痰持续低负压吸引清理口腔分泌物降低拔期间心血管反应,减少吸痰操作相关并发症,提高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复苏质量。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麻醉护理 吸痰 拔管 麻醉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