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体育、艺术2+l项目"实施以来,跳绳作为全市小学生必备运动技能而得到广泛开展,我区也将跳绳列为体育学科学业水平抽测的必测项目,其中,二年级学生作为双脚交换跳的初学者,其速度的提升也就成为体育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法,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双脚交换跳绳成绩来自徒手动作练习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发现,徒手动作练习能加快学生掌握双脚交换跳绳的技术动作,并且对跳绳成绩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

  • 标签: 徒手动作 小学二年级 双脚交换跳绳 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粒子植入。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的最小剂量(Dmin)、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适形指数(CI)、靶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覆盖90%靶体积的剂量(D90)、90%处方剂量覆盖靶体积的百分比(V90)。通过Bland-Altman法分析术前、术后剂量参数的一致性,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经Bland-Altman法分析,两组术前、术后大部分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仅徒手组Dmin和V90的一致性欠佳。但是导管组在Dmax(Z=-3.824,P<0.005)、CI(Z=-1.962,P<0.005)、HI(Z=-2.352,P<0.005)、D90(Z=-2.453,P<0.005)、V90(Z=-2.845,P<0.005)的参数误差范围更小。结论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剂量参数值误差范围更小。

  • 标签: 125I粒子 可降解导管 近距离治疗 CT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徒手旋转应用于头位难产助产工作中的效果及有效性。方法 纳入本院2020年02月-2021年03月的60例头位难产产妇展开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展开徒手旋转和常规干预的分别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对比应用成效。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比较参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式徒手盲视鼻空肠管置入术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ICU收治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鼻空肠管置入术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胃管置入术,研究组为改良式徒手盲视鼻空肠管置入术,组间置管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比较,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置管后,研究组患者总蛋白、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P

  • 标签: 改良式徒手盲视鼻空肠管置入术 ICU机械通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徒手胎头旋转术适时应用于头位难产对提升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160例头位难产孕产妇,源自于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接诊,使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方式,研究组给予徒手胎头旋转术,就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及新生儿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不良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头位难产的孕产妇适时使用徒手胎头旋转术,能有效提升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保障母婴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头位难产 孕产妇 徒手胎头旋转术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徒手淋巴引流技术联合绷带包扎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疗效研究。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徒手淋巴引流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未开展徒手淋巴引流护理)与实验组(34例:开展徒手淋巴引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天髋臼15cm周径比对照组低,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3天Lysholm评分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徒手淋巴引流 联合绷带包扎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肿胀
  • 简介:探讨和总结了技能类格斗对抗项目竞技能力的特征、供能特点以及格斗对抗项目有氧、无氧能力与成绩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荻得是由构成竞技能力的七个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氧、无氧能力(结合专项特点和专项需要)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创造优异成绩;良好的有氧能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承担大负荷训练的水平和体能的恢复;无氧能力水平对技能类格斗对抗项目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格斗对抗 竞技能力 主导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核心肌力训练对患慢性下腰痛特勤人员腰椎功能及腰部核心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42例患慢性下腰痛患者(特勤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71例,对照组为71例,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普通物理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徒手核心肌力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包括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测量表(JOA)和疼痛感(VAS)腰部活动度(SAR)评分和腰部核心肌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JOA、VAS、SAR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JOA、VAS、S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腰部核心肌力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徒手核心肌力训练 慢性下腰痛 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7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方法抢救,观察组使用心肺复苏机抢救,观察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和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急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心肺复苏机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抢救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可提高患者的急救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徒手心肺复苏 心脏呼吸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斯氏针辅助与徒手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远端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4例远端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复位方式分为徒手复位组和斯氏针辅助复位组(简称斯氏针复位组)。徒手复位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7.5±9.2)岁(范围,21~59岁);骨折AO/OTA分型:32-A型16例,32-B型7例,32-C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9±6.2)d。斯氏针复位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6.4±9.8)岁(范围,18~55岁);骨折AO/OTA分型:32-A型19例,32-B型7例,32-C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9.2±6.4)d。比较两组复位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中出血量,斯氏针复位组(94.81±17.71)ml,徒手复位组(142.78±29.76)ml;骨折复位时间,斯氏针复位组(5.02±1.69)min,徒手复位组(14.19±2.50)min;复位时透视次数,斯氏针复位组(5.01±1.51)次,徒手复位组(12.56±2.01)次;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9,4.02,5.47;均P<0.05)。5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3.4个月(范围,12~51个月);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斯氏针复位组愈合时间(5.99±0.97)个月,徒手复位组(7.01±1.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P=0.247)。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徒手复位组术前(23.7±4.1)分,术后1、2、3、6、12个月分别为(61.3±4.5)分、(70.2±4.2)分、(78.9±5.9)分、(87.9±4.6)分、(93.1±5.8)分;斯氏针复位组术前(22.5±3.8)分,术后1、2、3、6、12个月分别为(62.2±5.1)分、(69.1±4.7)分、(79.2±4.3)分、(88.6±5.3)分、(92.3±6.1)分;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13,0.689,0.908,0.212,0.519,0.494,均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6.42,815.52,均P<0.001)。术后斯氏针复位组未发生进针点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斯氏针辅助与徒手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远端股骨干骨折术后均可获得优良疗效,但斯氏针辅助复位较徒手复位的复位时间短、透视次数少,是更为安全的复位方法。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头位难产产妇行新法徒手旋转胎头术、气囊仿生助产、骨盆摇摆助产后,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头位难产产妇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产妇均接受骨盆摇摆助产,对照组同时还接受气囊仿生助产,观察组同时还接受新发徒手旋转台头术助产,对两组产妇的台为纠正成功率和顺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尽管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头位难产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依旧显著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助产的时候,在骨盆摇摆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新发徒手旋转台头术进行助产,可以对自然分娩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头位难产 新法徒手旋转胎头术 气囊仿生助产 骨盆摇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治疗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6月诊治的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94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分娩中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产妇接受徒手旋转胎头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和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高,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横位和枕后位难产治疗中发挥了较高的价值,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风险,保证分娩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长时间心肺复苏患者特点,对比分析心肺复苏机、徒手按压复苏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9月期间的超长时间心肺复苏患者,共计60例。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分组,各30例,前者进行徒手按压复苏、后者应用心肺复苏机。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复苏效果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长时间心肺复苏患者应用心肺复苏机,有效纠正了患者的机体血气状态,复苏效果良好。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徒手按压 心肺复苏 血气指标 复苏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长时间心肺复苏患者特点,对比分析心肺复苏机、徒手按压复苏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9月期间的超长时间心肺复苏患者,共计60例。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分组,各30例,前者进行徒手按压复苏、后者应用心肺复苏机。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复苏效果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长时间心肺复苏患者应用心肺复苏机,有效纠正了患者的机体血气状态,复苏效果良好。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徒手按压 心肺复苏 血气指标 复苏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并分析头位难产产妇应用徒手旋转干预的安全性。方法:抽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录入的头位难产产妇患者112例开展分析研究,分组方式:抽签法,实验组以徒手旋转分析,常规组开展常规基础护理,指标评估包括分娩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结局以及并发症发生数据。结果:数据汇总可知,实验组产妇患者的第二阶段产程时间和分娩时间均快于常规组产妇,与此同时,常规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统计学差义存在(P<0.05).结论:徒手旋转干预应用在头位难产产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产妇患者的第二产程和分娩时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达到良好的分娩结果,预防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妇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分娩结局
  • 简介: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小学高年级体育的徒手操教学思想进行研究,结论认为,徒手操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应引起足够重视。结合小学高年级徒手操教学的实际提出“阶段式多层次教学法”的概念,采取阶段式分层次教学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徒手操教学其过程具有更强的经济性和长效性,能更好地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标签: 小学高年级 多层次教学 阶段式 小学体育 教学新思路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难产的患者,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徒手旋转胎头术方式(实验组)进行干预及常规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新生儿阿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难产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改变胎位,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枕横位难产 枕后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5月 ~2019年 4月期间,我院产科应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患者 148例,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一般组和治理组,每组 74例。一般组采用常规治疗处理,治疗组采用究徒手旋转胎头术处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Apgar)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生新生儿产生产伤、产后出血的例数低于一般组( P< 0.05)、治疗组自然分娩例数高于一般组( P< 0.05);治疗组患者的 Apgar评分高于一般组( P< 0.05)。结论:将徒手旋转胎头术应用至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处理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减小产后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促进产妇患者自然分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持续性枕横位 枕后位难产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arm导航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37例寰枢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29~68岁[(50.9±9.8)岁]。24例行O-arm导航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导航组),13例行徒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徒手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7 d及末次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采用Neo分级评价螺钉位置分级及皮质穿透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38个月[(27.7±4.0)个月]。导航组手术时间[(189.8±35.4)min]显著短于徒手组[(221.5±48.6)min](P<0.05),术中出血量[300.0(250.0,537.5)ml]显著少于徒手组[500.0(425.0,625.0)ml](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及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N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未见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相关并发症。导航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6枚,包括Neo分级0级83枚,1级2枚,2级1枚;徒手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44枚,包括Neo分级0级36枚,1级5枚,2级2枚,3级1枚(P<0.05)。导航组螺钉皮质穿透率为3%(3/86),徒手组为18%(8/44)(P<0.05)。结论对于寰枢椎骨折,在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时,应用O-arm导航辅助可以显著缩短或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率。

  • 标签: 枢椎 骨折固定术,内 椎弓根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