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4种牌号卷烟(烤烟型、中焦油混合型、新混合型、低焦油混合型)和不同等级烤烟型卷烟(A类、B类、C类)焦油致突变性的研究表明:(1)3种不同等级烤烟型卷烟经回归分析,焦油加入量/皿与突变菌落数/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随着焦油加入量的增加,其致突变性增强.但对A类、B类、C类3种不同等级烤烟型卷烟来说,在焦油剂量相同(500μg/皿)的前提下,其致突变性差异不显著.(2)不同类型卷烟焦油与回复突变菌落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焦油的致突变性强弱依次为:烤烟型≥中焦油混合型>新混合型>低焦油混合型.(3)不同类型卷烟焦油致突变性两两差异比较表现不一致,其中烤烟型、中焦油混合型两种牌号卷烟焦油的致突变性差异不显著,其余两两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极显著)水平.

  • 标签: 卷烟 焦油 致突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淀粉样变性肾病诊断的病理技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1至2018-1共78例淀粉样变性肾病患者。对患者实施肾活检,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情况。结果78例淀粉性变性肾病研究得知淀粉样病性病中肾脏功能损伤分为两方面淀粉样纤维蛋白在细胞外的沉积以及淀粉性蛋白前体对肾组织有毒性;患者临床表现和患者的年龄、疾病、并发症有着密切关联。结论对淀粉性变性肾病诊断病理技术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初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淀粉样变性肾病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消化系统淀粉样变性患者展开研究,以此促进疾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的消化系统淀粉样变患者34例,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消化系统淀粉样变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多样,具有极高的误诊率,现阶段临床医学上还未找到有效的治疗对策。结论及时进行活检可避免误诊。

  • 标签: 消化系统淀粉样变 临床表现 分析研究
  • 简介:肝豆状核变性(又称肝脑变性)是1912年由英国神经学家wilson首先发现的,所以又叫做Wilson病,1912年正式命名为肝豆状核变性。本病是一种可治的铜代谢障碍引起脑、肝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系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本病属少见病,多为隐匿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0年10月至1997年10月收治的肝豆状核变性24例临床分析如下: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分析 诊断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铜代谢障碍 少见病
  • 简介: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是由葡萄糖胺聚糖聚集在前交叉韧带胶原纤维间质引起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疾病。Kumar等于1999年首次描述了这种疾病的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初步采用韧带切除缓解症状。之后存在多例类似情况的报道,但由于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早期对疾病分类不清,缺乏足够多可靠的病理学证据,此病经常与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囊肿混淆。近年来,随着对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对本病的整体认识、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又有了更加完善的标准,本文对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发病机制及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综述如下。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黏液样变性 病理生理学机制 疾病分类 膝关节疼痛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和预后的特点。方法对7例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ALCL中6例为系统性ALCL,1例为原发皮肤性ALCL(C-ALCL)。ALK+ALCL患者的发病年龄较ALK-ALCL年轻,CD30、ALK共同阳性时EMA的阳性表达率增高。结论ALCL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组织病理形态与免疫表型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帮助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Rasch模型具有被试参数和项目参数相互独立的性质,即被试能力与项目难度无关。本研究以某年度大学入学考试数学学科的实测成绩数据为例,在随机抽样、不同性别抽样、不同水平群体抽样等条件下,对Rasch模型项目参数不变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研究表明:Rasch模型项目参数不变性验证的前提条件较为严格,需要排除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Rasch模型项目参数不变性的验证存在一定的误差,无法实现与理论一致的“不变性”;Rasch模型项目参数不变性没有统一的标准,需依据实际问题确定。

  • 标签: RASCH模型 参数不变性 DIF 抽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75例,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75例,为对照组。利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血常规项目检查。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RBC、HCT、WBC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另外,LYMPH%、EO%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LD患者血细胞指标均出现异常,对患者血细胞指标进行检查对临床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血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护理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包括不良心理、知识缺乏、饮食不合理以及用药依从性较差等,因此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尿铜含量、治疗依从性显著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

  • 标签: 成人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以下护理干预后的疗效。结果对16例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及时给予对症、心理、用药护理等,其中有2名患者转院、3名患者合并肝硬化腹水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加强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并保持治疗效果。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急性椎间盘髓核突出可以为自发性,或由于提物、突然向后运动和牵拉等促发,椎间盘突出通常是后外侧型而不是中心型。目的讨论脊椎和椎间盘变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脊椎和椎间盘变性疾病通常都先采用保守性治疗,如果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也可选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 标签: 脊椎和椎间盘变性疾病 诊断 治疗 急性椎间盘髓核突出 脊椎骨关节病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Dynesys作为非融合器械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应用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8~74岁,平均54.6岁。全部病例均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或不合并椎间盘突出。单节段32例,两节段10例。按标准操作置入Dynesys螺钉后行病变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切除或保留椎间盘。清除增厚的黄韧带,切除增生内聚的上关节突的内侧部分,开放侧隐窝。测量椎弓根钉间距,截取PCU管,将PET绳索穿入PCU管和上下椎弓根钉间,收紧并锁定绳索与椎弓根钉连接处。术后5天戴腰围下地,腰围佩戴时间为3周。通过ODI和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通过动态侧位X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椎间运动功能保留及椎间隙高度和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结果随访10~36个月,平均24.7个月。ODI指数术前(60.4±21.5)%,术后(23.9±13.5)%,(P<0.05);VAS腰痛评分术前6.0±1.8,术后2.1±1.7,(P<0.05);VAS腿痛术前评分7.2±1.9,术后1.9±1.1,(P<0.05),临床疗效满意。影像学评价非融合节段保留有一定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5°,�

  • 标签: 临床疗效 变性疾病 治疗腰椎
  • 简介:淀粉样变性是以细胞外淀粉样蛋白沉积为特点的一类疾病。淀粉样蛋白代表一类具有B片层结构的蛋白。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中,淀粉样蛋白可蓄积于任何一种或多种内脏器官,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壁中,然而颅内淀粉样变性从未被发现过。局限性淀粉样变性中,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淀粉样蛋白在组织或器官中的积聚导致了相应组织的结构破坏和相应器官的功能紊乱。家族性淀粉样变性根据其受累器官可分为两类,一类有突出的神经系统病变,主要由于编码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transthyretin,TTR)基因突变造成;另一类有显著的肾脏受累的表现。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肾脏受累 家族性 淀粉样蛋白沉积 神经系统病变 内脏器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性蛋白,在中枢神经轴突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神经变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Tau蛋白为病理基础、以运动异常为主要表现或兼有运动异常及痴呆表现的综合征被称为"Tau蛋白病理相关性运动异常",主要包括与17号染色体相关的额颞叶痴呆和帕金森综合征(frontotemporaldementiawithparkinsonismlinkedtochromosome17,FTDP-17),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supranuclearpalsy,PSP),以及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degeneration,CBD)等,其中FTDP-17为以Tau蛋白为病理基础的家族性疾病的代表,而后两者则为散发性疾病的代表.现仅将在临床表现、分子遗传学改变和病理基础等方面对这类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TAU蛋白 神经变性疾病 分子遗传学 病理学 额颞叶痴呆 帕金森综合征
  • 简介:随着社会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逐渐增多.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往往同时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神经根症状、椎管狭窄及神经源性跛行,马尾神经受损者可出现马尾综合征,常表现为鞍区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发病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椎间盘及关节突发生退变,致使病人出现脊柱不稳定和弯曲,造成冠状面的失平衡。

  • 标签: 退变性腰椎侧凸 发病特征 腰椎管狭窄症 马尾综合征 脊柱不稳定 治疗
  • 简介:【摘要】】成人退变性侧弯(凸)是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之一,常因病变节段的退行性改变、椎管狭窄、椎体滑移、椎节失稳、脊柱失衡等问题,而出现严重的腰背部疼痛、神经根性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目前关于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弄清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治疗,是广大脊柱外科学者致力于追求的目标。本文将就退行性脊柱侧凸发病机制、病情评估及治疗等做一综述。

  • 标签: 退行性 脊柱侧凸 发病机制 病情评估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的MRI特征。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4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全部病例均有完备的MRI资料。结果4例脑部均有阳性MRI表现,其中双侧苍白球4例、豆状核3例、中脑红核周围3例、垂体前叶l例,表现为自旋回波(sE)序列T1WI为高信号,T2WI及FLAIR像无异常。结论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的MRI征象具有特征性,MRI对该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 标签: 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 MRI 诊断 磁共振成像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