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ARDS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RDS新生儿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缓解经济压力,且并发较少。

  • 标签: ARDS 新生儿 危重症专职护理 并发症 机械通气时间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重症监护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作用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纳的64例重症监护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应用全面护理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32例,比对两组患者心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LVEF高于参照组,LVEDd低于参照组,6MWT长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全面护理 重症监护室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8月期间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7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对护理工作进行分层级管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服务评分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各项护理服务的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护理干预在护理中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感染控制情况及护理质量,患者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分层级管理 ICU 护理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10月-2020年8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收治的78例患者,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涵盖患者39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甲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比较研究发现,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乙组患者,且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优于乙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诊重症监护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入院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重症监护收治的所有患者,筛选出经病理学推理确诊为冠心病且符合本次探究标准的80例患者,将患者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选择双盲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40)和B组(n=40)。给予A组传统常规护理,B组则采取疼痛护理。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后疼痛评分与A组相比更低,差异较大P<0.05。结论:给予重症监护的冠心病患者疼痛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缓解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 冠心病 重症监护室 生活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对新生儿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新生儿共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疼痛(N-PA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新生儿护理中采取疼痛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其护理效果,并改善其疼痛水平,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 疼痛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应用口腔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观察组与对比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Beck口腔评分及牙菌斑指数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口腔溃疡以及VAP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口腔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改善病情,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口腔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病房(ICU)护士对口腔护理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山东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ICU的临床护士23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工作年限、ICU工作年限及职称是影响口腔护理的频率、保持适宜的气囊压力、有能力提供有效口腔护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该制定统一、科学的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制度和程序,加强ICU护士口腔护理的专科培训,使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操作标准,避免和减少VAP的发生。

  • 标签: 口腔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ICU护士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士主导护理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为重症监护患者,时间为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平分50例患者为对照、干预两组,分析以护士为主导的护理模式的血糖管理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效果占优(P<0.05);干预组血糖控制效果占优(P<0.05)。结论:在急症重症监护患者病情护理中,以护士为主导的护理模式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优化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改善生理状态,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士主导护理模式 急诊重症监护室 血糖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控制急诊重症监护(EICU)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60例患者,收于2023.01至2023.12。随机分组,分成甲、乙组,各30例。予常规护理管理、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乙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甲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甲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管理可降低急诊重症监护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精细化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规范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CCU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规范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取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入院的92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分成护理组和普通组,各46例;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普通组短,护理并发发生率普通组低,P

  • 标签: 生物-心理-社会 一体化护理 ICU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70例重症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痊愈指标与呼吸力学指标。结果:试验组的ICU停留时间为(10.43±2.27)d,机械通气时间为(6.56±1.23)d,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为(6.82±1.54)d,治愈时间为(7.92±1.71)d,其短于对照组的(14.65±3.38)d、(10.77±2.34)d、(11.79±2.71)d和(12.87±2.83)d(P<0.05);试验组的峰压为(15.86±2.25)cmH2O,阻力为(8.23±0.65)cmH2O,其低于对照组的(25.47±4.19)cmH2O和(11.88±0.81)cmH2O(P<0.05);试验组的动态顺应性为(36.85±4.71)ml/cmH2O,其高于对照组的(26.66±2.78)ml/cmH2O(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能提高重症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愈率,加快其机体康复,对今后重症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03月-2021年04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V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PaO2、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发VAP患者中予以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其呼吸使用时间,改善其血气指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强护理 老年患者 重症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儿。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小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 有创呼吸是救治急危重症的一种重要手段,能为其赢得治疗时间, 从而 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本文对急危重症有创呼吸治疗策略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急危重症 有创呼吸机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肺炎(VAP)指机械通气治疗后因感染因素造成的肺实质炎症。(VAP)在机械通气(MV)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0%-69%,MV每增加1天,发生VAP的危险性增加1%-3%。其相关死亡达30%。VAP是机械通气过程常见的并发之一,一旦出现,则易造成撤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直至威胁生命,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极大痛苦,亟须引起重视。

  • 标签: 呼吸机 呼吸机相关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后的流程护理在心脏重症监护的患者中肠道管理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为50例。分别检测在进行不同程度护理后,患者的营养指标、通便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一周护理后,研究组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流程化护理 心脏重症监护 肠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