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重症监护开展无缝衔接标准急救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筛选本院重症监护收治94例患者,时段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纳入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无缝衔接标准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有显著提升,ICU入住时间、整体住院时间显著减少,两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开展无缝衔接标准急救护理模式,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减少重症监护和住院时间。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有文献报道每年有44000-98000病人死于院内感染。ICU院内感染率为5-35%。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导管相关败血、外科伤口感染和尿管相关感染占所有院内感染(Nls)的80%。但有研究显示,30%的院内感染可以通过实施院内感染防控措施预防发生。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包括:一般防控措施,如手部卫生、隔离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特殊控制措施可以对YAP、败血、尿路感染和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进行有效控制最近的研究资料的证明,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工作和院内感染措施的实施,可以延缓感染的发生期限[1-3]。因此,ICU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应优先列入ICU护理人员优质工作的程序,报告如下。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预防 管理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分析,探究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中具有的优质。方法:从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中抽取50例的患儿,共有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5例,对这50例患儿都使用PICC导管,使用PICC导管的最短时间为7d,最长时间为7d,平均时长为(18.70±7.25)d。在使用PICC导管前持续的对患儿进行护理工作,并且在对患儿使用PICC后发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下来,以方便后续的研究。结果:在这50例患儿中,其中有3例在使用PICC导管时发生了穿刺失败的情况,有3例患儿出现了局部渗血的情况,还有4例患儿出现感染以及1例患儿出现静脉炎的情况。结论:在使用PICC具有明显的效果,以操作简便,使用后创口小以及成功率高的优点,让PICC有了不错的应用效果,但使用PICC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还可能让患儿出现并发,在对PICC的使用技术上加以改进以及做好对患儿的全方面护理工作将会大大提高PICC的使用效果。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冠心病重症监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82例冠心病重症监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1)。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心功能水平。结果:实验组的负性情绪与心功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冠心病 重症监护室 优质护理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重症监护应当采取的护理技术安全措施以及相应的效果。方法:择取160例急诊收治的危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于重症监护进行观察,80例患者接受一般护理,为常规组;80例患者则实施护理技术安全措施;为安全组。治疗后比对指标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认可度。结果:常规组不良事件合计15例,占18.75%;安全组不良事件合计2例,占2.50%。统计学分析发现χ =11.12,P值为0.00。常规组总认可例数合计59例,占73.75%;安全组总认可例数合计78例,占97.50%。统计学分析发现χ =18.33,P值为0.00。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的危重症患者情况特殊,需要加强护理,实施护理技术安全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尽可能降低风险,将安全措施纳入到护理当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室 护理技术 安全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在重症监护患者护理中应用 人文关怀理念的临床疗效 。 方法: 选择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选择 76 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为分组的前提下,处理出对照组(纳入 38 例,落实常规护理)、分析组(纳入 38 例,施加 人文关怀理念 ),记录各组负性情绪评分,并调查护理满意度。 结果: 焦虑、抑郁评分组间比较,分析组明显分数更低;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分析组明显数值更高, P < 0.05 。 结论: 对重症监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施加人文关怀理念,可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提高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室 护理 不良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在重症监护患者护理中应用 人文关怀理念的临床疗效 。 方法: 选择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选择 76 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为分组的前提下,处理出对照组(纳入 38 例,落实常规护理)、分析组(纳入 38 例,施加 人文关怀理念 ),记录各组负性情绪评分,并调查护理满意度。 结果: 焦虑、抑郁评分组间比较,分析组明显分数更低;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分析组明显数值更高, P < 0.05 。 结论: 对重症监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施加人文关怀理念,可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提高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室 护理 不良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重症监护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采用心理护理模式,探讨其应用效果与影响。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1 月在本院治疗的 80 例患者为对象。将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模式,对比应用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为( 25.26±2.17 )分、( 29.53±7.24 )分,观察组为( 13.91±2.62 )分、( 21.65±4.04 )分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 95%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理 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心脏手术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焦虑与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心脏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重症监护心脏手术患者是是是心理护理支持,进一步提升围术期护理成效。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需要开展心脏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60 例患者进行护理分组,对病情结果进行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心理健康程度。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疼痛度评分为( 3.6±1.2 ) 分,对照组为( 4.3±1.5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患者在 SCL-90 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评估中,观察组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采用 心理护理策略有利于舒缓患者的焦虑、紧张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缓解疼痛度,缩短住院时间等,对于重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情绪上的调节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心脏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患者 35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与相应预防感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内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组间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院内感染发生的各项原因来给予重症监护患者相应的预防感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获取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睡眠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重症监护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具有睡眠障碍并发情况。入院后将其随机均分为调查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均为41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调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睡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调查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护理后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睡眠障碍的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中,采取睡眠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提升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睡眠障碍 睡眠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危重患者的病情都非常严重,重症监护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患者病情发展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跟踪,并遵医嘱及时调整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压疮属于重症监护昏迷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一旦发生压疮,患者的创面很难愈合,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诱发全身性的感染,容易加重患者病情恶化的速度。基于此,对于重症监护危重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加强预防压疮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重症监护危重患者,全面分析翻身预防压疮护理模式的应用情况。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危重患者 压疮 护理方法
  • 作者: 弓冬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1
  • 出处:《妈妈宝宝》2020年第1期
  • 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及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自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此次临床研究目标的要求,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且平均的分组,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保持为40例,同时确保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并无异样,将其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纳入至对照组中,剩余40例患者均全部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并详细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住院情况三项数据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平均住院时间为(16.58±3.42)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6352.69±132.64)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平均住院时间为(10.52±2.48)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1546.84±124.21)元,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强化患者的护理效果,须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确保患者的心情舒畅,从而提升其临床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并促使其主动、积极参与到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中。

  • 标签: 重症监护室;心理护理;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心脏手术患者,以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满意度、重症监护总住院时间、并发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比较,P>0.05,而护理后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HAMA评分、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均低于护理前。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生存质量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满意度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心理护理重症监护总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并发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心脏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心脏手术患者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儿童重症监护收治的200例患儿,回顾临床资料随机对照组研究,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儿护理后心理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心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儿童 重症监护室 家庭护理 心理状态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后的价值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比组采用常规ICU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安全性和患者评价3项数据。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比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护理管理风险性高,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及时排除护理危险因素,提升患者ICU护理安全性与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风险管理评价更高,临床应用价值大。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护理 患者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 讨经外周静脉 穿刺 至中心静脉 置管 (PICC)在危 重新 生儿 中的应 用领 域及优 势 。方 法 本 组危 重新 生儿病例 45例 ,其 中男 2O例 ,女 25例 ,均采 用 PICC导管,PICC导管 留置时 间,最短 7d,最长 57d平均 (18.8O± 7.52)d。通 过 严 格 的 置 管 前 、中 、后 护 理 ,并 详 细 记 录 应 用 PICC 时 出现 的 问 题 。结 果 这 些 患 者 应 用 PICC时 出现 了4例 穿刺失败 ,4例局部渗血 ,3例 导管阻塞 ,3例感染和 2例静脉炎 。结论 PICC有操作 简单、创伤 小、成功率 高等特 点,但 存在一些并发和危 险,通过加强 穿刺技巧及 日常护理 ,将会 明显减 少并发 ,更好 地发挥 PIC 在 危 重 新 生 儿 中 的应 用优 势 。

  • 标签: 新生儿 经外周静 脉穿刺至 中心静脉置 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气管插管病人中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重症监护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舒适度以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更低,而舒适度更高,P<0.05。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3.33%,低于参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气管插管患者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重症监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在2019年4月-2023年4月接收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护理,以并发发生率评价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并发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重症患者中护理安全性明显较高,护理质量因此高效彰显,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症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重症监护(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ICU患者进行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早期护理,对比两组预后转归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后转归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重症监护危重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体育后转归效果,患者更为满意临床工作,值得推荐。

  • 标签: 早期护理 重症监护室危重 预后转归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