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中采用6MV-X10MV-X射线治疗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ADACPinnacle8治疗计划系统提供卷积/迭加法对两种能量条件下相同靶区IMRT计划进行剂量计算,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处方剂量)、均匀性指数(HI)以及适形指数(CI),比较8例肺癌患者6MV-X10MV-X射线IMRT计划物理学参数。结果两者靶区平均剂量、HICI之间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6MV计划中高剂量覆盖靶区程度优于10MV计划;正常肺组织、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OAR)受量基本相同。结论对于肺癌放射治疗建议选用6MV-X射线。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剂量均匀性 适形指数
  • 简介: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安全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含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与进口多西紫杉醇(泰索帝)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6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化疗方案为TAC(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28天为1个周期,化疗2周期后手术,国产与进口组患者分别为353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两组均无疾病进展病例。其中国产组3例(8.6%)获得完全缓解(CR),26例(74.3%)部分缓解(PR),6例(17.1%)病变稳定(SD);进口组CR4例(11.%),PR25例(73.5%),SD5例(14.7%)。国产与进口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8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病例。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神经毒性过敏反应等。国产与进口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100%,Ⅲ度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8.6%(27/70)、54.4%(38/6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国产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容易处理,与进口多西紫杉醇相似,且价格远低于进口多西紫杉醇,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多西紫杉醇 不良反应 近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体外处理胰腺癌细胞株PANC-1后仍存活细胞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变化及关系。方法:建立琼脂凝胶包埋的人胰腺癌组织体外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并标记,实验组行JC200型HIFU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HE染色观察标本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变化。再将体外胰腺癌细胞实验模型分别行不同剂量HIFU照射(0J,100J,200J,400J,800J),通过MTT观察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情况,通过Westernblot检测STAT3/pSTAT3表达情况。结果:经HIFU治疗后,离体胰腺癌靶区组织病理可以看到明显凝固型坏死灶,细胞结构消失,免疫组化染色可见HIFU治疗靶区组织棕色颗粒明显减少,提示治疗后STAT3/pSTAT3蛋白表达减低;MTT细胞增殖率检测提示与对照组(0J)相比,低功率组(100J,200J,400J)细胞增殖抑制无明显差异,高功率组(800J)细胞增殖率明显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STAT3/pSTAT3表达提示低功率组(100J,200J,400J)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HIFU能有效治疗胰腺癌,其机制可能与破坏肿瘤细胞自身结构及影响STAT3/pSTAT3蛋白表达有密切关系。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胰腺癌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Ki-67、p16、CK34βE12蛋白、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对可手术宫颈癌患者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宫颈癌术后病理组织中Ki-67、p16、CK34βE12蛋白表达,结合患者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以患者疾病进展为研究终点,随访截止至2016年10月。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Ki-67(P=0.006)、CK34βE12(P=0.007)、生产次数(P=0.018)、绝经情况(P=0.008)、民族(P=0.034)、有无疼痛(P=0.008)、肿瘤分期(P=0.000)、肿瘤大小(P=0.015)、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0)、化疗情况(P=0.016)与患者预后相关。Cox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Ki-67表达情况、发病年龄、怀孕次数、生产情况、绝经情况、肿瘤分期、是否深肌层受到侵犯、是否沿子宫侵犯、是否放疗是影响可手术宫颈癌患者PFS显著性因素(P〈0.05)。而患者p16CK34βE12蛋白表达、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初潮年龄、民族、职业、手术化疗情况等对PFS无明显影响(P〉0.05),尚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Ki-67高表达、低龄、早产、肿瘤分期晚、深肌层及沿子宫受侵犯、放射治疗均为宫颈癌独立预后因素;p16CK34βE12蛋白表达、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初潮年龄、民族、职业、手术化疗情况仅与预后相关,尚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KI-67 P16 CK34ΒE12 宫颈癌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水平影响,探讨雷帕霉素在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转移方面的作用。方法:以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为实验对象,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Westernblot、qPCR技术来检测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迁移能力,MMP-2、MMP-9蛋白mRNA表达水平抑制情况。结果:雷帕霉素可显著抑制Raji迁移能力,且呈浓度依赖性,当雷帕霉素浓度为1nmol/L时抑制作用最强(P〈0.05);Raji细胞中MMP-2、MMP-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且呈浓度依赖性,mRNA表达水平在作用48h时最低。结论:雷帕霉素可以显著抑制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迁移能力,降低MMP-2、MMP-9蛋白及mRNA表达,抑制淋巴瘤细胞转移。

  • 标签: 雷帕霉素 伯基特淋巴瘤 MMP-2 MMP-9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RNA-148a-3p(miR-148a-3p)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9(MAP3K9)靶向调控作用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影响。方法向对数生长期胃癌细胞株MGC-803转染miR-148a-3p模拟物(mimics组)阴性对照(NC组),以未转染MGC-803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miR-148a-3p水平以评价转染效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QPCRWesternblotting检测Bcl-2、Bax、caspase-3及MAP3K9mRNA蛋白水平,同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8a-3p与MAP3K9靶向作用关系。结果QPCR结果显示,对照组、NC组mimics组miR-148a-3p水平分别为1.021±0.123、1.087±0.1962.854±0.368,与对照组NC组比较,mimics组miR-148a-3p水平升高(P<0.05)。mimics组MGC-803细胞增殖活力较其余两组减弱(P<0.05)。mimics组MGC-803细胞凋亡率为(15.2±1.6)%,高于对照组(3.5±0.9%)%NC组(4.5±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NC组比较,mimics组MAP3K9Bcl-2mRNA蛋白水平均下调,而Baxcaspase-3mRNA蛋白水平均上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AP3K9是miR-148a-3p直接作用靶点。结论MiR-148a-3p可抑制胃癌细胞MGC-803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通过靶向MAP3K9来发挥抑癌作用,调控miR-148a-3p/MAP3K9轴在胃癌防治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 标签: 胃癌 微小RNA-148a-3p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9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EA、CA125、CA19-9CA72-4联合检测对大肠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44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28例大肠息肉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EA、CA125、CA19-9CA72-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四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大肠息肉患者健康体健者(P〈0.05)。大肠癌DukesC-D期患者血清中四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DukesA-B期患者(P〈0.05)。同时大肠癌高、中分化患者血清中四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低分化患者血清中四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结肠癌诊断敏感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标志物。大肠癌患者作根治性切除术后1个月血清中四种肿瘤标志物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作姑息性切除术后1个月血清中四种肿瘤标志物含量与术前相比,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25、CA19-9CA72-4水平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手术方法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有意义参考指标。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CEA CA125 CA19-9 CA72-4 联合检测
  • 简介:支气管肺癌常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一般容易诊断.但临床以肺外表现为首发肺癌并不少见,由于缺少呼吸道症状,首诊常涉及多个科室,极易漏诊误诊.本科于1995年5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其患者3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肿瘤 肺外表现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淋巴结比率对于评价胃癌患者预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到2009年期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淋巴结比率LNR(阳性淋巴结数目/清扫淋巴结总数)截点值并分组,分析LNR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其与清扫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数之间相关性。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年龄(P=0.03)、肿瘤直径(P〈O.001)、肿瘤分化程度(P=0.013)、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P〈0.001),转移淋巴结(N分期)(P〈O.001)TNM分期(P〈0.001)与LNR有显著相关性nLNR与阳性淋巴结数有显著相关性(r=O.88,P〈0.001),与清扫淋巴结总数无相关性(r=0.08,P=0.40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N、TNM分期、LNR影响胃癌患者预后,Cox回归模型提示,肿瘤大小、TNM分期、LNR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LNR可用来评价胃癌患者预后,其与清扫淋巴结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比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厚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基层医院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6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7例(26.9%),以平滑肌瘤多见;恶性肿瘤19例(73.1%),腺癌多见。小肠肿瘤位于十二指肠6例(23.1%),空肠8例(30.8%),回肠12例(46.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及黄疸等。术前与术后诊断相符10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61.5%。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高,对有出血、腹痛、梗阻、包块等临床表现者应高度怀疑该病可能;诊断不明者应综合采用各种检查,特别是腹腔镜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一经诊断,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 标签: 原发性小肠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I期子宫体癌手术加放疗疗效及放疗并发症分析。方法:1990年10月—1999年12月收治I期子宫体癌14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14例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1例加盆腔淋巴结清扫。14例均行术后放疗,TD40—65Gy。全部患者得到随访。结果:5年生存率为14/14,局控率为100%,10例在放疗过程中有轻度—中度急性放射并发症,14例均无明显晚期放射并发症。结论:术后放疗对提高I期子宫体癌局控率及生存率可能有利。

  • 标签: I期子宫体癌 手术疗法 放射疗法 疗效 并发症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椎管内脊膜瘤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94例椎管内脊膜瘤患者,其中男15例,女79例,分析其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4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脊膜瘤,术后随访2—10年,4例复发,均再行手术切除。统计随访结果显示89例恢复良好,2例效果一般,3例效果不佳。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脊膜瘤根本方法。

  • 标签: 椎管内脊膜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胭窝囊肿关节镜下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胭窝囊肿患者5l例。按RauschningLindgren胭窝囊肿分级。其中关节镜组27例为采用关节镜下治疗胭窝囊肿,Ⅱ级8例,Ⅲ级19例。开放手术治疗组24例为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胭窝囊肿,Ⅱ级6例,Ⅲ级18例。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至0级恢复率,囊肿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8~16个月随访,平均13.6个月。切口长度:关节镜组(1.08±0.14)cm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10.08±0.7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关节镜组(30.25±3.38)min长于开放手术治疗组(19.85±2.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RauschningLindgren胭窝囊肿分级,关节镜组:0级24例,Ⅰ级1例,Ⅱ级2例。开放手术组:0级21例,Ⅰ级2例,Ⅱ级1例。恢复率:关节镜组(88.9%)与开放手术组(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关节镜组(3.7%)与开放手术组f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胭窝囊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

  • 标签: 关节镜 囊肿 膝关节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比较射频消融和常规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生存质量、生存期影响,探讨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结果两组间主因素构成均衡,具有可比性。常规组与治疗组经干预治疗后总生存质量及EORQLQ-LCl3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EORQLQ-LCl3评分及总生存质量、生存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是一种简单、安全、微创、有效方法,其与放化疗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 标签: 射频消融 肺癌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安全性可行性,评估其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开展21例腹腔镜辅助、33例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康复、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近期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评估ASA评分、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84.7±53.9)mlvs.(130.7±55.1)ml],腹腔镜组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7.4±1.4)天vs.(8.6±2.1)天)]明显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觉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3%、77.4%,开腹组为88.2%、7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可达到开腹手术效果,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远端胃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髓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髓母细胞瘤病例,分为成人组儿童组,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并随访.结果成人组儿童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9.6个月、32.3个月,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80.8%(21/26)、42.2%(35/83),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18/26)、25.3%(21/83).结论成人与儿童髓母细胞瘤好发部位、发生机制以及术后放、化疗耐受程度不同,成人髓母细胞瘤预后普遍好于儿童髓母细胞瘤.

  • 标签: 成人髓母细胞瘤 儿童髓母细胞瘤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目的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胸骨后甲状腺肿认识。方法同顾性分析2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手术资料,均在超声刀配合下采用胸骨上1cm低位领形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术中常规湿露喉返神经全程。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并发短暂低钙血症,经补钙处理后缓解;4例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结论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可行,显露喉返神经全程有助于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术中使用超声刀安全、有效。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胸骨后甲状腺肿 低位领形切口 超声刀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回顾总结28例四肢假性动脉瘤临床特点及随访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假性动脉瘤28例,其中采用瘤体切除及动脉壁修补术4例、瘤体切除及动脉端端吻合术8例、瘤体切除及血管移植术16例(其中自体大隐静脉移植10例、头静脉移植4例、人造血管移植2例)。结果28例手术修复均获成功。3例伤口进行游离植皮患者中2例一期愈合、1例部分植皮坏死、经换药2周后再次植皮成活。随访1~10年(平均5年零8个月),临床及超声波检查均显示修复动脉通畅且无假性动脉瘤复发。自体静脉移植患者中有10例2年后超声波检查显示移植静脉轻度扩张,但无动脉瘤形成。有邻近神经发生受压症状6例患者,在假性动脉瘤切除动脉修复手术后6个月左右症状均消失,未造成患肢功能障碍。结论外伤造成动脉损伤是假性动脉瘤最常见原因,医源性损伤所致有逐渐增多趋势。对假性动脉瘤要尽早治疗,尽可能进行血管修复。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对假性动脉瘤诊断帮助,MRI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四肢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多西他赛(TXT)为主两药联合方案三药联合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86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两组。三药联合组41例,采用DOF方案:TXT75mg/m^2静滴,d1,奥沙利铂(L-OHP)85mg/m^2静滴,d1,氟尿嘧啶(5-FU)2400mg/m^2静滴48小时;两药联合组45例,采用DO或DF方案:TXT75mg/m^2静滴,d1,L-OHP85mg/m^2静滴,d1或5-FU2400mg/m^2静滴48小时。两组均21天为一周期,化疗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8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三药联合组与两药联合组相比,有效率(RR43.9%vs37.8%),疾病控制率(DCR68.3%vs64.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9个月vs5.8个月),中位生存期(OS10.9个月vs9.8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合组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药联合组(8.9%vs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以多西他赛为主两药联合方案与三药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近,前者安全性更好。

  • 标签: 晚期胃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化学治疗
  • 简介:铂类药物是治疗实体肿瘤常用药物之一,但是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导致化疗失败,成为临床治疗一大难题。DNA修复能力是影响疗效重要原因。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可改变DNA修复能力,因此,检测这些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预测疗效。现综述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预测铂类药物敏感性预后研究进展。

  • 标签: DNA修复 多态性 铂类药物 化疗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