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椎间镜下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的疗效比较及对VAS评分、ODI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我院收治的10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用椎间镜下非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采用椎间镜下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4.91%﹑78.8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间镜下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疗效可靠,值得应用。

  • 标签: 椎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 腰椎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脊柱内窥镜系统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短期临床疗效及操作技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经椎间脊柱内窥镜系统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ODI),同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直腿抬高角度、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OD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术后优良率为98.2%。结论经椎间脊柱内窥镜系统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短期效果较好,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 标签: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髓核摘除术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操作技巧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椎间镜微创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88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经椎间内镜脊柱系统(TESSYS)进行手术,对照组采取开放性单纯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术后第7天的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不同时间点的脊柱Oswestrv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6个月的手术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手术前后两组ODI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红外线热成像总有效率为93.18%(41/44),对照组为88.64%(3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82%与11.36%,手术优良率分别为90.91%与86.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SSYS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但前者具有微创性,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疼痛减轻,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开放性手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出现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合并神经根管狭窄老年患者的治疗中,经患者椎间脊柱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经椎间脊柱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与功能障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得到显著缓解,且功能障碍情况恢复更为明显,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同时出现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接受经椎间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老年 内镜 神经根管狭窄 椎间孔脊柱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三、单孔腹腔镜切除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具体效果。方法研究组经单孔腹腔镜切除术式治疗,对照组经三腹腔镜切除术式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切口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经单孔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单孔腹腔镜 三孔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 胆囊结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治疗中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并节段性腰椎不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予以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前凸角、Cobb角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腰椎前凸角(45.11±5.62)o、Cobb角(13.89±5.72)o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疼痛(4.03±0.29)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有助于改善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并发节段性腰椎不稳患者腰椎前凸角及Cobb角,且可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具推广价值。

  • 标签: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节段性腰椎不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锁定接骨,观察组为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 肱骨近端骨折 近期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小切口锁定钛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4年 1月 -2016年 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36例胫骨骨折患者,将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微创小切口锁定钛治疗)和对照组(带锁髓内钉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关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 94.44%,对照组患者优良率 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与骨折部位愈合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56%,少于对照组的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锁定钛治疗胫骨骨折患者,优良率高,且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较少,同时,患者術中出血量较少,患者骨折部位愈合状况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微创小切口锁定钛板 带锁髓内钉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护理改进在睑腺按摩联合中药熏眼治疗干眼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因睑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症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进行持续护理改进,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复发率以及护理质量。结果根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并且其护理质量也显著高于参照组,临床相关数据对比差异均显示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护理改进在睑腺按摩联合中药熏眼治疗干眼症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护理改进 睑板腺按摩 中药熏眼 干眼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别使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41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进行治疗的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情况。结果术后1~2d内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但术后3d以后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地控制患者术后颅内压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锥颅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溶解术 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跟骨解剖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粉碎性跟骨骨折入组研究,所有患者均累及跟距关节,实施跟骨解剖进行治疗。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年后发现,仅有1例患者产生骨性感染,无关节面塌陷和愈合不良现象发生,治疗有效率较高。结论为了防控并发症的产生,提升跟骨骨折的预后质量,主治医师应加大对跟骨解剖的应用力度,形成疗效的保障。

  • 标签: 跟骨解剖板 粉碎性跟组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利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与跟骨解剖型锁定钛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本院诊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200例,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A组)和跟骨解剖型锁定钛内固定(B组)治疗各100例(102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Kofoed评分、Maryland评分。结果200例均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2组术后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Kofoed评分、Maryland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和跟骨解剖型锁定钛内固定术均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根据软组织条件与骨折走行方向及粉碎程度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空心钉 解剖型跟骨钛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性脓胸患者传统开放式手术与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剥脱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心肺功能的影响。选取2017~2018年本院收治结核性脓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42例。微创组给予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剥脱术,开放组给予开放性胸膜纤维剥脱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患者FVC、FEV1、FEV1%、PEF%、FVC、LVEF以及LVEF均优于开放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剥脱术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脓胸患者心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结核性脓胸 心肺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经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均给予经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0.42±10.61)min,术中出血量为(30.28±8.64)ml;术后1周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62/64),术后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8.44%(63/64);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均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损伤及术后感染病例,10例患者存在短暂性下肢麻木症状,经康复治疗后均已缓解。结论:经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近期疗效好,患者功能恢复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椎间入路腰椎钉棒内固定术加椎间融合术术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且有明确手术指征的80例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微创扩张通道系统下经椎间入路腰椎钉棒内固定术加椎间融合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手术室术程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程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结束后,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QOL(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扩张通道系统下经椎间入路腰椎钉棒内固定术加椎间融合术患者的术程护理中,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扩张通道 腰椎钉棒内固定术 椎间融合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7年1-2018年5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哮喘的58例小儿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样本,以住院期间所接受的临床治疗手段的差异将样本进行分组,对照组28例,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30例,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基础临床治疗与护理。在相同周期的临床治疗后,对比两组小儿患者血氧饱和度平均水平,并对于预后过程中症状改善有效性展开分析。结果经临床对症治疗,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4.29±2.45)%>(91.05±2.43)%,P<0.05。预后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症状改善有效性为93.3%(28/30),对照组有效性为71.4%(20/28),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临床治疗过程中,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症状,缓解病情,其中氧驱动雾化吸入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优,值得深入研究及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内固定术方式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锁定接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骨接骨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骨皮质剥脱术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 四肢长骨 骨不连
  • 简介:背景:髌骨不稳定的疾病逐渐得到重视,而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很多,需要探讨一个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手术方式。目的:探讨带袢钛单骨道重建与骨槽带线锚钉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69例,均为单膝,其中对照组采用带袢钛单骨道重建,共33例,男7例,女26例,年龄15~30岁,平均(18.5±3.5)岁;试验组采用骨槽带线锚钉双束重建,共36例,男8例,女28例,年龄15~30岁,平均(17.9±4.3)岁。患者术前症状主要包括行走摔倒、关节不稳、髌骨多次脱位病史,查体示髌骨恐惧试验(+)。测量术前和术后的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采用术前和术后行Kujala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来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24.0±2.1)个月,切口均愈合良好,活动无受限,查体示髌骨恐惧试验(-),患者均较满意,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末次随访Kujala主观评分分别为(83.6±3.3)分和(87.2±2.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分别为(89.5±2.9)分和(90.0±8.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带袢钛单骨道重建与骨槽带线锚钉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均可有效改善髌股关节不稳的状态,短期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带袢钛板 带线锚钉 内侧髌股韧带 髌骨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