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KBG综合征家系进行ANKRD11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样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 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WES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ANKRD11基因存在c.4398_4401de(p.Glu1467AsnfsTer63)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判断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妹妹和母亲的ANKRD11基因也存在c.4398_4401de(p.Glu1467AsnfsTer63)杂合变异,父亲未检测到该变异。提示先证者及其妹妹和母亲均患者ANKRD11基因变异所致的KBG综合征。结论ANKRD11基因c.4398_4401de(p.Glu1467AsnfsTer63)变异可能为该KBG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病因。

  • 标签: KBG综合征 ANKRD11基因 发育迟缓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桂林汉族群体中44个Y-STR基因座的突变率。方法应用SureID® PathFinder荧光检测试剂盒和本实验室建立的8个RM Y-STR复合扩增系统检测631个父子对家系的样本,根据观察到的突变次数除以基因传递次数或减数分裂次数计算突变率。结果桂林汉族群体中44个Y-STR基因座观察到184次突变,一步突变与多步突变的比例为25.28∶1;突变率分布在1.56×10-3~40.63×10-3之间,平均突变率为6.53×10-3(95%可信区间:5.60×10-3~7.50×10-3)。结论不同群体中Y-STR基因座的突变率存在差异,不同群体的RM Y-STR基因座不同。

  • 标签: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突变 单倍型
  • 简介:摘要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发病率更高,其治疗得益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应用。驱动基因阴性的NSCLC脑转移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是重要选择。但NSCLC脑转移驱动基因和免疫微环境具有异质性,因此液体活检在这方面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价值凸显。本文旨在回顾NSCLC脑转移驱动基因及免疫微环境研究进展,以及液体活检在其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肺癌脑转移患者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脑转移,肺肿瘤 驱动基因 免疫微环境 液体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以基因表达数据集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BCAN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Oncomine数据库中挖掘BCAN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情况。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ccRCC患者临床资料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GEO数据库中GSE73731数据集的ccRCC样本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BCAN相关的蛋白。结果BCAN低表达组的ccRCC患者在病理分期及T分期方面低于高表达组(P<0.001;P=0.001);N分期及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AN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优于高表达组(P=0.033)。BCAN基因高表达组的样本主要富集在KRAS信号通路。结论BCAN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望成为ccRCC不良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

  • 标签: 癌,肾细胞 短蛋白聚糖
  • 简介:摘要基因治疗是一种颇具临床应用前景的血友病A(HA)治疗方法,人体内有多种细胞可作为基因治疗HA的靶细胞。为克服靶向肝细胞基因治疗HA的缺陷,研究者们开发了靶向血小板表达FⅧ的基因治疗策略。该策略应用不同的血小板特异性启动子,从而实现靶向血小板的FⅧ表达,常用启动子包括血小板糖蛋白αⅡb启动子,血小板糖蛋白Ⅰb启动子,血小板因子4启动子等。该策略主要具有如下优势。首先,大量FⅧ在需要止血的损伤局部聚集,促进止血并激活凝血反应。其次,FⅧ储藏在血小板的α颗粒内,极大地降低了FⅧ在血液循环中的暴露时间,减少了自身抗体的产生,以及FⅧ和自身抗体的接触机会。笔者拟就近年来靶向血小板表达FⅧ基因治疗HA的新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血友病A 基因治疗 靶向血小板策略 异位表达FⅧ 血小板活化
  • 简介:摘要患儿女,5月龄,因"10 d内抽搐5次"住院。特殊面容,浓眉、弓形眉、连心眉,睫毛长且弯曲,小下颌,肌张力略增高,大运动和精神发育落后。头颅磁共振成像示胼胝体变薄;视频脑电图示双侧前头部异常放电;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提示患儿存在SMC1A基因NM_006306:exon4:c.607A>G(p.K203E)杂合变异所致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Ⅱ型。患儿SMC1A基因检测到的杂合变异c.607A>G是新发变异,在国内未见报道,扩大了SMC1A基因变异谱。

  • 标签:
  • 简介:摘要GJB2基因p.V37I(c.109G>A)变异在中国人群的携带率较高,该变异早期被认为是非致病变异,但大量研究表明其与迟发性及轻至中度听力损失密切相关,且具有表现相对温和、外显率低等特点。本文就近年GJB2基因p.V37I变异在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其可能的致病机制归纳为:缝隙连接蛋白合成受阻,缝隙连接的门控功能削弱,缝隙连接的通道功能减退,耳蜗处于易感状态及耳蜗放大功能受损。通过对其致病机制的探讨,旨在为临床和科研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近年来,有关偏头痛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有较大的研究进展,尤其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被认为是偏头痛发作的诱因之一。临床研究亦发现丛集性头痛患者CGRP浓度升高,阻断CGRP通路可减轻头痛发作。那么,CGRP可以作为头痛疾病的生物标记物吗?

  • 标签: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生物标记物 偏头痛 丛集性头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临床诊断为多种羧化酶缺乏症(multiple carboxylase deficiency, MCD)的患儿及其父母进行相关致病基因的变异分析,为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患儿的MCD致病基因BT和HLCS编码区进行变异检测,并对患儿父母进行相应基因变异分析。在80名正常人中对未报道过的基因变异进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患儿的BT基因编码区未发现碱基改变,HLCS基因存在c.286delG (p.Val96Leufs*162)和c.1648G>A (p.Val550Met)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286delG (p.Val96Leufs*162)经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验证为新变异。结论HLCS基因c.286delG (p.Val96Leufs*162)和c.1648G>A (p.Val550Met)变异可能为患儿的致病原因,致病基因的检出为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同时丰富了HLCS基因变异谱。

  • 标签: 多种羧化酶缺乏症 HLCS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致病性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LA2404基因产物为Sigma N转录因子,鉴定Sigma N信号系统参与调控的下游靶基因。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并根据Sigma N调控基因启动子序列特征,预测并分析钩体基因组中LA2404基因及其调控的靶基因。采用等位交换原理构建问号钩体LA2404基因敲除株(ΔLA240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检测ΔLA2404敲除株中候选靶基因mRNA水平变化。构建LA2404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并提纯目的重组蛋白(rSigma N)。采用凝胶迁移试验(gel 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验证Sigma N调控的靶基因。结果致病性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有一个Sigma N编码基因以及22个含Sigma N启动子序列的靶基因。ΔLA2404敲除株有钩体典型、活泼的运动方式,外形无明显变化。ΔLA2404敲除株中LA1188、LA2306、LA3426、LA1968、LA1313、LA3806和LA0773基因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其他靶基因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EMSA结果显示,rSigma N可与上述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结合。结论LA2404基因产物为Sigma N调控基因。LA1188、LA2306、LA3426、LA1968、LA1313、LA3806和LA0773的启动子序列能与转录因子Sigma N结合,上述7个基因表达受Sigma N通路调控。

  • 标签: 钩端螺旋体 Sigma N 靶基因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基因对肥胖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和TLR2基因敲除小鼠,根据给予普通饮食或者高脂饮食喂养,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TLR2基因敲除组、TLR2基因敲除肥胖组。16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各组小鼠体重、血脂生化指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淀粉样β(Aβ)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p-)NF-κB p65、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Aβ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肥胖组TLR2、NF-κB p65、p-NF-κB p65、A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LR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与肥胖组相比,TLR2基因敲除肥胖组NF-κB p65、p-NF-κB p65、A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LR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小鼠记忆学习能力明显改善。结论TLR2缺乏可能通过抑制TLR2/NF-κB通路改善肥胖小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LRP1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 标签: 肥胖 Toll样受体2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淀粉样β蛋白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深度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在早期流产组织中遗传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332例在孕早期(6~13周)自然流产标本进行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结果332例孕早期自然流产样本均成功检测。共检出致病性明确染色体异常210例(63.25%,210/33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95例(92.86%,195/210),染色体结构异常15例(7.14%,15/210)。染色体数目异常中单体29例,三体134例,双重三体10例,三重三体2例,三倍体20例。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孕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CNV-seq具有检测通量高,覆盖度高,分辨率高,稳定性好等技术优势,可以很好的全面发现胚胎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改变,为再次妊娠和临床咨询提供合理咨询建议。

  • 标签: 自然流产 高通量测序技术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结构异常
  • 作者: 綦辉 申晨 李颖佳 申阿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石家庄 050010
  • 简介:摘要结核病(TB)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致死性疾病。异烟肼(INH)是TB治疗的重要一线药物,但其可引发肝损伤甚至肝衰竭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目前,研究者认为INH的代谢产物、氧化应激反应失衡及免疫反应紊乱是INH致肝损伤的重要原因,相关基因多态性与INH致肝损伤密切相关。现就INH代谢酶、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INH致肝损伤的相关性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INH致肝损伤的认识,探讨其防治新方向。

  • 标签: 异烟肼致肝损伤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 氧化应激反应 免疫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Fβ-MYH11融合基因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患者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2月收治的1例CBFβ-MYH11融合基因阳性的CML急变期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因发热伴腹胀就诊,查体提示脾大,行血常规、骨髓穿刺、染色体及融合基因筛查等,诊断为CML(急髓变)伴CBFβ-MYH11阳性。单用达沙替尼诱导治疗1.5个月后患者回到慢性期,治疗3个月后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截至随访结束(移植后30个月),患者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结论伴CBFβ-MYH11阳性的CML急变期患者移植前单用达沙替尼不良反应小且诱导效果较好。

  • 标签: 白血病,髓系,慢性 急变期 CBFβ-MYH11融合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达沙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 : 针对临床中出现的冠心病心绞痛老年疾病患者,分析将循证护理应用其中患者的心理情况、依从性、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时间变化。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挑选 2017年 04月至 2019年 08月时间段到院接诊共 120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予以研究,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将基础护理干预应用于 60例常规组中,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 60例研究组中,分别对比 2组老年患者心理情况、依从性、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时间变化情况。 结果:干预后与常规组对比,研究组 SDS与 SAS评分显著偏低,总依从率显著偏高,同时心绞痛发生率显著偏低,发作时间偏短, ( P<0.05)。 结论:对于临床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通过实行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情况,减少心绞痛发生次数,缩短每次发作时间,同时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循证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 心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直接抗病毒药(DAAs)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频率及其活化因子sCD14s、CD163的影响。方法收集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5例,健康对照者10名资料;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给予DAAs治疗12周,分别在第0、4、12周收取血标本,健康对照者血标本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经典型CD14++CD16-单个核细胞和促炎型CD14+CD16+单个核细胞频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D14s、sCD163。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先行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DAAs治疗前外周血CD14+CD16+单个核细胞频率(18.49%±1.54%比10.65%±0.83%)、血清sCD14s[ (64 407.38±5 778.49)pg/ml比(28 370.76±2 357.68)pg/ml]和sCD163[(22 853.80±4 137.61)pg/ml比(2 934.41±223.31)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者(P < 0.05),而外周血CD14++CD16-单个核细胞频率则低于健康对照者(59.14%±0.54%比72.75%±1.31%,P < 0.01)。DAAs治疗过程中CD14+CD16+单个核细胞频率、血清sCD14和sCD163均显著下降,治疗12周后CD14+CD16+单个核细胞降至接近正常水平(12.42%±1.60%比10.65%±0.83%, P > 0.05),血清sCD14和sCD163仍高于健康对照者[sCD14:(44 390.06±3 330.17) pg/ml比(28 370.76±2 357.68) pg/ml, P < 0.01;sCD163:(11 494.79±1 836.97)pg/ml比(2 934.41±223.31) pg/ml,P < 0.01];而CD14++CD16-单个核细胞频率DAAs治疗过程中逐渐升高,并在治疗12周后接近健康对照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4%±2.99%比72.75%±1.31%,P > 0.05)。结论DAAs治疗可降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活化。

  • 标签: 肝炎病毒,丙型 单核细胞 直接抗病毒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复诊频率对在互联网+共同照护门诊就诊超过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所有于2018年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及2019年第四季度均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完成季度或年度复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9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实际复诊次数将受试者分为随访≥4次组(330例)、随访3次组(128例)和随访≤2次组(38例)。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评价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基线代谢指标[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舒张压]、基线胰岛素使用情况、基线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协变量用R 3.4.4及TWANG程序包进行三组倾向性评分加权法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随访1年时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人群平均治疗效果(ATE)及各组随访1年及2年末代谢指标的ATE差异。结果经三组倾向性评分加权法分析,与随访≤2次组相比,随访≥4次组1年末随访时运动(+1.16分,P<0.01)、自我监测血糖(+0.82分,P=0.04)及足部检查(+0.99分,P<0.05)评分方面显著改善,随访3次组1年末随访时在运动(+1.50分,P<0.01)及自我监测血糖(+1.10分,P=0.02)评分方面显著改善;随访≥4次组在1年随访时HbA1c有降低趋势(与随访3次组相比-0.25%,P=0.05;与随访≤2次组相比-0.34%,P=0.06);而在2年随访时随访≥4次组HbA1c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与随访3次组相比-0.34%,P=0.01;与随访≤2次组相比-0.55%,P<0.01)。各组间随访1年末在其他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及随访1年或2年末 BMI、LDL-C或其他代谢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互联网+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背景下规律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维持每年3~4次复诊频率可显著改善其运动及自我监测血糖的自我管理能力;维持每年4次复诊频率可显著改善其足部检查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并可持续显著改善血糖控制状况。

  • 标签: 糖尿病,2型 血红蛋白A,糖基化 糖尿病共同照护 自我管理能力 规范管理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RNA测序技术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与正常人小梁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POAG可能的基因学病因。方法实验组小梁网组织来自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小梁切除术的3例POAG患者,对照组小梁网组织来自汕头眼库的2例非POAG供体眼球。提取2个组小梁网组织RNA进行测序获得基因表达谱,用R软件包edgeR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基因表达的差异,用DAVID生物信息分析网站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功能注释聚类分析。采用KOBAS 3.0进行PANTHER富集通路分析,揭示POAG可能的基因学病因。结果(1)RNA测序共得到28 821条基因,2个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基因22条[错误发现率(FDR)<0.05],其中转录表达上升的基因1条,转录表达下降的基因21条;(2)表达差异的基因功能集中,生物学过程涉及角化、表皮发育、中间丝细胞骨架组织等,细胞成分涉及角蛋白丝、中间丝、细胞外泌体、触珠蛋白-血红蛋白复合体等,分子功能涉及结构分子活性、细胞骨架结构组成等;(3)与差异基因相关的PANTHER富集通路主要包括纤溶酶原激活级联反应、p38 MAPK、氧化应激反应及p53通路等。结论角蛋白表达异常、中间丝细胞骨架结构改变、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级联反应以及p38 MAPK等通路调控改变引起的小梁网及细胞外基质重塑可能是POAG发病的原因。其中,与发病机制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包括细胞骨架相关基因及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基因,细胞骨架及细胞外基质可作为青光眼治疗的靶组织。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网 RNA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个成骨不全家系的临床表型并明确其致病变异,为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个家系的临床资料以及外周血或引产组织样本,应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先证者的全部基因进行检测,用PCR反应扩增检出的变异位点,之后进行Sanger测序。在6个家系的所有成员以及100名健康对照中对检测到的变异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家系1的先证者及其女儿携带COL1A1基因c.1976G>C杂合变异,家系2~6的先证者分别携带COL1A2基因c.2224G>A、COL1A1基因c.2533G>A、COL1A2基因c.2845G>A、COL1A1基因c.2532_2540delCGGACCCGC以及COL1A2基因c.1847G>A杂合变异。先证者的双亲均未携带相应变异,在100名健康对照中均未检测到上述变异。结论6个成骨不全家系的致病原因可能均为COL1A1/2基因的变异。新发现的变异丰富了成骨不全症的表现型-基因型数据库,并为这些家系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成骨不全症 COL1A1基因 COL1A2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良孕产史女性中脆性X智力低下1基因(FMR1)突变的携带率,并为携带者提供产前诊断。方法收集819例具有不良孕产史女性的外周血样本,应用三联重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triplet repeat primed PCR,TP-PCR)技术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FMR1基因的三核苷酸重复数(CGG)n,分析FMR1基因突变的携带率,并为携带者提供产前诊断。结果在819例样本中共检出灰区重复携带者9人,前突变携带者10人,FMR1突变的总体携带率为1/43。对6例携带者的7次妊娠提供了产前诊断,检出前突变女性胎儿1例,全突变男性胎儿1例。结论对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女性进行FMR1基因(CGG)n重复筛查,有助于为灰区和前突变携带者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有效减少脆性X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 标签: 脆性X综合征 FMR1基因 CGG重复数 携带者筛查 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