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26/4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6个月,研究组无一例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对照组有5例出现缺血性脑卒中,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肝功能等检查显示无异常。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尼莫地平 小剂量阿司匹林 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下肢血管病变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例作为分组对比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人员22例作为分组对比研究的对照组;对于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均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完成下肢动脉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工作;通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出现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概率以及研究对象下肢动脉血流变学的表现,以突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出现硬化斑块概率、出现血管狭窄概率以及出现血管闭塞等系列疾病概率方面,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员(P<0.05);在患者下肢股动脉内径、患者下肢腘动脉内径、患者下肢胫动脉内径以及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径方面,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健康人员(P<0.05);同对照组健康人员进行比较,观察组血流量表现为显著的减少,频谱宽度表现为显著的增加(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对下肢血管病变实施诊断,最终可以发挥显著的诊断效果,对于下肢血管病变疾病的预防以及临床治疗表现出显著的干预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长期顺利血液透析的关键。血液通路的建立有多种选择,采用椭圆形切口吻合方法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建立内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成功率高,近期效果好等优点。

  • 标签: 椭圆形切口 小血管吻合法 动静脉内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arden压疮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应用Barden压疮评估量表评价压疮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通过Barden压疮评估量表评估,其中23例高危(28.75%),38例中危(47.50%),19例高危(23.75%),其中2例院外带入难免性压疮,其余通过Barden压疮评估量表评估,采取护理后均未发生压疮。结论应用Barden压疮评估量表,能有效预防压疮,减轻患者疼痛。

  • 标签: 压疮 神经内科 Barden压疮评估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5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将护理干预运用于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护理效果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患有慢性尿毒症并经血液透析治疗的86例患者,将其分作观察、对照两组,各43例。观察组向患者予以系统护理,对照组仅施开展常规护理,探究两组护理干预的成效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43例出现心脑血管类并发症的病例占比是13.95%,对照组43例出现心脑血管类并发症的病例占比是37.21%。两组对比,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慢性尿毒症开展透析治疗的全过程中,护士人员要做好透析之前、透析过程、透析后的各项干预工作,以合理控制尿毒症病人的血压值情况,避免出现心脑血管类并发症状。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尿毒症 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场磁敏感成像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将本院诊治的7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接受高场磁敏感成像检测,观察SWI扫描病灶检测情况。结果SWI扫描可清晰显示处平扫T1WI、T2WI无法显示的病变;SWI病灶检出率高达96.69%,病灶平均面积为(3.35±0.99)cm2。结论高场磁敏感成像对诊断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具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场磁敏感成像 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血管成像(MCSTA)在主动脉夹层里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薄层针对3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增强扫描,并观察这些患者的病变血管和部位。后处理措施是将原始数据在ADW工作站上利用容积再现法(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覆盖法(SSD)、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建等相关技术。结果35例病例中,内膜钙化移位20例,病变主动脉内真假两腔呈不一样密度有24例,在增强扫描中均有双腔显影,两腔之间见内膜片35例,内膜破口显示18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CSTA)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患者的病情显示也非常清晰,是诊断夹层动脉瘤快捷、准确、有效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放射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身体健康的46例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蛋白(APOB)的指标,同时观察两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MHD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与健康人群相比表现在TG、TC、LDL和APOB的显著升高上,同时MHD患者中合并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其血脂水平也较非心脑血管组高,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的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体内蛋白质流失,出现营养不良继而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的发生率也会随血液透析时长升高。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脂质代谢 心脑血管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预防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24h血压动态监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及24h血压总负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较好效果,能够连续性准确的测量出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给后期医师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应用价值广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针加井穴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VCIND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头针加井穴治疗,两组每周治疗6天,周日休息1天,疗程为12周。第8周及12周给予量表评估。结果治疗组疗效指数为83.3%,对照组疗效指数为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体得分明显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加井穴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有一定改善,总体认知功能也有一定提高。

  • 标签: 头针 井穴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全天的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冠动脉造影以及CT检查,根据呼吸紊乱的程度将80例患者分为4个小组,分别为正常组/RDI<5、轻度组/RDI为5至20、中度组/20至40,以及重度组/RDI>40。结果通过检测得知,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在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以及脑卒中等心血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正常组成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OSAHS患者应对该病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系统正规的治疗应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及时对疾病进行预防与筛查,并将心血的发病率降到最小,提高自身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血管 心脏 关系研究 睡眠呼吸暂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脑功能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12例,利用数字脑电图仪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EEG进行观察,并根据EEGSynek对患者的EEG结果进行分级。并对患者的脑电图分级结果与预后评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2例患者的EEG结果均异常。脑电图良好组患者79例,Ⅱ级Ⅲ级预后不良率为3.80%。患者脑电图不良组为33例,Ⅳ级Ⅴ级预后不良率为57.58%。将数据行卡方检验,P<0.01,即脑电图良好组与脑电图不良组患者之间的预后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EGSynek分级结果能够准确预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预后不良情况,其结果分级越高,越说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重症患者 脑功能监测 预后评估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内科进行治疗的5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选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采用抗生素者448,所占比率为89.6%,其中,合理使用率为25.7%。结论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普遍用到抗生素,我院于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合理使用率较低,提示临床需要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以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儿内科 上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血管疾病影响,并观察服用叶酸和甲钴铵后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患者232例,分为脑梗死组162例,脑出血组70例,另选同期住院非脑卒中患者100例(对照组),测定其Hcy、GLU、TC、TG、HDL、LDL。随机选取232例脑卒中患者中伴高Hcy血症患者100例(脑梗塞72例,脑出血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50例,4周后再次抽血比较Hcy水平。结果高Hcy与脑血管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和甲钴胺的治疗下,能明显降低患者Hcy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水平与脑血管发生疾病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服用叶酸及甲钴胺对于治疗高同半胱氨酸血症造成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同半胱氨酸血症 脑血管疾病 叶酸 甲钴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cy检查和颈部血管超声在诊断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同数量来我院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受试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同时测定血清中Hcy的含量以及其他血液成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血管狭窄率明显较高,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也比较严重,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在Hcy发生率,Hcy含量和斑块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部总动脉内膜厚度为引发脑梗塞颈部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和正常人相比,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血清Hcy明显偏高,且该指标的水平和颈部动脉狭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血清Hcy 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时间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早期功能锻炼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最大优势是帮助加强或建立患者随意控制瘫痪的肢体,或随意地控制已破坏的肌肉的残余功能。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就是早期、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促使神经末梢突触再生,能使偏瘫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使脑血管偏瘫患者真正的早日康复。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ModifiedBarthelIndex,MBI)进行评定比较。两组出院时Barthel指数与运动系统并发症比较(例)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见表。一些运动系统并发症,实验组为3例,对照组为14例,显著高于实验组。

  • 标签: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 功能锻炼 脑血管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46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检查来比较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3%)与对照组(65.2%)比较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可缓解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改善预后,延缓疾病发展。

  • 标签: 依达拉奉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临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患者临床应用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下降,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降幅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缺血性脑血管病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