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骨科下肢手术中应用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骨科行下肢手术的7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椎管内麻醉(包括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行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无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的30min和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等水平变化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高于观察组4%(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下肢手术中应用周神经阻滞麻醉,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老年 骨科 下肢手术 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与肠营养在ICU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ICU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即肠内组、肠组以及联合组,按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均干预14天,给予肠内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给予肠组患者肠营养支持,给予联合组患者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研究观察三组患者的机体指标。结果营养支持后联合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以及体质指数显著高于肠组、肠内组(P<0.05),肠内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以及体质指数显著高于肠组(P<0.05)。结论肠内与肠外联合对ICU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肠内营养支持较肠营养支持来说,具有更为突出的价值,在临床上,应根据ICU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科学的营养支持。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ICU患者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周静脉注射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渗漏后正确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20例渗漏患者的预防和护理。结果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外用硫酸镁冷湿敷,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外用硫酸镁冷湿敷是及时治疗造影剂渗漏的有效方法,安全、方便、价廉。

  • 标签: 高压外周静脉注射 造影剂渗漏 利多卡因 硫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硬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80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尺桡骨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治疗,按照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各4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综合组应用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的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掌曲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综合组为9.5%,综合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尺桡骨骨折应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术 尺桡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剥内扎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护理与观察。方法调查767例实施剥内扎切除术的患者,对其疗效进行了调查,讨论手术前后护理要点、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坐浴的作用、预防并发症。结果经手术767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5-7天,肛门恢复正常,大便通畅,无复发。结论剥内扎混合痔切除术是混合痔经典的治疗方法,手术效果良好,对患者经济适合,复发率低,患者满意,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加强护理和观察,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尽快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 标签: 混合痔外剥内扎 护理
  • 简介:患者男,57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头晕8天,伴恶心、呕吐、乏力;高血压约10年,否认冠心病及糖尿病史。高频超声:双侧颈动脉硬化并多发粥样斑块形成,右侧颈动脉起始段见一瘤样结构突起,约25mm×18mm×15mm,其内充满斑片状实性低回声(图1),随血流冲击有轻微往返运动;与该瘤样结构相连接的甲状腺上动脉未见明显扩张,近端管腔内亦可见实性斑片状低回声(图2)。

  • 标签: 动脉瘤 血栓形成 颈动脉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上颌后牙缺失行上颌窦提升术患者共42例,患者均于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植入种植体共81颗,经护理后所有牙种植体与周围移植骨质骨结合良好、稳固无松动,周围牙龈组织健康,术后未现并发症,义齿修复完成,咀嚼功能恢复;结论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手术期间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式可促使手术顺利开展,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上颌窦外提升术 种植体植入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儿肠营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新生儿科中的5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27例采用综合护理,对患儿应用PICC置管进行静脉营养。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是对早产儿肠营养建立的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其治疗时间短,疗效好,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 早产儿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微创有限切开复位经皮LCP内固定植入(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骨折,以软组织损伤小,保护骨膜确切等优点,使患者尽快最大程度得到康复。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2例,并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12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月,全部骨折愈合。按Johner-Wrush方法评价功能,本组优11例,良1例。结论有限切开复位运用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容易,骨折复位良好,复位透视时间短,保护骨膜确切,软组织损伤较小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优良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板 MIPPO技术
  • 简介:摘要过去十年研究发现,包括凋亡小体、微泡和泌体在内的细胞囊泡,作为细胞间通讯的参与者,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对细胞间物质和信息的传递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囊泡可以携带和运输各种生物活性分子,通过血液循环和体液运输至相邻靶细胞或远处组织细胞,进而诱导各种信号级联。细胞囊泡参与了血管发育,生长和成熟,在再生医学和血管新生相关疾病中的潜在价值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来源于各种细胞类型的细胞囊泡有可能向内皮细胞递送复杂的信息,并诱导促血管新生或抑制血管新生信号。本文对不同细胞来源的细胞囊泡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并对其在临床疾病和生物医学研究应用中的先决条件和主要挑战予以探讨。

  • 标签: 细胞外囊泡 血管新生 内皮细胞 外泌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夹板联合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固定架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夹板联合固定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以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采取小夹板联合固定架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明显比对照组要好。结论在运用小夹板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小夹板固定,取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对患者的骨折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小夹板联合外固定架 桡骨远端 不稳定骨折
  • 简介:脂肪干细胞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作用机制与其旁分泌作用密不可分.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囊泡结构,是细胞之间通讯的新机制.近年的研究发现,干细胞来源泌体是干细胞旁分泌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介导其促进组织再生.泌体的应用为组织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策略,本文对脂肪干细胞来源泌体应用于组织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组织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胫骨新型动力型Hoffmann固定器(NDHEF)生物力学性能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5根成人尸体胫骨标本,随机分为3组,制成胫骨中段短斜形骨折模型,分别采用NDHEF、改良型Hoffmann固定器(IHEF)和多功能固定器(MEF)固定,进行轴向压缩、弯曲和扭转载荷以及应力遮挡的生物力学测试。自1995~2004年12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分别采用NDHEF和IHEF治疗,随访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轴向压缩、弯曲和扭转刚度方面,NDHEF与IHEF相似,但均明显强于ME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应力遮挡方面,NDHEF明显小于IHEF和ME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应用NDHEF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40例,并与应用IHEF治疗的8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比较,经12~36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骨折完全愈合时间:NDHEF平均22.3周,IHEF平均26.8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延迟愈合和畸形愈合率:NDHEF均为7.5%,IHEF分别为15.9%和4.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型动力型Hoffmann固定器具有较大的生物力学优越性,临床应用可减少应力遮挡、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胫骨骨折的固定器;固定后再移位倾向可以通过辅助措施加以克服。

  • 标签: 胫骨骨折 外固定器 生物力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疝病人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疝患者共8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0.23%。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76.74%。结论腹疝患者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满意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腹外疝 手术前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辐辏训练对间歇性斜视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2例间歇性斜视术后患者分为2组,一组术后行辐辏训练,另一组术后未行任何训练,观察术后半年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及眼位的变化。结果间歇性斜视术后远近立体视的比较与非训练组相比,训练组的近立体视及远立体视均有明显的恢复,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间歇性斜视术后眼位的比较间歇性斜视术后经辐辏训练后双眼眼位正位率明显增加,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非正位眼是以欠矫为主。结论间歇性斜视患者术后经辐辏训练能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而且能减少眼位的回退。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立体视 眼位