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科细菌性感染患儿,均实施血常规联合全血CRP检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种方式病原菌诊断准确率、病原菌检出率。结果:血常规联合全血CRP检验的诊断准确率(92.86%)相比血常规检验(81.43%)要高(P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细菌性感染类疾病 全血CRP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行超声介入方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86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开腹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43例)和观察组(超声介入置管引流术治疗,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手术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7.67%)高于对照组(95.35%),差异不具备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6%)低于对照组(23.28%),观察组治疗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白细胞数量(WBC)、碱性磷酸酶(ALP)以及中性粒细胞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白细胞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通过超声介入方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菌性肝脓肿 超声介入方案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感染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部分我院接收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通过双盲选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平均划分为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的A组和实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B组。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发现B组患者在视听障碍评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A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感染的治疗上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预防 中耳炎 术后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选择200例食物中毒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检验和相应分析。检测方法分别为肛拭子和呕吐物检查,剩余食物检查以及餐具涂抹物检查。结果 肛拭子和呕吐物检查检出率最高,致病菌较多的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表皮葡萄球菌,占比分别为:38.00、26.00、12.00、11.00、7.00、6.00。结论 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常见,日常应加强食物的监管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研究,以有效降低细菌性食物中毒,并能够及时应对细菌性食物中毒,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 标签: 疾控中心 细菌性食物中毒 检验方法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细菌溶解产物联合黄芪颗粒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首次确诊并治疗的RRTIs的儿童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依据病情给予抗感染和(或)退热、止咳等治疗,治疗组36例加用细菌溶解产物和黄芪颗粒口服3月,观察治疗后12个月内患者再次患呼吸道感染次数、住院次数、每次病程症状持续时间等,对其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初次治疗和治疗3月后的IgA、IgM、IgG水平。结果:治疗组平均评分7.11±3.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7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菌溶解产物 黄芪颗粒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联合应用盐酸小檗碱以及蒙脱石散灌肠治疗的价值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94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参与研究,其收治时间段在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实施硬币法处理患儿,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47例)和参照组(47例)。对全部患儿给予抗生素、补液等基础治疗,试验组再联合应用盐酸小檗碱以及蒙脱石散灌肠,对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体液免疫检测指标、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高;参照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相比于试验组较长;在治疗后,试验组患儿体液免疫检测指标优于参照组;相比于参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生活质量较为良好(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盐酸小檗碱和蒙脱石散灌肠的应用,不但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还能够提高症状缓解效率,对于患儿体液免疫检测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的优化也有着促进作用。

  • 标签: 盐酸小檗碱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 蒙脱石散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选择200例食物中毒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检验和相应分析。检测方法分别为肛拭子和呕吐物检查,剩余食物检查以及餐具涂抹物检查。结果 肛拭子和呕吐物检查检出率最高,致病菌较多的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表皮葡萄球菌,占比分别为:38.00、26.00、12.00、11.00、7.00、6.00。结论 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常见,日常应加强食物的监管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研究,以有效降低细菌性食物中毒,并能够及时应对细菌性食物中毒,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 标签: 疾控中心 细菌性食物中毒 检验方法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填塞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巨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巨大黄斑裂孔患者56例5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例17只眼,女性39例39只眼;年龄(64.23±9.30)岁。患眼裂孔最小直径(827.36±83.16)μm。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采用中文版视功能问卷NEI VFQ-25进行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PRF组和内界膜(ILM)组,各28例28只眼。两组患者年龄(t=-1.588)、性别构成比(χ2=0.760)、BCVA(Z=-0.400)、裂孔最小直径(t=-0.604)、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CBFA)(t=1.331)、NEI VFQ-25得分(t=0.92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均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PRF组以PRF膜填塞裂孔,ILM组以ILM翻转填塞裂孔,充分气液交换后填充无菌空气。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采用与手术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眼BCVA变化、裂孔闭合形态、CBFA以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PRF组、ILM组患眼中,裂孔闭合分别为27(96.4%,27/28)、26(92.6%,26/28)只眼;BCVA中位数均为0.70;CBFA分别为(1.99±0.20)、(1.91±0.18)mm2;NEI VFQ-25得分分别为(81.36±12.39)、(78.39±10.12)分。与手术前比较,PRF组、ILM组患眼手术后BCVA(Z=-4.636、-4.550)、CBFA(t=-27.115、-31.135)均显著提高,NEI VFQ-25得分(t=-15.557、-10.675)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眼间手术后BCVA(Z=-0.167)、CBFA(t=1.554)、NEI VFQ-25得分(t=0.98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6、0.126、0.331)。结论PRF膜填塞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巨大黄斑裂孔与ILM填塞疗效相当,均可提高患眼裂孔闭合率,改善视力和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提高脉络膜血流灌注。

  • 标签: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空气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内界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的应用对于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35%<19.57%,χ2=9.059)、肺栓塞发生率护理满意度(93.48%>78.26%,χ2=4.389)、股静脉血流速度[(23.09±1.71)cm/s>(15.37±2.05)cm/s,t=19.613]、腘静脉血流速度[(16.07±2.06)cm/s>(8.75±1.95)cm/s,t=17.502]相对更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应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

  • 标签: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 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空气压力治疗仪在重症医学科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作用的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70例长期卧床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空气压力治疗仪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龋病患者进行涡轮钻去腐前使用不同含漱液对空气中菌落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组患者用中药含漱1分钟,对照组患者使用双氧水含漱1分钟。去腐备洞2min,分别在患者右侧30cm、距离窗中心1m处、距离门1m处进行空气采样。5min后在患者右侧30cm处采样,检测空气中菌落数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去腐2min和5min时,空气菌落数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口腔诊室 中药漱口水 空气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气负氧离子联合负荷呼吸训练对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我中心康复疗养的2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入我中心后,了解其临床资料,记录出院时各项肺功能指标。在我中心疗养期间,对20例患者均行空气负氧离子联合负荷呼吸训练。通过电话随访了解这些患者返院复查期间各项肺功能检查结果。对比不同阶段20例患者的肺功能,调查其对训练效果满意度。结果:返院复查时,20例患者FVC、FEV1均大于出院时,P<0.05;其FEV1/FVC高于出院时,P<0.05。20例患者对训练效果总满意率为90.00%。结论:空气负氧离子联合负荷呼吸训练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有明显提高作用。

  • 标签: []空气负氧离子 负荷呼吸训练 老年慢阻肺患者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联合空气波治疗仪对预防脑卒中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50例脑卒中病人为观察样本,入院时间在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用随机抽签法将50例病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一组为普通组,给予普通护理,一组为联合组,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空气波治疗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腘、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联合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空气波治疗仪对脑卒中病人进行干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平均血流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空气波治疗仪 下肢深静脉血栓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及其变异毒株德尔塔及奥密克戎传染性极强,具有人群易感性、初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重症危害性大等特性。在国家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明确指出COVID-19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口腔诊疗过程等特殊性,会产生的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对后疫情时期口腔诊室中生物气溶胶污染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建立集中式口腔外抽吸系统,从源头抓起控制气溶胶微生物含量,为后疫情时间的口腔诊疗区动态环境中感染控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 标签: [] 后疫情时期 口腔外抽吸系统 生物气溶胶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定量检测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动态浊度法进行验证。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并对分析方法的线性、专属性、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耐用性进行验证。结果动态浊度法的线性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996;最大有效稀释倍数下专属性回收率为68.81%~73.80%;准确度回收率为53.50%~77.77%;3名实验人员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3.6%、2.0%;中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7.6%;耐用性回收率为66.49%~108.34%。结论动态浊度法检测冻干甲型肝炎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准确度、线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耐用性,符合定量检测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

  • 标签: 动态浊度法 细菌内毒素 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国近40年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化规律。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5个数据库。研究现场限定为以医院为基础,人群不限,文献发表时间为1980—2020年,文献研究设计类型为横断面研究,文献中英文不限。2名研究人员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完成文献检索、数据提取及参考针对"率"的方法学评分系统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Q检验和I2检验评估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并依据异质性决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率指标完成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篇原始研究文献,共计50 046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入组。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性角膜炎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8%(95% CI:0.24~0.32)。培养阳性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占比分别为57%(95% CI:0.52~0.62)和32%(95% CI:0.28~0.37),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阴性球菌占比分别为8%(95% CI:0.06~0.10)和1%(95% CI:0.01~0.02)。近40年间,我国细菌性角膜炎中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杆菌比例逐渐下降。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例最高,占23%(95% CI:0.17~0.3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8%(95% CI:0.14~0.23)、肺炎链球菌占8%(95% CI:0.06~0.1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95% CI:0.04~0.08)、棒状杆菌占4%(95% CI:0.03~0.07)以及大肠杆菌占4%(95% CI:0.02~0.06)。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最敏感,大肠杆菌对氧氟沙星最敏感。结论近40年间我国细菌性角膜炎中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杆菌比例逐渐下降。目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我国细菌性角膜炎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各种菌属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均有下降趋势,应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正确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 标签: 角膜炎 细菌 培养 病原学 药物敏感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阴道炎分析仪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阴道炎感染患者,分别采用Amsel法和全自动阴道炎分析仪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两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通过全自动阴道炎分析仪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自动阴道炎分析仪 细菌性阴道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结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鉴别诊断小儿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细菌感染患儿144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感染患儿5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在手术前后6h、12h、24h、48h时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常规检验联合C-反应蛋白,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患儿通过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的鉴别效果。方法:对82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以患儿疾病种类实施分组,病毒感染(n=41)、细菌感染(n=41),统计及对比组间检验结果检验阳性情况。结果:(1)细菌感染患儿对比病毒感染患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小儿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血常规 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